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潘天寿个人资料简介传记_潘天寿历史评价_潘天寿怎么死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7日 阅读:176 评论:0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在有的作品上或自署“阿寿”。1897年3月14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县北乡冠庄村。父潘秉璋是个秀才。他童年随父启蒙识字,七岁入塾。课外喜画画、写字,热心于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的绣像插图;村里祠庙墙壁门窗上的彩绘人物、山水、鸟兽等,也是他模仿的“范本”。假日或课余常帮助家中放牛、砍柴、车水、耘田。冠庄村西有群山,最高者为雷婆头峰,是他常去樵牧的地方,故晚年画上署别号“雷婆头峰寿者”。

潘天寿十四岁时去宁海县城小学读书。课外临习各家碑帖。后从市贾处购得《芥子园画谱》,如获至宝,有空就按图临绘,习作常为同学及亲友所喜爱。

1915年秋,潘天寿高小毕业,步行到达杭州,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他在一师接触到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如教育家经亨颐、文学家夏丏尊和李叔同等人,对于他们的才学和品德,极为敬佩。“五四”时,一师师生举行罢课、游行,潘也曾参加活动。后来官方镇压爱国运动,校长经亨颐被免职。潘天寿目睹现状,思想彷徨,觉得青年人应当力挽狂澜,但自己“无干事之才,只有画画还能胜任”,因此决心以国画为振兴民族精神的工具。在校几年,他向长于西画的李叔同学习素描,向经亨颐请教书法篆刻,使自己在诗、书、画、印诸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积极参加学校里研究书法篆刻的“乐石社”和“寄社”,空暇时常去裱画店观赏古今名家字画作品,假日常为同学书写楹联、绘画中堂等。因此在一师五年,他对书画的笔墨技法、气韵品格诸项,都有了相当的体会和理解。

1920年潘天寿于一师毕业后,先后在宁海、孝丰等地农村小学教书。他在乡村大自然环境中,留心观察各种强劲有力的动植物,以及富有野趣的画材,耳濡目染,铭记于心,晚间则尽兴挥毫,以雄阔气魄试画松、鹫、竹、梅,常至深夜。从这些早期作品中,已开始显露出他独特的气势与审美情趣。

1923年,潘天寿经师友介绍,来到上海,任教于民国女子工校。他一面执教,一面更加广收博采,对青藤、白阳、石涛、八大山人、石谿诸家悉心研究,朝夕临摹,艺事日益精进。他在创作中,受当时名家吴昌硕、黄宾虹等人的影响。当时吴昌硕已年近八十,有一次看了他带去的几件作品,对他的才气十分重视,殷切勉励,曾写了一副篆联送他:“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吴又作了一首长古《读潘阿寿山水幛子》相赠,称他:“久久气与木石斗,无挂碍处生阿寿;寿何状兮颀而长,年仅弱冠才斗量。”[1]以后潘天寿与吴昌硕过从甚密,请益甚多,并常观摩吴作画,深得其气势与神韵。

同年秋,潘天寿受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刘海粟之聘,为国画系讲授中国画与中国绘画史等课程,著有《中国绘画史》,1926年出版。1928年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成立,院长林风眠聘潘为国画主任教授,潘遂定居杭州;同时仍在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昌明艺专等校兼课,每周来往于沪、杭之间。1929年赴日本考察艺术教育。1932年他与诸闻韵、张振铎、吴茀之、张书旗等在上海组织了“白社”国画研究会,主张以扬州画派石涛等人的革新精神发展民族绘画,举办展览,并出版《白社画集》。“九一八”后,外敌入侵,国内新军阀又混战不休,潘天寿原先设想的以美育来振兴民族精神,收效极微,思想甚为苦闷,一度曾寄托于道佛禅理以求解脱,这种情绪也反映在他这时期的作品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上海相继沦陷,潘天寿随杭州艺专西迁,辗转于浙、赣、湘、黔、滇、川诸省,其间曾短期在东南联大、英士大学艺术系任教。在湖南沅陵时,北平艺专与杭州艺专合并改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潘天寿任国画系主任、教授等职。

1944年秋,潘天寿在重庆被任命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立即着手复校杭州的准备工作,于次年夏迁回杭州。这时期国民政府发动内战,通货膨胀,人民怨声载道,爱国学生多次游行示威。身为艺专校长的潘天寿,对国民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暴行深为不满,但又无力满足学生的正义要求,加以某些人争权夺利,终于在1947年秋被迫辞去校长职务,专任国画系主任。

潘天寿在国画艺术和教育上,一贯主张可用国画“振兴民族精神”。他认为国画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技巧知识,“民族绘画的发展,对培养民族独立、民族自尊的高尚观念,是有着重要意义的”[2]。因此他启导学生要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要求画家注意人品的修养,常说“品格不高,落墨无法”[3]。他主张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可三分读书,一分写字,五分画画,一分其他(包括社会活动、体育锻炼、文化生活等)”[4]。在专业教学实施上,他认为应分科教学,因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科各有其特点与要求”,“写生要活写,不要死写”。他还主张既要继承一切优秀传统,又要推陈出新。他说:“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5],“体现民族风格不等于同古人一样,有继承还要有发展”[6],画家“要有时代性”,“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特点”[7]

潘天寿的作品,确实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他取材平凡,立意深邃,章法奇特,结构严谨,表现出一种坚韧、憨厚、挺拔、浑朴的风格。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潘天寿感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振兴民族精神的愿望得以实现,无限欣喜。他多次下乡下厂并参加土改,画了《踊缴爱国粮》、《文艺工作者下乡》、《和平鸽图》等作品。1957年他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1958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分会主席。他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等。1963年他任中国书法家代表团副团长访问日本。

“文革”中,潘天寿受到冲击,1971年9月5日在杭州去世。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中共浙江省委为潘天寿平反昭雪。1979年在杭州建立了“画家潘天寿纪念馆”。

潘天寿除著有《中国绘画史》外,还撰写有《听天阁画谈随笔》、《中国书法史》、《治印丛谈》、《顾恺之》等著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成《潘天寿美术文集》出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inguorenwu/202211187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