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梅兰芳

梅兰芳人物事迹:意料之中的成功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28日 阅读:147 评论:0

梅剧团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梅兰芳和张彭春往红场谒列宁墓,献花圈,表达对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景仰、敬慕之情。由于旅途过于劳累,在正式演出之前,梅兰芳基本谢绝了各方面的宴会。其中所接受参加的,只有对外文化协会的午宴和晚宴,我国大使馆的茶会及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晚宴。在这些宴会的讲话中,中、苏双方一再重申梅兰芳此行对于促进两国文化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意义。我国大使馆所举办的茶会,其目的有二,一是欢迎颜惠庆大使回任,一是绍介梅兰芳于苏联各界之前。参加者有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克列斯丁斯基,苏联政府各部要人,各国大使公使及代表,苏联文艺界的著名人士——作家、美术家、戏剧家、电影家等,以及旅俄的华侨及中外记者。在使馆的大会客厅中,搭起一座戏台,供表演之用,杨盛春表演了《盗丹》,梅兰芳与刘连荣合演《刺虎》,演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3月23日,开始正式公演。开幕前,先由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会长阿洛舍夫致辞,介绍梅兰芳,并申述梅氏此行对于沟通中苏两国文化的重要性。接下来,由我国驻苏联大使颜惠庆致辞、张彭春代表梅兰芳致谢辞。然后才是正式演出,和在美国一样,在节目表演之前,先由一苏联人用俄文解释剧情。可以说,在苏联政府的大力宣传和配合下,相对于美国之行,梅兰芳的苏联之行几乎没有任何压力。

梅兰芳的演出受到苏联人民的热烈欢迎,虽已从原定的共演出8天加演至16天,仍然不敷观众之需,因此,梅兰芳从列宁格勒演出归来后,对外文化协会又邀请梅兰芳于4月13日在莫斯科大剧院表演一次,作为临别纪念。莫斯科大剧院是苏联戏剧界享誉最高的剧院,专演歌剧及歌舞。中国戏剧能在此演出,实为中国戏剧之骄傲。在莫斯科大剧院所表演的三种戏,是从梅剧团这一次在苏联表演最成功的几出戏中选出来的,一为梅兰芳与王少亭合演的《打渔杀家》,一为杨盛春主演的《盗丹》,一为梅兰芳与朱桂芳合演的《虹霓关》。在这场演出前,还将所演三出戏中对白之全文译成俄文,印成《大剧院所演三种戏之对白》于售票处出售,价50戈比。可能是大剧院原有固定的演出安排,这场演出被安排在深夜12点开始,如此深夜,气氛依然热烈无比,12点之前,正厅和包厢中,就早已拥挤满了观众。除戏剧界人士外,苏联政府要人如人民委员会主席、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国防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教育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甚至斯大林本人,以及文艺界著名人士如高尔基、阿列克赛·托尔斯泰等,也都出席观看了这次演出。

梅兰芳掀起了苏联人民的“中国热”。在观看梅兰芳演出时,有许多太太们,特意穿上中式古装绣花衣服,以表示她们对东方的喜爱之情。有许多戏迷,或者一些买不到票的人,围在剧院的门外,想一睹梅兰芳的风采,竟至于需要骑警前来驱散,方能辟开一条路。又有许多女子,大声直率地叫喊:“梅兰芳,我爱你!”马路上的小孩子,看见衣冠整洁的中国人走过,就喊一声“梅兰芳”。可以想见,梅兰芳的影响有多大。

苏联的戏剧艺术成就很高,梅兰芳、张彭春、余上沅他们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观摩机会,在苏联逗留的一个半月里,除了有演出之外,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大剧院观剧。为了丰富知识,扩大眼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他们孜孜不倦地吸收苏联人民优秀的文化成果,以充实自己艺术创造的基础。在莫斯科观看了大剧院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芭蕾舞剧《天鹅湖》、《三个胖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院的歌剧《鲍里斯·戈乐诺夫》,丹钦科剧院的歌剧《茶花女》,第一艺术剧院的话剧《樱桃园》、《恐惧》、《杜尔宾的时代》,第二艺术剧院的话剧《钟表匠和鸡》,梅耶荷德剧院的话剧《茶花女》,卡美丽剧院的话剧《埃及之夜》、《乔弗莱·乔弗拉》等等。在列宁格勒观看了大歌剧院的舞剧《胡桃夹子》,小歌剧院的《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话剧剧院的《理查三世》,小话剧剧院的《为生命祈祷者》以及儿童剧院的傀儡戏等。梅兰芳他们前往观剧,都是受各剧院院长邀请,备享礼遇。各剧院都特意准备有茶点,并在开演前先引导他们到后台参观,与演员见面,然后再到前厅入座。而且在正式演出开幕时,会先将观众席上的梅兰芳一行介绍给观众,伴随着扩音器中的介绍,灯光聚焦到他们的座位,场内顿时掌声四起,热烈欢迎他们光临。此外,他们还参观了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和莫斯科历史博物馆举办的苏联17年戏剧艺术展览会等。

戈公振曾在他的文章中分析了梅兰芳在苏联获得成功的原因,实均不出梅兰芳在美国的经验。诸如,舞台之美:模仿清宫戏台布置的体现东方建筑美的舞台,新制的丝织或丝绣的帐幕服装;舞台上的净化措施:乐队坐在幕后,检场人只在必要时才会出现在台上;剧目选择的成功:剧目挑选、搭配均得当,且剧情经过重新编制,缩短了表演时间以符合国外观众之心理,但其中所包含的唱做、说白、短打等多种表演仍一样不少。可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在审美的艺术规律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在苏联演出的成功,仍得力于梅剧团的总指导——张彭春。梅剧团赴美国演出时,每个节目都经张彭春排练过,于是剧团有一句口头语:“张先生上课了!”此次赴苏联演出,增加了武生杨盛春,他演出的《盗丹》亦是备受欢迎的剧目。杨盛春功夫了得,故而艺高气傲,对张彭春有些不服气,认为他是搞话剧的,怎么来排京戏,在排练时,他就故意不用心。领教到张彭春的真本领后,杨盛春说:“敢情张先生还真有两下子。”大家笑着说:“你才知道他能吃几碗饭,连梅大爷都得听他的,人家是外国博士,懂得洋人的脾胃。”

在一般媒体评论中,苏联人民对梅兰芳的称赞和前几次出国表演时日本、美国人民的赞扬差不多,同样是讶异于梅兰芳以男子扮女子而有如此惊人之美。一个曾经看过梅剧的苏联剧作家问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用个男人来扮演女人呢?”颜回答说:“如果以女人来扮演女人,那还算什么稀奇呢?”他们赞扬他的表情、身段、眼神、手势;他们欣赏他在表演中能够体察不同人物的细微心理,从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认为这体现出深刻的现实主义,符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他们赞叹中国戏剧用虚拟的程式化动作来表达场景的写意特色;赞美中国戏剧主题变化之丰富、完美;赞扬中国演员技艺之高,兼歌唱、舞蹈、武术于一身。梅兰芳给苏联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9年,西蒙诺夫来访问中国,说:“过去梅兰芳先生在苏联演出引起了绝大兴趣,其影响至今不衰。”1992年,苏联导演来北京人艺导演《海鸥》,很多名胜古迹都不去,却一定要参观梅兰芳纪念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eilanfang/202211329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