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美国

艾森豪威尔主义宣告破产——美国入侵黎巴嫩失败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25 评论:0

黎巴嫩地处地中海东岸,是中东国家通过地中海与欧美往来的必经之地,因此,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一直把它作为向中东侵略扩张的基地。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后,英法开始从中东撤退,美国为了填补中东“真空”,于1957年1月5日抛出“艾森豪威尔主义”。黎巴嫩是中东第一个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国家。

黎巴嫩率先响应艾森豪威尔主义,有其国内原因。黎巴嫩从1943年独立后,国内政权是建立在基督教派和伊斯兰教派分权的基础上的,其中伊斯兰教派又分为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它们的权力安排是:天主教马龙派担任总统和国防部长,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分别担任议长、总理和军队总参谋长。1952年马龙派夏蒙当总统后,他认为埃及纳赛尔支持黎巴嫩国内的伊斯兰派,企图削弱天主教集团并推翻黎巴嫩的合法政府,因此他奉行亲美政策,希望在美国的支持下,维护天主教派的优势地位。艾森豪威尔主义一出笼,夏蒙立即表示接受,并于1957年3月16日和美国发表了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的联合声明。当然,美国是打着“抵制国际共产主义威胁”之名,行控制黎巴嫩等中东国家之实,而黎巴嫩的夏蒙则是利用艾森豪威尔主义来“防止泛阿拉伯主义的颠覆”,以维持自己的政权。所以,美黎双方殊途同归,一拍即合。

美海军陆战队在贝鲁特登陆

夏蒙对内采取高压政策,对外投靠美国,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也使得国内各政治派别矛盾日趋激化。1957年4月,伊斯兰派的领导人组成了“全国阵线”,发表《解决黎巴嫩危机问题的政治宣言》,主张黎巴嫩应保持中立和不结盟,加强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反对政府参加巴格达条约组织和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1958年5月8日,著名的伊斯兰派人士、《电讯报》社长纳西·马特尼突然被暗杀,这件事成了黎巴嫩人民武装起义的导火线。5月9日,在伊斯兰派号召下,全国各地相继爆发总罢工、罢市和游行示威。夏蒙政府出动警察镇压,这不但没有平息群众的斗争,反而使斗争升级,发展成人民武装起义。5月10日,武装起义首先在地中海滨的港口城市的黎波里打响了第一枪,起义者焚烧美国新闻处图书馆,高喊“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反对艾森豪威尔主义,要求夏蒙政府辞职。起义队伍与警察发生激烈巷战,最后控制了的黎波里的大部分地区。5月12日,贝鲁特也爆发大规模武装示威,到5月下旬,武装起义已扩展到黎巴嫩的南部和北部,并在6月下旬,控制了全国2/3的地区。

面对摇摇欲坠的统治局面,夏蒙呼吁美国实施艾森豪威尔主义,以“拯救”黎巴嫩政府。美国这时还并不想直接军事卷入,只是加紧向黎巴嫩政府提供武器援助,并把第六舰队开到黎巴嫩海面进行军事恫吓。此外,利用联合国的干预,来压制黎巴嫩人民的斗争。但是中东形势在迅速发展。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发生了革命,推翻了亲美的费萨尔王朝。伊拉克革命的消息传到黎巴嫩,更增强了黎巴嫩人民推翻夏蒙政府的斗志,他们要向夏蒙政府发起最后的冲击。在危在旦夕的形势下,夏蒙紧急约见美国大使麦克林托克,要求美国给予直接军事支持。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看到中东形势不妙,担心伊拉克革命会在黎巴嫩等中东国家形成“多米诺效应”,因此决定直接派兵进入黎巴嫩。1958年7月15日,五角大楼开始执行“蓝色球棒”计划,在第六舰队70艘军舰和420架飞机的掩护下,9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贝鲁特附近的哈尔迪湾登陆。美军入侵,遭到黎巴嫩人民的激烈抵抗,中东阿拉伯国家人民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美运动,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支援黎巴嫩人民。苏联也于7月16日发表声明,谴责美国的侵略行径。尽管美军兵力增加到1.5万人,但始终没有镇压掉黎巴嫩人民的起义。黎巴嫩人民经过4个多月的武装斗争,终于在9月23日把夏蒙赶下台并驱逐出境。美军也被迫在各种压力下于10月25日全部撤出黎巴嫩。美国入侵黎巴嫩的失败,标志着艾森豪威尔主义的破产。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eiguo/202212584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