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美国

美苏走到了核战边缘——古巴导弹危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3日 阅读:103 评论:0

1959年1月1日,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府,建立了革命政权。美国认为卡斯特罗是个民族主义者,而不是共产主义者,于是承认了古巴新政权,并打算继续控制它。但是,卡斯特罗不是巴蒂斯塔,岂能让古巴再遭美国奴役,这招致美国政府不满,美古关系迅速恶化。1961年1月5日,美国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并对其实行经济制裁。同年4月,美国又策划并组织了古巴流亡分子入侵古巴“猪湾事件”,妄图推翻卡斯特罗,结果遭到失败。

美古关系的恶化,苏联以为是可乘之机。莫斯科想利用古巴与美国近在咫尺的有利位置,直接构成对美国本土的威胁。

1962年7月,古巴领导人访问苏联,应赫鲁晓夫的要求,双方达成秘密协议:苏联在古巴秘密布置针对美国的进攻型导弹发射系统。赫鲁晓夫以为他们能够在美国人发现之前将导弹布置完毕,造成既成事实,美国人就不得不承认。于是苏联货船频繁地往来于苏古之间。一切似乎做得天衣无缝,导弹发射基地建设得非常迅速。

然而美国的情报系统并不是吃干饭的。美国政府对古巴这个眼皮底下的“叛逆”从来就没有放松过监视。中央情报局从古巴的一些难民中了解到:古巴的一些港口近期非常热闹,而且气氛异常紧张,苏联船只出入频繁。这一情报引起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U—2飞机马上被派往古巴进行侦察。结果令美国人大为震惊,间谍照片上清晰地显示出古巴人正在修建导弹发射基地,用于发射苏联萨姆地对空防空导弹,而且还发现苏联在古巴欲布置苏式中程轰炸机。

肯尼迪立即于10月16日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商讨对策,并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负责处理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会议的气氛十分紧张。对如何处理此事,美内部一开始就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动用军事力量,采取“外科手术式”的空中轰炸来摧毁古巴的基地;另一种则主张通过外交渠道解决。会后,肯尼迪要求与会者对此事严格保密,不准在公开之前让外界知道,以免造成混乱和恐慌。执行委员会整整讨论了3天,提出了六种可供选择的方案:(1)不干预;(2)与苏联交涉;(3)由联合国解决;(4)封锁;(5)空袭;(6)入侵。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利弊,空袭派被否定,封锁派占了绝对优势。会议决定:由肯尼迪在22日晚上发表演说,向美国和全世界宣布苏联在古巴部署进攻性导弹的事实和美国的对策。

10月22日,美国各大新闻电视网都一齐中断了广播。肯尼迪坐在白宫总统办公室椭圆形的桌子后面,表情非常严肃,向美国人公布了这个震惊世界的消息:苏联在古巴针对美国秘密部署核导弹。他宣布美国处于战争状态。接着,美便派军舰封锁近海,切断大西洋通往古巴的一切航线。肯尼迪的讲话在全世界引起一片惊慌。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召见了苏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指出苏联的行为将使美苏处于战争边缘。

克里姆林宫对肯尼迪的讲话,虽然外表上反应强硬,内部却也说法不一,乱成一团。赫鲁晓夫搓着肥胖的小手在办公室里大发脾气,骂手下人无能。他怎么也没想到美国人会如此迅速就揭穿了他的秘密,并采取了强硬的对策。

美国人的封锁已经开始,苏联驶往古巴的货船受到美国舰队的拦截,不得不返航了。虽然双方没有发生什么冲突,但是在加勒比海岸却弥漫着战争即将来临的气氛,局势很严峻,全世界都紧张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苏联船只“阿安诺索夫”号从古巴撤运苏导弹

美国飞机拍摄的古巴导弹发射基地

10月26日,危机似乎出现了一线转机。赫鲁晓夫写信给肯尼迪,声称如果美国愿意公开保证不入侵古巴,那么苏联愿意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把导弹撤走。但是美国发现苏联并没有停止修建基地,并且美国有一架U—2飞机近期被苏联击落,这说明局势还是很严峻。古巴修建的基地已可以投入使用了。美国军方认为空袭已不可避免,但肯尼迪持反对意见。

10月27日,肯尼迪写信给赫鲁晓夫,表示美国无意进攻古巴。与此同时,肯尼迪的弟弟同苏联人进行秘密接触,在一些问题上作了妥协,美苏双方都感到可以体面地平息此事,因为双方还不想看到爆发核战争。28日,苏联决定撤出导弹。

一场重大的战争危机就这样消除了。但通过此事,苏联人痛感力量不如美国,于是拚命发展核力量,从而在短短的10年内实现了从劣势到优势的巨大转变。但这却使世界更增加了潜在的危险。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eiguo/20221257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