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美国

美国好莱坞的历史?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5日 阅读:272 评论:0

电影发明于19世纪末,是当时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欧美各国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1891年,爱迪生及其助手威廉•迪克逊成功地研制出一种供一人通过看片机观看的“电影视镜”。作为电影机的发明者,爱迪生公司赢得了专利权。

1893年,爱迪生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入了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1905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

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1903年,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意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

1897年,爱迪生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项专利权。到1910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格里菲斯1907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陶丽历险记》。至1912年格里菲斯已为该公司摄制了近400部影片,把拍片重心逐渐移向好莱坞,并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后来的著名演员,如塞纳特、壁克馥和吉许姐妹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镍币影院逐渐被一些条件较好的电影院所代替;电影专利公司的垄断权势逐渐消失,终于在1915年正式解体。此时以格里菲斯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已经出现。制片中心也从东海岸移到好莱坞。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程度地破坏和损害了欧洲各国的电影业,却促成了美国电影的勃兴。美国电影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市场。导演格里菲斯、英斯和塞纳特对美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卓别林于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观众。

1919年,卓别林、范朋克、壁克馥3位著名演员和格里菲斯一道创办了联美公司,以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人为中心的体制。“制片人中心”模式形成了20年代的“明星制度”,各大公司均拥有一批明星。除卓别林、范朋克和璧克馥外,先后成名的还有“胖子”亚布克尔、巴拉、巴里摩尔兄弟、查尼、吉许姐妹、马许、米克斯、史璜逊、基尔伯特、嘉宝、基登、希拉、劳埃德和早逝的范伦铁诺。“好莱坞”此时已成为“美国电影”的同义语。由于在明星制度鼎盛时期有些明星的行为不检点招致公众的抨击,美国电影业成立了“美国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在海斯的主持下这一组织制订了“伦理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这就是著名的海斯法典,它对美国电影的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

严格的审查制度使美国无声电影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3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淘金记》和《马戏团》,基登的《航海者》和《将军》,劳埃德的《大学新生》;西部片主要有《篷车》、《铁骑》和《小马快邮》等;历史片有地密尔的《十诫》和《万王之王》,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英格兰姆的《启示录四骑士》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少欧洲导演陆续来到好莱坞,他们的才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制片公司的抑制和扼杀。他们和美国导演一道,拍摄出无声电影的最后一批重要影片,如鲍沙其的《七重天》、勃朗的《肉与魔》、金的《史泰拉恨史》和维多的《大检阅》等。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则为纪录电影奠定了基础。

20年代中期,豪华的电影院已基本上取代了镍币影院。20年代末期,好莱坞电影为战胜商业无线电广播这样的竞争对手,在音响方面进行了一次革命,产生了有声电影。

1926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拍摄了用唱片来配唱的由巴里摩尔主演的歌剧片《唐璜》(克罗斯兰导演)。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王》,电影进入有声时代。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一直处于黄金时代。影片产量稳步上升,美国其他地方以至世界各地的许多电影艺术家纷纷来到好莱坞谋求发展。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除了早期的喜剧片、西部片、闹剧片外,歌舞片、强盗片、侦探片、恐怖片等各种类型片也迅速发展起来。类型电影是美国电影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以公式化的情节、类型化的人物和环境长期吸引着观众。如出现最早的西部片,它以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为背景,在西部独特的环境中描绘代表“野蛮”的印第安人、强盗、歹徒和代表文明的西部开发者、边疆居民、骑警之间的斗争,并一再塑造单枪匹马、独往独来的牛仔形象,一直受到美国观众的欢迎。

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20世纪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四十二街》、《掘金女郎》、《大礼帽》、《风月无边》和《齐格飞大歌舞》;盗匪片《小恺撒》、《公敌》、《疤面人》和《吓呆了的森林》;恐怖片《吸血鬼》和《弗兰肯斯坦》等。

除上述类型影片外,20世纪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代表作的影片,如卡普拉的《一夜风流》、《第兹先生进城》和《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克伦威尔的《人类枷锁》;顾柯的《八时餐会》和《小妇人》;柯蒂斯的《新新监狱两万年》、《黑色的愤怒》和《侠盗罗宾汉》;弗莱明的《勇敢船长》、《绿野仙踪》和《乱世佳人》;福特的《告密者》、《青年林肯》、《关山飞渡》、《怒火之花》和《青山翠谷》;戈尔汀的《大饭店》;希区柯克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朗格的《狂怒》;李洛埃的《我是越狱犯》;刘别谦的《风流寡妇》;斯登堡的《摩洛哥》和《上海快车》;惠勒的《红衫泪痕》和《呼啸山庄》等。此外,霍克斯、金、马莫里安、华尔许等亦拍摄了多部质量优秀的影片。

当时对美国电影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众多的表演艺术家,其中包括亚斯坦、鲍嘉、鲍育、古柏、克劳藻、戴维斯、哈维兰、方达、盖博、格兰特、赫本、鲁宾逊、史都华和泰勒等。优秀的电影家中还包括摄影师托兰和黄宗沾。此外,童星邓波儿等主演的影片对于鼓舞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民众起了特殊的作用。

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迪斯尼创造了米老鼠、唐老鸭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从1938年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始,创造了《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脍炙人口的动画长片,使美国动画片的影响遍及世界。

好莱坞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为美国的一个文化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及其他人士相继来到这一电影都城。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拍摄出一批社会意识较强的影片,如上述《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新新监狱两万年》、《黑色的愤怒》、《告密者》、《怒火之花》、《青山翠谷》、《狂怒》、《我是越狱犯》以及《巴斯德传》、《左拉传》、《华莱士传》、《他们不会忘记》、《黑色军团》和《穷巷之冬》等。年轻的威尔斯1941年导演的《公民凯恩》吸取了经典美国电影的精华,这部从叙事结构到镜头结构均有重大创新的影片,把美国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和《安倍逊大族》对以后电影的结构、摄影和电影理论的影响十分深远。

美国的纪录片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英国的格里尔逊和荷兰的伊文思的影响下再次受到重视,代表作《开垦平原的犁》、《河流》和《城市》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的纪录片除了为军方摄制的大批军事训练片和战争纪录片外,还有一批数量相当可观的堪称经典之作的纪录片,如福特的《中途岛战役》,休斯登的《来自阿留申群岛的报告》、《圣彼得罗之役》,惠勒的《孟菲斯美女》,罗歇蒙的《战时女郎》等。卡普拉率领他的分队自1942年起用资料片和缴获的敌方影片制作出《我们为何而战》的系列片。卡宁和英国的里德合作导演的《真正的光荣》被誉为长纪录片的顶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卡萨布兰卡》和《出使莫斯科》;顾柯的《费城的故事》;霍克斯的《约克军曹》;希区柯克的《破坏者》、《疑影》和《救生船》;休斯登的《马耳他之鹰》;金的《皇家空军中一名美国佬》;朗格的《刽子手也死亡》;李洛埃的《魂断蓝桥》和《东京上空三十秒》等。

从战后开始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影片有:卓别林的《凡尔杜先生》;多南和凯利的《雨中曲》;福特的《亲爱的克莱蒙丁》;霍克斯的《红河》;休斯敦的《宝石岭》、《柏油丛林》和《非洲女王》。

美国电影自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中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挑战。首先,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拖延多年的“派拉蒙案”作出裁决,判定大公司垄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司放弃发行和经营电影院的业务。这就切断了大公司的主要财源,迫使公司大幅度减少影片生产。其次,美国电视发展迅速,到1953年,电影观众人数与1946年相比减少了一半。为争夺观众,早在20年前即已发明出来的宽银幕电影此时开始成为与电视竞争的手段。最甚者是自1947年起,“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开始针对好莱坞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但受迫害的电影界人士克服重重困难,摄制出描写锌矿工人罢工的影片《社会中坚》(比伯曼导演),至今仍受到电影研究人员的重视。主要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的美国“黑色电影”,如怀尔德的《加倍赔款》和《日落大道》,加奈特的《邮差总是按两次铃》和雷伊的《以夜维生》,亦是在这种政治气候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并随着50年代末政治压力的消退而逐渐消逝。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许多综合大学陆续设置了电影学院、电影系或专业,著名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影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的影剧系和纽约大学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影剧剧作3个系。只就电影理论学科来说,获得电影博士学位的人数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200人激增至20世纪90年代的2000人‍‌‍‍‌‍‌‍‍‍‌‍‍‌‍‍‍‌‍‍‌‍‍‍‌‍‍‍‍‌‍‌‍‌‍‌‍‍‌‍‍‍‍‍‍‍‍‍‌‍‍‌‍‍‌‍‌‍‌‍。各种理论研究机构和学会的发展,各种电影学术性刊物(如《美国电影》、《电影季刊》、《广角》、《电影杂志》)的繁荣,为美国电影研究提供了条件。

美国电影评奖活动中除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奥斯卡金像奖以外,重要的还有美国影评人学会奖和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金球奖”等。主要的国际性电影节有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洛杉矶国际电影展览、纽约国际电影节和旧金山国际电影节。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eiguo/202211159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