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马其顿

亚历山大是如何建立一个庞大帝国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8日 阅读:208 评论:0

征服:英雄亚历山大如何建立了他的大帝国

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时候征服了整个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后来整合了希腊的力量开始进行东征,建立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包括今天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小部分‍‌‍‍‌‍‌‍‍‍‌‍‍‌‍‍‍‌‍‍‌‍‍‍‌‍‍‍‍‌‍‌‍‌‍‌‍‍‌‍‍‍‍‍‍‍‍‍‌‍‍‌‍‍‌‍‌‍‌‍。

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曾驯服过别的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13岁到16岁,他的父亲为他聘请了当时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富盛名的征服者。他雄才伟略,勇于善战。他的志向显然是做一名不受时空间限制的最伟大的勇士,历史证明似乎也应该给予他这种称号。作为战士,他智勇双全;作为将军,他无与伦比。在11年的奋战中,他从未打过一次败仗。他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被征服的城邦认为这是摆脱马其顿帝国控制与奴役的天赐良机,于是他们纷纷起义暴动,但年轻的亚历山大在短短的两年里就平息了骚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领土辽阔、资料丰富、财富滚滚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亚历山大率领35000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了远征东方波斯的行动。

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少量的波斯军队。公元前333年秋季,马其顿军队(3—4万人)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军队(12—13万人),在奇里乞亚(小亚细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进行的一次交战。马其顿军队攻占了几乎整个奇里乞亚后,沿海岸向叙利亚北部,朝腓尼基进发。波斯人通过阿曼山口前出至其后方,占领伊苏斯,从而断绝了它的交通线。此举出乎亚历山大意料,但他没有惊慌,在探明消息后,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决定击溃大流士的军队,为此将自己的军队折向伊苏斯。两军在皮纳尔河附近(伊苏斯地域)相遇。大流士的军队排成长达4公里的两个横队。马其顿军队的战斗队形由3部分组成:右翼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指挥下的重骑兵,中央是重步兵方阵,左翼为色萨利骑兵、伯罗奔尼撒人等盟军。马其顿方阵的坚决突击决定了交战的结局,这个方阵首先击退了波斯人的左翼,尔后与色萨利骑兵协同,合围并歼灭了处于大流士军队战斗队形中央的希腊雇佣兵。波斯人逃窜。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开始追击敌人,但是过迟,因而使波斯人免遭全歼。此战,波斯军队的大批武器装备和金银财宝,大流士三世的母亲、皇后和两个公主都落入了亚历山大手中。组织追击在当时的军事学术中成了新现象,并且同骑兵作为一个机动兵种的发展相关。伊苏斯交战的结果是马其顿军队征服波斯王国的西部和保障马其顿舰队在爱琴海的霸权。伊苏斯的胜利为马其顿军队开辟了通向叙利亚和埃及的道路。接着,亚历山大向南进军叙利亚和腓尼基,又派手下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从大流士的军械库里获得大量战利品。他亲自率领部队南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推罗城,把推罗城的3万居民卖为奴隶。

亚历山大围攻推罗城时,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赎回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还要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一员大将帕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率军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在高加米拉平原和波斯进行生死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加米拉战役,是一场智慧、谋略和勇气的战争。亚历山大此战给人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战术安排和战役指挥,而是他孤注一掷、舍我其谁的霸气。高加米拉战役,是一场后人无法效仿、无法复制的胜利,只有受到命运青睐的天之骄子才能取得这样不可思议的胜利。大流士三世败退,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各波斯王宫,掠夺了几乎所有金银财富。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彻底击败了大流士的继位人,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并迅速占领了西北印度的广大地区。他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此时亚历山大的士兵已厌倦了长期的紧张战争,再加上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他们拒绝前进,要求回家。他们纷纷举行集会,发生哗变,印度的土著居民也群起反击‍‌‍‍‌‍‌‍‍‍‌‍‍‌‍‍‍‌‍‍‌‍‍‍‌‍‍‍‍‌‍‌‍‌‍‌‍‍‌‍‍‍‍‍‍‍‍‍‌‍‍‌‍‍‌‍‌‍‌‍。公元前324年,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帝王无奈地停止了近10年的掠夺性战争。

亚历山大的部队分两路撤回。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在马其顿大军的身后,已经是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至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界多瑙河与锡尔河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了。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首都。

远征军连续作战的10年中,行程万余里,进行了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作战中,亚历山大正确选择战略方向,合理运用马其顿方阵战术,善于组织步兵与骑兵、陆军与海军协同作战,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并用等,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而其他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随着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因而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公平平等、和睦相处。他因此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他亲自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同一天举行婚礼的马其顿将士有1万对之多。在婚礼上,亚历山大宣布: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给新婚夫妇馈赠了许多礼物。

在巴比伦,亚历山大还整编一只庞大的军队,将3万波斯青年编入马其顿部队。并准备继续进行远征。他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区。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突然患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生命结束仅10天时间。他匆匆离开了世界,年仅33岁。

亚历山大生前成就无上功业,极尽荣华显贵,死后成为不朽的传说,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似乎无出其右。亚历山大内心强烈的渴望是驱动他建功立业的生命动力,殊不知这种渴望如同一个魔咒,无时无刻不在鞭打着他,驱赶着他,使他无法停下来怡然享受胜利果实。亚历山大建立的丰功伟绩如同昙花朝露,不久便烟消云散。他推翻的波斯帝国一百年后又卷土重来,将希腊势力赶出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他苦心倡导的民族融合最终也成为泡影;他征战八年辛苦打下大片江山,结果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他的祖国马其顿贡献数十万青壮年支撑他的征战而元气大伤,从此走向没落。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将领们犹如失去了头领的狼群,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撕咬,史称“继承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亚历山大的母亲、同父异母兄弟、两个儿子和三个妻子相继被杀,菲利普的血脉从此在这个世界消失。亚历山大的悲剧命运直到他死后15年才算结局。

公元前307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分裂为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王国(著名的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就是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王朝的终结者)。公元前168年,罗马军团在皮德纳会战中击溃了马其顿方阵,马其顿王国被罗马分解为四个行省,让今天的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骄傲的古代马其顿的历史就此结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qidun/20221147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