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毛泽东三管齐下克长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7日 阅读:250 评论:0

三管齐下克长春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在辽沈决战的长春战役中运用的谋略。它把军事、政治、经济三种手段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瓦解和歼灭长春国民党10万大军,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此谋酝酿于1948年2月,形成于1948年9月。

1948年秋,东北国民党军40多万人分别龟缩在锦州、沈阳、长春三个点上。为在东北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就地歼灭蒋军,辽沈决战前,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即指挥10万人民解放军在长春外围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包围圈。

长春位于东北腹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日军占领时期,就在城内街道及郊区修了许多永久性、半永久性的工事。蒋军占领长春后,又进行了精心构筑。当时长春守军为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所部新编第7军和曾泽生的第60军共约10万人。蒋介石所以要困守长春,一是处于形势近迫,二是舍不得丢掉这个可以向周围解放军进攻的战略“宝地”,企图在东北解放军腹地安上一个钉子,牵制解放军主力。其凭借的优势,就是坚固的工事。解放军如若强攻,不仅要付出相当伤亡,而且极易震动锦州国民党军向关内退缩,从而打乱毛泽东全歼蒋军于东北境内的战略计划。于是,毛泽东决心对长春守军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政治瓦解相兼并用的策略。

依据上述谋略思想,人民解放军对长春实行了近5个月的包围、封锁,到1948年10月,守军已处于粮尽援绝、内外交困的境地,士气低落,军心浮动。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首先,各部队领导发动官兵到前沿喊话,并组织城外的人民群众、利用蒋军家属和俘虏、投诚官兵做工作。其次,利用各种关系,通过写信动摇守军上层军官的意志。再次,利用守军内部嫡系与非嫡系之间的矛盾,以争取第60军军长曾泽生为突破口,使他懂得死守长春只能城破被歼,向沈阳突围必被歼于途中,只有反蒋起义才有光明前途。曾泽生在锦州失守后的1948年10月17日率部起义。这一举动打乱了郑洞国的突围计划,郑不得已于19日率部缴械投降。至此,长春守军10万人全部瓦解,长春宣告解放。

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毛泽东采取军政经三管齐下的谋略,使人民解放军兵不血刃、解放长春,为全歼东北国民党军造成了有利的态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ozedong/2022121020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