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怎样看待预言与现实的差异?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阅读:117 评论:0

二、怎样看待预言与现实的差异?

马克思恩格斯到中国来,肯定也会发现,中国的现实与他们的某些预想不是完全吻合。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就从来没有说过,更没有见过。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有哪些特征和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150多年前曾经做过一些构想和描述。概括起来有:

1.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社会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

2.人们结成平等合作的关系有计划地为全社会进行联合劳动,社会将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

3.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在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实行按劳分配,即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

4.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货币交换也将不再存在。

5.社会主义社会将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同时,国家的政治职能将逐步消失。

6.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生产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必然出现新的特点。

经过150多年的历史发展,特别是20世纪至21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马克思恩格斯的很多基本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中国发展取得的所有成绩,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向不断实践的结果。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构想,则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而做出的预测,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一些构想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准确的,需要加以改变。所以,对这些社会主义构想就不能不具体分析,并酌情取舍,丰富发展。

事实上,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和国家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时代潮流、中国现实,都要求进行改革。

但是,在改革开放中,遇到很多怎么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如,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邓小平甚至举了一个例子:农民养3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5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啊。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领导党和人民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982年9月,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这一结论,把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基本经验总结了出来,把我们党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使命和任务集中地概括了出来,明确宣告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按这样的思路和方向,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从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和特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曾几何时,市场经济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老祖宗”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说过,我们后人就绝对不能搞。

但是,生活向这一教条发起了冲击。

有人从业、有人买卖、有人生产、有人经营……所有这些,都要有市场。

于是,1978年年底和1979年年初,当改革的春潮正在涌动之时,中国经济界已有人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

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当我们的大多数人头脑中还没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和论述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的问题,而且从1979年开始,先后6次提出市场经济问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经过不懈的探索,到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起来,而且充分发挥了它的活力和积极作用。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促使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和重要内容,就表现在社会主义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上。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没有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相信马克思恩格斯是会认可的。

那怎么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理论来看待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呢?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揭示了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整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它预见到社会发展的趋势,描绘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从而鼓舞人们为实现这个美好的理想而奋斗,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但是,每个国家的国情,包括自然状况、人口构成、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人民觉悟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不可能为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现成的答案,更不能像贴标签一样机械地照搬于每一个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提供的只是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每个国家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方向、道路、目标、方针、政策、策略,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有深厚的根基。

这是横向而言。再从纵向而言。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为未来社会主义描绘出了基本的轮廓,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这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图画和静止不动的最终方案。恰恰相反,他们始终坚持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过程。

他们认为,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指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方向,而不能预先规定好各方面的具体内容。社会主义像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暂时阶段,决不会停留、静止在某个一成不变的模式上,它将通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和改革,而走向更新、更高、更完善的阶段。

所以,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表示: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他们还更加坚定地说:“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ozedong/20221192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