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用实践来回答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阅读:120 评论:0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面对今日中国的一切?

一、用实践来回答

马克思恩格斯在中国旅游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实际情况。上面只是我们安排的几个主要项目,其他的还可以有很多很多。

看到这一切,马克思恩格斯或许会感到迷茫,因为他们当年从来没有见过呀!所以,即使马克思是伟人,我们还得请一位小青年教他怎样使用手机、怎样进行网上转账、怎样用手机翻译他与我们的谈话。

看到这一切,马克思恩格斯会满意吗?我想,应该会满意的。因为他们最看重的是实践。实践已经展示了人民满意的最大成效,一直为人民着想的马克思恩格斯有什么理由不满意呢?而且他们的思想理论不仅在中国得到了最大的应用,而且得到了最大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应该连高兴还来不及呢!

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说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后来,列宁说过:“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强调:“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说:“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甚至当年在中苏大论战时,《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中还有一句,“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查原稿,还是毛泽东加上的。

但是很遗憾,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常识,后来竟被我们遗忘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严重阻碍了这一进程的发展。

针对这一障碍,邓小平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党内外不少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于是,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发了一篇经胡耀邦审阅定稿的文章,标题赫然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该文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新华社当天发了通稿。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解放日报》等全文转载。随后,又有多家省报转载。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国展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这场大讨论为党中央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现在,这场大讨论已经过去40多年了,改革开放也已经进行40多年了。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怎么看待这一切呢?归根结底,还是要用实践来说话,用实践的成效来说话。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我们不妨给马克思恩格斯举个例子吧。

马克思恩格斯到中国来旅游,其实最基础的一个问题,是要有饭吃。如果不解决吃饭问题,其他都是空谈。

如果马克思恩格斯早来中国40年、50年,那对不起,如果没有粮票,就和我们一样,没有饭吃,这也就叫“吃饭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到中国来,我们首先要问他们:你们有中国粮票吗?

作为贵宾,可以没有粮票;作为旅游者,那粮票是不可缺少的。

马克思恩格斯一定会非常奇怪:“什么是粮票?为什么要有粮票?”

那我们就要告诉他们,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老百姓,使用的票证可多了,如:粮票、米票、面票、油票、糖票、布票、花生票、柿子饼票、手表票、收音机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等。

粮票和其他票证干什么用的?

打个比方吧。当年的每个中国人面前都有两条路:生存或死亡。每个中国人都站在这两条路的路口,而粮票等票证,就是通向生存之路的门卡。如果没有这张门卡,那就只能走向死亡。

所以,粮票之类的票证可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而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甚至生死存亡。

为什么要发票证?因为票证背后是短缺。过去,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都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短缺”。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商品供应不足,人民生活消费品普遍短缺。由于短缺,中国只能采用发票证的办法来保证人们最低水平的消费需要。而苏联等国则采取了排队等方式。甚至当年国外还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经济学科,叫“短缺经济学”。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这种短缺现象,是谁最早,也是最好地解决了的呢?无疑是中国。什么时候?其实相隔不远,就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内需不足”的时候。

对中国的“内需不足”马克思恩格斯应该是了解的。当年他们的文章中就分析过中国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当年,中国是因为贫穷而内需不足,而现在,是由于生产力大发展而造成了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

内需不足对于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但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这种内需不足,表明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中国发生了一个从商品短缺到相对过剩、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虽然也有老百姓购买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但总的来说,不再是老百姓愁买不到东西,而是供过于求,商场愁东西卖不出去。

过去我们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现在完全可以说,我们的商品遍天下。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地方,都能找到“Made in China”。

由于改革开放,由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于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由于实施“三步走”战略,所以,中国在20世纪末已经进入小康。到2020年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只有3645亿元,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不断攀升,2011年,达到47.2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1997年为第7位,2001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2005年超过法国居世界第5位。2006年超过英国居世界第4位。2007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3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现在一直稳居世界第二。

到2014年,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除美国之外第二个超10万亿美元的国家。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高居第一。

2018年3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报告:5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财政收入从11.7万亿元增加到17.3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亿3千多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

看一看,实践的答案还不清楚吗!

当然,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而且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检验40年的进程和成果,不仅要用科学的标准,而且要用科学的方法,包括历史比较的方法、整体估价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等。

历史比较的方法,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把40年后的今天与40年前的昨天相比,把中国放在整个世界的坐标系中相比。这样一比,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的变化是何等之大,不能不使人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整体估价的方法,就是着眼于大局,从整体上估价成功与失误、成就与问题的比例及关系,分清主流与支流、整体与局部,不要以主流掩盖支流,整体掩盖局部;也不要以支流代替主流、局部代替整体。

系统分析的方法,就是在不同层次上,对整个系统、对大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出其联系与区别,寻找其根源和原因,比较准确地确定问题的症结。

除此之外,还需要有辩证的方法。比如,某个工厂甚至一大批工厂破产了,是否就能说改革开放失败了?不能。为什么?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从总体上就是要造成一种有生有死、有胜有败的格局,从而使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所以,不能简单地因某些企业破产而说改革开放失败了。

当然,对每一个具体的破产单位来说,则要认真分析造成这种状态甚至局部失败的原因。为什么别的企业能够成功而我们却失败了呢?到底是产品不对路,还是管理有问题?是决策错误,还是干部腐败?原因找准了,就能向工人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也便于总结经验教训,惩戒自己,警示别人。

无论怎样检验,归根结底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客观,尊重事实,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成绩就是成绩,是问题就是问题,有挫折就承认挫折,有困难就承认困难,不要文过饰非,弄虚作假。不要报喜不报忧,也不要报忧不报喜(如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不愿摘下来)。毫无疑问,4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如果因成就的巨大而忽视和掩盖存在的问题,同样不是科学的态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ozedong/20221192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