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请马克思恩格斯坐坐高铁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阅读:151 评论:0

二、请马克思恩格斯坐坐高铁

古代的历史,可以看看长城。当代的文明呢?最好坐坐高铁。

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而今中国,又有了所谓“新四大发明”。“新四大发明”,当然只是民间的俗称,而不是正规的对于科技成果的严谨评价。但它们确实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给世界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新四大发明”是中国科技进步和发展成果的非常生动的体现。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其中的高铁,受到中国人民的高度称赞,也引起世界的瞩目。2015年11月25日11时整,李克强总理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登上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外国领导人们对中国的高铁赞不绝口。

2017年6月,中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命名,时速达到350千米。“复兴号”6月26日在京沪线上投入运营,9月21日在全世界率先实现了高铁时速350千米的商业运营。

到2017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7万千米,其中高铁2.5万千米,高铁里程占世界的66.3%。

坐在高铁上,从启动到停车,哪怕运行上千千米,茶杯里的水都不会洒出来。坐一坐高铁,也就直接尝到了中国现代化的滋味。

所以,如果要感受一下上百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受一下中国现代化已经达到的水平,感受一下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方式,请马克思恩格斯坐一坐高铁是再恰当不过了。向马克思恩格斯普及一下高铁的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

世界上第一条正式的高速铁路系统,是日本于1964年建成通车的新干线,设计速度200千米/时,所以高速铁路的初期速度标准就是200千米/时。后来随着技术进步,火车速度更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就对高速铁路有了不同定义,并根据本国情况规定了各自的高速铁路级别的详细技术标准。

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00千米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文件中,将所有时速200千米以上的轨道线路统一纳入了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但严格地说,中国铁路在速度上分为高速铁路(250—380千米/时)、快速铁路(160—250千米/时)、普速铁路(80—160千米/时)三级。设计速度刚好达到250千米/时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或高铁级客运专线属于速度分类法中的快速铁路,不属于高速铁路。250千米/时的客运专线为技术上的高铁、速度上的快铁。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能供列车以200千米/时以上最高速度行驶的铁路系统,都被老百姓称作高铁,这种理解并不准确,但却简明实用。另外,高速铁路并不等同于高速列车,高速铁路是一种铁路系统,高速列车是一种车辆类型。老百姓习惯所称的高铁,一般都是指的高速列车。

高铁作为典型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高铁的最大优势,是速度快,不会堵车,运行时间精确,可以大大缩短人们旅行的时间,相当于缩短了空间距离,方便人们穿梭来往,沟通交流,促进市场的扩大和信息、人员、物资的交流。高速铁路都是无缝钢轨,时速300千米以上的高速铁路采用的是无砟轨道,因此高速铁路行驶非常平顺。由于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所以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高铁的座席宽敞舒适,减震、隔音,车内安静,几乎没有不便之处,大大减少了乘车的劳累和烦闷。高速列车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化石燃料,可利用多种形式的能源。

当然,高速铁路的造价成本和技术要求高,施建标准严格苛刻,管理维护复杂困难,运营初期都是亏损的。因此,如何尽快扭亏为盈,是高铁运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铁并非中国的发明。它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但格局大变于中国。

当年的中国铁路系统,虽然成就辉煌,但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准不高、运营速度较慢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运输量爆炸式增长,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逢年过节,回乡的人流给铁路造成全世界都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如何使铁路运输赶上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随着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国的铁路连续实现了多次提速。而发展高铁,则成为提高铁路运行质量和速度效益的最有力措施。

中国高铁先后经历了整车进口、合作生产、零部件国产化、系统集成取得整车知识产权4个阶段的发展,才形成了现在的高铁技术体系。一路爬坡过坎,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实现了“弯道超车”。仅党的十八大后的5年来,作为动车、高铁“大脑”的内控系统,就经历了3次升级换代。

随着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兰新高铁等相继开通运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快、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网络。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稳居全球第一。

高铁的发展给中国交通运输版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给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起了带头羊的作用,给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以巨大的促进,而且节约了大量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驰骋在神州大地上的高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新的动力。

异军突起的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的发展。中国几乎拥有所有世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且修建高铁的平均成本大约只有外国企业的一半,施工效率却是其二倍以上,因而打破了历来为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所垄断的全球高铁市场。

2014年6月,中国与马其顿签署出售6列高速列车的协议,这是中国高速列车首次出口到欧洲。同年7月,土耳其安伊高铁二期工程通车,这是中国在海外参与修建的首条高铁线路。

如今,中国高铁实现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换,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加速器”,中国新的“外交名片”和“形象代表”。

当然,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再次向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坚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绿色化发展,建设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

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中国交通从2020年至本世纪中叶,将分“两步走”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第一步,从2020年至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第二步,从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两步走”都是实现“交通强国”,差别是一个进入“行列”,一个进入“前列”。

至于高铁,根据2016年新修编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国内高铁规模要达到3万千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高速铁路达到3.8万千米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展望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基础上,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省会城市高速铁路通达、区际之间高效便捷相连。

中国高铁发展还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走向世界,加强创新开放合作。

了解了这些情况,再实际坐坐高铁,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会不会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呢?

中国高铁迅速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引领的变化,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决心和历程,展现了虚心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努力创新的态度,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更快驶向未来的意愿和决心。

我们相信,马克思恩格斯会有切身体验的。我们同时也相信,中国高铁将攻坚克难,一路前行,将这张“中国名片”擦得越来越亮。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ozedong/20221190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