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一根灯芯点亮“星星之火”
在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文献,为陷入困境和迷茫的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方向。
1928年秋,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井冈山上物质生活非常艰难。就拿食油来说吧,吃饭很缺油,山下的油进不来,山上只出产一点茶油,官兵们吃的菜里只有一点油花,点灯用油更是节俭了。
为此,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做了一个规定:营以上单位晚上办公,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连以下只能用一根灯芯。每天,休息号一吹,战士驻地必须熄灯。
一天,夜色降临后,战士营房和干部驻地都按照规定的灯芯数点起了灯。可是,警卫员发现毛泽东屋里的光线很暗,便轻轻推门走进去,发现清油灯里只点着一根灯芯,毛泽东正伏在灯下聚精会神地写文章。
警卫员便轻手轻脚地加了一根灯芯,顿时,屋里便亮了许多。
毛泽东抬起头,说道:“不用加,有一根灯芯够了。”
警卫员满有理地说:“不是规定营以上可以用三根灯芯吗?”
毛泽东用手把那根灯芯挑开,开导地说:“我每天少用两根灯芯,不是可以多节省一点灯油吗?”
后来,打土豪缴来一盏马灯,战士们把它送给毛泽东。可是,毛泽东只在开会和访贫问苦时才使用,办公时仍用一根灯芯。就是在只有一根灯芯的昏暗油灯下,毛泽东坚持学习、写作,谋划工农武装割据和根据地建设的大事,挥笔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文献。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原本是毛泽东1928年10月在井冈山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他本人非常重视这篇文献。延安整风时期,这个决议被收入毛泽东先后主持编辑的《六大以来》和《两条路线》,供党的高级干部阅读学习。1950年,毛泽东对决议的第一部分进行修改润色,然后拟题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开篇。
毛泽东自己如此重视这篇文献,是因为它第一次提出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红色政权的思想,成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路的理论发端。
这篇文献,实际上是毛泽东对红军在井冈山斗争一年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文献的背后,是毛泽东“上山”的心路历程。
对毛泽东来说,“上山”这条路是被迫的,也是艰难的。
八七会议解决了抓枪杆子的问题,但抓了枪杆子以后往哪去呢?最初的选择还是进攻城市。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发动了秋收起义,准备会攻长沙。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原来500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1500余人。攻打长沙的计划严重受挫。12月,张太雷、叶挺在广州发动起义,结果也失败了。
1927年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各地领导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基本上都失败了。
9月19日,以前敌委员会书记身份领导秋收起义的毛泽东,果断地把部队撤到浏阳文家市。这时,摆在毛泽东面前的严峻问题是:把剩下的人带到哪里去,才能生存下来?在讨论工农革命军去向问题的前委会议上,毛泽东说服大家放弃继续攻打长沙的计划,带着队伍转向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和山区。
这是中国革命从攻打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一个转折点,史称“文家市退兵”。
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失败的队伍,到了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辗转来到井冈山。朱毛两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对许多共产党人来说,上山这条路走得很突然,思想一时转不过来。队伍在井冈山落下了脚,但队伍中不少人的心却落不下来。弱小的红军上山一年来,在极端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奋斗,经常处于优势敌军的“会剿”当中,缺衣少食,不少人对于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表现出悲观的情绪,甚至发出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
一部分人认为,还是要继续执行中央攻打大城市的决定,停留在井冈山钻山沟无异于落草为寇,沦为绿林。还有一些人感到革命前途渺茫,认为南昌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失败了,广州起义也失败了,革命的前途在哪里,井冈山能够呆下去吗?
逆境中的毛泽东也在思考这些问题。思考后的结晶就沉淀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著名的文献之中。
毛泽东指出:一个国家,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有一小块或者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确实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发生07一根灯芯点亮“星星之火”29过的“奇事”。这种奇事也只有在中国能够发生,它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毛泽东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形势和总结经验的人。他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从五个方面回答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原因。第一,中国的地方性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政策,造成了各派新旧军阀之间的矛盾以至连续不断的战争,给革命力量的发展以可乘之机;第二,大革命的影响还留在中国广大区域的工农兵群众之中;第三,由于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没有解决,全国革命形势在继续向前发展;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一个要紧的条件。
那些产生悲观情绪的同志,就是因为没有看到中国的特点。毛泽东的高明也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他比别的同志更了解中国,更注重从实际出发。这是一条和只知道照搬马列本本的理论家不同的思路。
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并不了解这一切。他们不能理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提出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恰好在这个时候,中央派人送来了“六月来信”。这是毛泽东上井冈山以来收到的第一封中央信件。整整一年了,和中央失去了联系,现在终于接上头了。毛泽东满心欢喜,认为有必要向党中央系统汇报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情况。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井冈山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下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就是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之中的《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与《井冈山的斗争》的写作时间前后仅差50天,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件事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问题。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为了解决根据地干部战士的悲观情绪和认识问题,而后者则是为了向中央全面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情况,争取得到中央的理解和支持。它们堪称是姊妹篇。
《井冈山的斗争》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更系统地阐述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报告的最后,毛泽东充满自信地说:只要“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的报告,由湖南省委代表袁德生从井冈山经安源赴上海,递交给中共中央。中共六大后担任政治局常委的周恩来对井冈山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高度重视。他在给贺龙等人的指示信中详细介绍了毛泽东、朱德的经验,明确指出“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占领什么大城市,而是在乡村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扩大游击区域”。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重大问题上,周恩来旗帜鲜明地和毛泽东、朱德站到了一起。
上山这条路,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ozedong/202211107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