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敢叫日月换新天
一年后,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庆典在北京举行。17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出席了庆典活动,开国大典上的标语“中央人民政府万岁”,由此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在1950年的国庆庆典上,为了庆祝祖国母亲的第一个生日,各地都选派代表前往北京,他们带来了当地最好的礼物,更带来了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翻了身分了地又获得了大丰收的农民来了,他们带着感激、热爱的心情来见毛主席。有很多农民是在夜里,顶着星星摸着黑路,走了好几十里,来到北京,想看一看自己的救星——毛主席。
从这年下半年开始,一个不仅是在中国历史上而且是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到1953年春,全国除若干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外,彻底废除了在中国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土地所有制,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得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一场规模广大、内容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仅铲除了传统封建主义的根基,使古老的中国农村空前地焕发出青春活力;而且为新中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随之而来的合作化、工业化,乃至今天的城镇化、现代化,都奠定了坚实的土地制度基础。
翻身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界桩
北京郊区分到土地的农民在丈量土地
是呀,刚刚过去的一年,在神州大地上发生的,并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了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了另一种政治力量,而且是一场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它不仅彻底改变了旧的国体,而且初步形成了新的政体。各级人民政府的成立,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民主人士参政议政,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不断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逐步建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进步……所有这一切,无不奠定了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而指导这一伟大事变的关键人物就是人民领袖毛泽东!他的名字被深深地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他的画像也被永远悬挂在天安门城楼前。
“一条大河,波浪宽”,这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歌曲《歌唱祖国》。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面对着战火的威胁,人们更加感到了祖国母亲的亲爱。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首歌曲深切表达了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帝国主义的无比痛恨,唱出了志愿军健儿思念母亲、保卫祖国的心声,成为那个年代的主旋律,唱红了大江南北。在1951年的国庆节上,志愿军健儿是当之无愧的节日主角。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国庆前夜,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周恩来设宴招待志愿军代表。席间,他们向这些当代最可爱的人频频举杯敬酒,表达全国人民对英雄儿女的崇高敬意。
在遥远的朝鲜前线,志愿军战士也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庆祝着祖国母亲的生日。他们在防空洞里举行国庆文艺晚会,除了宣传队排演的正规节目外,还有战友们的即兴表演。他们有的演《白毛女》,有的演《刘巧儿》,有的歌颂《婚姻法》,有的反映学文化。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压轴大戏齐声合唱《歌唱祖国》。演出结束后,走出防空洞,就能够隐隐地听到远处敌机投弹的轰炸声。战士们风趣地说:“快听,真像节日的礼炮声!”此时此刻,许多人凝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遥想着伟大祖国正沉浸在国庆的欢乐中,不禁齐声唱起另一首“流行歌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光阴荏苒,转眼就到了1952年的国庆节。
1952年的秋天,中国的土地上,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经过短短3年的建设,鞍山钢铁厂成为新中国的钢铁中心。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就诞生在这里。在上海电机厂里,工人们正在赶造1.5万千伏安的大型电力变压器。这是在旧中国连想都不可能想的一件事情。塘沽新港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渤海湾的滩头。
一批旧中国久拖不决、屡建不成的重大工程,在新中国成立短短的3年里也相继竣工,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0年来未曾修好的成渝铁路开通了,这是新中国修建完成的第一条铁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再感叹“蜀道难”。一年后,天兰铁路(甘肃天水到兰州)也建成通车。
淮河治理中的佛子岭水库完工了。千百年来灾难频仍的淮河流域经常发生人蛇相噬的惨剧。自从1950年冬天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号召后,这场向大自然宣战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到次年7月,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期工程。
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毛泽东为荆江分洪工程题词
防洪特大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则创造了新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不可思议”。工程从1952年4月开始动工,在短短的75天就完成了主体工程。号称当时中国第一闸的54座闸孔的所有的石头,都是由当地农民凭借双手开凿、打磨、垒砌起来的。
而创造这些人间奇迹的,是翻身做了主人的新中国建设者们。
孟泰,鞍山钢铁厂的一名老工人。工作之余,他到处拣拾废铜烂铁,变废为宝,支援国家建设。他的事迹传遍全厂,传遍全国,成为勤俭建国的标兵。
郝建秀,青岛国棉六厂的一名挡车工,她创造的“郝建秀工作法”,被推广到全国的纺织行业,成为增产节约的劳动模范。
孟泰
郝建秀
李顺达
崔国山,是鸡西煤矿一名突击队长,他带领一支快速掘进队,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技术,改变了煤矿工业中掘进落后于生产的情况。
李顺达,是山西省平顺县的一名农业合作社社长。由于合作社实行了男女同工同酬和“六定一奖”,粮食连年丰收,他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丰产的“金星奖章”。正是在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劳动模范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国已有40%的农户遵循毛泽东“组织起来”的号召,加入了各种形式的农业互助组、合作社。
谢洪友、甘彩华、钱正英,他们都是来自治淮第一线的功臣。在他们的身后,是那个年代各条战线英雄模范的群像。
一批批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充分发挥新中国主人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明了许多科学的技术方法,积累了许多先进的工作经验,人民身上的创造力正在被极大地激发起来。
在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评剧《刘巧儿》剧照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与他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在昨天的劳模全上我爱上了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
这是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评剧《刘巧儿》中的唱段。女主人公刘巧儿是争取婚姻自由的典范。中央人民政府刚刚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为她追求自由恋爱提供了法律保障。包办婚姻和一夫多妻等封建传统被彻底根除,许多深受其害的妇女勇敢站起来解除封建婚姻,创造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离婚高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成为社会的新时尚。
著名作家老舍写的剧本《龙须沟》,真实反映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彻底整治城市面貌的情况。作者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感受时写道:“在以前,反动政府是吸去人民的血,而把污水和垃圾倾倒在穷人的门外,教他们‘享受’猪狗的生活。现在,政府是看那里最脏,疾病最多,便先从那里动手修整;新政府的眼是看着穷苦人民的。”
昔日龙须沟
《龙须沟》剧照
老北京有名的八大胡同,低矮的屋檐下曾经到处是依门卖笑的青楼女子。1949年11月21日,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作出《关于封闭妓院的决议》,短短12个小时之内,封闭了包括八大胡同在内的妓院224家,收容妓女1288人。接着,全国各地都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并成立了妇女生产教养院。在教养院里,这些过去饱受摧残的妇女们开始重新做人,和新中国人民一起过上了新生活。
西南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以注音符号为辅助工具,生动形象,简明易学,迅速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和推广,大大提高了扫盲的效率。扫盲运动的广泛开展,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在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有一座如私家花园般漂亮的建筑,如今它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煤矿工人疗养院。在全国各地的著名风景区里,都有不少像这样精致漂亮的房屋,已经收归劳动人民所有。许多的共和国英雄模范,更多的普通劳动者,经常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些地方疗养、休假。劳动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正在被人民大众自己享用。
煤矿工人疗养院外景
在1952年国庆游行队伍中,刚刚经历了“五反”运动洗礼的私营工商业者组成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
这一年,中国的工商界出现了新的气象,旧社会遗留的妨害国家前进的污毒已被揭发和大量扫除,私营工商业者进一步团结与组织起来。
与一些不法资本家的“五毒”同时被清理的,还有党和国家甚至军队内部大量存在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通过声势浩大的“三反”运动,像刘青山、张子善这样一些特大贪污犯被清理出来,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更加振奋,整个社会的风气也为之焕然一新。
今天的人们习惯把新中国历史上的1949年到1952年,称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而毛泽东本人则喜欢把这3年看作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到来前的“三年准备”时期。在这短短的3年里,他领导全国人民迅速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大规模治理水患灾害,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在城市开展“三反”“五反”,提前恢复国民经济,为即将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这个金色的秋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举国同庆的大喜日子里,人们没有理由不载歌载舞,尽情欢唱。
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新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年时间内,就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其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已经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
其中,钢产量为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145.2%,原煤产量为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106.5%,原油产量为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136.3%,发电量为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121%,粮食产量为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109.3%,棉花产量为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153.6%,具体见下表。
1952年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与新中国成立前最高产量之比较
而此时抗美援朝战争仍激战尤酣。
三年,只用了三年,新中国就从一片废墟上站立起来,站稳脚跟,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对整个世界。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ozedong/202211100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