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毛泽东《儿子的婚宴》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阅读:129 评论:0

34 儿子的婚宴

儿子结婚,父亲请吃饭。婚宴只设两桌,菜肴也很简单,以腊肉腊鱼为主,兼有湖南风味的辣椒和苦瓜,还有一碗红烧肉。

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与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在延安时期就互相认识了。中央机关迁至西柏坡后,两人被分配到附近的农村搞土改,随着工作、生活中接触的增多,相互产生了感情。经邓颖超和康克清帮忙,毛泽东同意了岸英和思齐确立恋爱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感情的进一步加深,二人希望早日结婚。

毛岸英知道这件事情必须得到毛泽东的同意,于是,1948年8月的一天,他和刘思齐来到毛泽东的住处,征求毛泽东的意见。

明白二人的来意后,毛泽东和气地说:“你们俩都同意,我没有什么意见。你们接近、交谈,早已跟我说过了,我早也同意了。我没有意见,同意你们结婚。结婚后,你们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

说完,毛泽东接着又问思齐:“你正在学习,学校还没毕业,现在结婚不怕影响你的学习吗?”

思齐满怀信心地回答:“结婚后好好安排安排,不会影响我的学习。”

谈话结束后,岸英和思齐起身准备要走,毛泽东突然又冒出一句:

“岸英是1922年生的,思齐你是哪一年生的呀?”

“我是1931年生的。”

“你还不到18周岁,着什么急呀?过几个月满了18岁再结婚吧。反正我同意你们结婚,等一等好不好?”

岸英说:“好,听爸爸的。”

两人离开后不大一会儿,毛岸英又回到了毛泽东的住处。

“你怎么又回来了?”毛泽东不解地问。

“我今年已26岁了,我想结婚以后,好专心致志学习和工作,这样,就不必再在这方面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了……”毛岸英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我是你的儿子,在你面前耍耍赖,你也没办法。我坚持非要结婚,你对我这个儿子能有什么办法?只要我的态度坚定些,最后你总得同意。

“你的意思,是不是让我同意你们结婚呀?”

“是的,就差几个月了,很快就到了。”

“差一天也不行!”本已心烦意乱的毛泽东发脾气了。

“我自己的事还是让我自己做主吧。”岸英恳求道。

这一下毛泽东更生气了:“你找谁结婚由你做主。结婚年龄不到你做得了主吗?纪律和制度要做你的主!”

岸英听后不服气地说:“岁数不到就结婚的人多着呢。”

“再急你也不能违反法律,解放区的婚姻法规定:男满20岁,女满18岁才能结婚,还有我们军队规定连长以上的干部,不到30岁不能结婚,你凭什么不到30岁就要结婚,来破坏这条规定?就因为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你就可以特殊化,不遵守军队的规定,任意破坏纪律?都照你这样不受纪律约束,军队还能打仗吗?”毛泽东沉着脸严厉地说:

“现在,你们的条件都不够,最主要的是思齐还不满18周岁,不管说什么,法律是公正无私的,不允许任何人不遵守,你毛岸英、刘思齐也不能例外。”

毛岸英没有料到父亲会跟他发这么大的脾气,但他没有办法,气得脸色发白,转身就走。

毛泽东一贯是遵守纪律的典范,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对于儿子,也决不允许有一点点特殊待遇。

仍然想不通的毛岸英又气又急,回到住处就躺在床上哭闹起来,饭也不吃,别人怎么劝也劝不住。

当卫士把这些情况报告给毛泽东后,毛泽东勃然大怒。他大步走到儿子的房门口,大声吼道:“毛岸英,你想干什么?”

父亲的这一吼可比别人的劝说管用得多,正躺在床上耍性子的毛岸英立即老实下来。

“没出息!”毛泽东又走进屋子狠狠地训斥了一声。

几天后,毛岸英想通了,向父亲做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等革命成功以后再结婚。

看到儿子终于明白过来,毛泽东笑着说:“很好。这样,你就是一个模范的守法者,而不是一个违法者了。”

直到1949年9月,毛岸英和刘思齐才再次商量准备结婚。征求了思齐的母亲张文秋的意见后,两人初步定下了婚期。

10月4日下午,岸英来到父亲那里,把想结婚的打算告诉毛泽东,再次征求他的意见。

毛泽东说:“我同意,你们准备怎么办婚事呀?”

岸英说:“我们商量了,越简单越好,我们都有随身的衣服,也有现成的被褥,不用花钱买东西。”

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不花钱办喜事呢,这是喜上加喜。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还是应该艰苦朴素。”接着,毛泽东又说:“但你们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呀,我请你们吃顿饭。你们想请谁就请谁。你跟思齐的妈妈说说,现在都是供给制,她也不要花钱买东西了。她想请谁来都可以,来吃顿饭。”

经过商量,岸英和思齐列好了请客的名单,上面有邓颖超、蔡畅、康克清、谢觉哉、陈瑾昆等。

看过了名单,毛泽东摇摇头说:“你们只请邓妈妈不行,请了邓妈妈,还应该请恩来叔叔;请了蔡妈妈,还应该请富春叔叔;请了康妈妈,还应请总司令;请了谢老,还应请王定国;请了陈老,还应请梁淑华。还有少奇和光美同志也要请。弼时同志有病住在玉泉山休息,就不要麻烦他了。该请的人由岸英去请,打电话或亲自去请都可以。吃什么也由你们跟他们商量,最好是家常便饭,简单一些。你们俩的意思是婚事简办,我完全赞成,就是要改一下旧习嘛。”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穿着当翻译时的工作服,刘思齐穿着灯芯绒布上衣,半新的裤子,方口布鞋。免了鞭炮迎亲,少了锣鼓齐鸣,没有唢呐助兴,共和国主席长子的婚礼就这样在中南海举行了。

晚上,在菊香书屋里,大家欢聚一堂,都夸岸英、思齐是一对好夫妻,说毛主席找了个好儿媳。一对新人的伯伯、叔叔、阿姨还带来了小礼物,向他们表示祝贺。蔡畅、康克清各送了一对枕头套。王光美送给思齐一套睡衣。岸英让思齐好好保存这些喜礼,以留作纪念。

婚宴一共只设了两桌,菜肴也很简单,以腊肉腊鱼为主,兼有湖南风味的辣椒和苦瓜,还有一碗红烧肉。

席间,毛泽东举杯走到思齐的母亲张文秋面前,说:“谢谢你教育了思齐这个好孩子。为岸英和思齐的幸福,为你的健康干杯。”

张文秋说:“谢谢主席在百忙之中为孩子们的婚事操心。思齐年幼不大懂事,希望主席多多批评指教。”

酒至半酣,毛泽东一边往徐特立、谢觉哉等老人碗里夹菜,一边说:“孩子的婚事没有要我操心,也没买这买那。吃了饭,请你们到他们的新屋里去看看。”

婚礼结束后,毛泽东又对大家说:“今天是非常高兴的一天,因为这是岸英和思齐结婚的日子,这喜酒和便饭,是岸英自己张罗的。他办得还可以,我要表扬他。如果办得不好,我也会批评他的。”

随后,毛泽东拿出随身带来的一件黑色大衣,这是1945年他去重庆谈判时穿过的。他笑着说:“我没有什么贵重礼品送给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岸英接过大衣,和思齐一起说:“谢谢爸爸。”

在场的人全都笑了。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新房是社会部的宿舍。门上贴着大红喜字,房间里面的床铺、桌子、椅子是向公家借的。床上只有两条薄被,一条是供给制时,由公家发的统一规格的被子,另一条还是思齐作为嫁妆带过来的。其余的,只剩下一些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的长子的结婚“仪式”,竟然是如此的简单!儿子儿媳的新房竟是如此的简朴!毛泽东对儿子的婚事的关心有独特之处,他给予一对新人的关爱不是华丽和奢侈,而是培养了他们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ozedong/202211100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