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电影业开始于1938年。1936年6—10月,在延安和红军控制的甘肃、宁夏一带出现了最早的电影拍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几经周折来到这里进行采访,拍摄了影片资料。同年11月14日和21日,他在北平通过放电影,传递回关于红军的消息。1937年2月22日,在燕京大学历史系的临湖轩,由同学转述了斯诺陕北之行见闻,放映了斯诺摄制的电影和幻灯片。1936年年底到1937年下半年,美国摄影师哈利·邓汉姆带着一架16毫米摄影机抵达陕甘宁边区采访拍片,制作了纪录片 《中国要给予还击》。1938年4—5月,导演林苍组织香港青年摄影团通过汉口八路军办事处,经西安抵达延安,拍摄了不少珍贵的新闻纪录电影素材,6月返回香港后编辑成纪录片 《西北线上》。1941年6月《西北线上》 改名为 《延安内貌》 在香港放映,影响较大。
就在林苍的香港青年摄影团到达陕甘宁边区前夕,即1938年4月,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成立,因物资、人力和技术条件限制,这个电影社只是放映电影。1938年9月初,八路军总政治部成立电影团,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任团长,艺术及编导负责人袁牧之,摄影队队长吴印咸,政治指导员李肃,秘书钱筱璋。这是中国共产党电影业的开端。他们使用的是上海电影界进步人士赴延安时带来的16毫米摄影机、胶片和其他器材,以及荷兰摄影师伊文思赠送的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胶片。总政电影团以这些简陋的设备进行了艰苦的拍摄活动。
电影团先后拍摄的纪录片约40部,其中较有影响的如下 (按拍摄时间)。
第一部纪录片是 《延安与八路军》,袁牧之编导,吴印咸、徐肖冰、吴本立等摄影。该片拍摄历时两年,1940年11月由冼星海等人在苏联做后期制作。该片记录了八路军华北抗日前线、青年奔赴延安、陕甘宁边区的抗日活动。
《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 (又名 《南泥湾》),编导吴印咸,摄影吴印咸、徐肖冰,编辑钱筱璋。该片放映了三五九旅的大生产运动,毛泽东为该片题词: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43年2月4日,该片在王家坪中央军委大礼堂首映,朱德、叶剑英等参加首映式。
《白求恩大夫》,摄影吴印咸。该片表现了白求恩对工作严肃负责、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 (又称 《参议员活动》),摄影师徐肖冰。该片较完整地记录了会议盛况,特别是毛泽东的演说和会议通过《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的场面。
1938年秋,延安电影团成立时,全体成员以延安宝塔山为背景合影。前排: 团长谭政 (左四)、指导员李肃 (左五)。后排: 魏起 (左一)、袁牧之 (左二)、时苍林 (左三)、徐肖冰 (左七)、吴印咸(右一)。
图片和文字说明取自延安新闻博物馆
建设中的东北电影制片厂 (1947)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2138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