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民精神的眼睛》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208 评论:0

马克思重视报刊的监督职责,在 《莱茵报》 和 《新莱茵报》 工作期间,曾分别将报刊的这一职责比喻为“眼睛”。

19世纪40年代普鲁士王国实行等级省议会制度,议会由诸侯、骑士、市民、乡村四个等级的代表组成。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于1841年5月23日至7月25日在杜塞尔多夫举行,就新闻出版自由等问题进行了辩论。会上,诸侯等级的代表反对新闻出版自由,认为实施严格的书报检查是绝对必要的; 骑士等级的代表替书报检查辩护,认为人民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给予新闻出版自由的程度。马克思于1842年4月撰写长达四万字的文章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第一篇论文)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对议会的辩论予以了全面分析和批评,连载在当年创刊的 《莱茵报》上。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首次将报刊的监督职责比喻为 “人民精神的眼睛”。

此前两个月,马克思在他所写的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指出: 书报检查制度 “极其轻易地造成了如下的结果: 既不准报刊对官员进行任何监督,也不准报刊对作为个别人组成的某一阶级而存在的机构进行任何监督” (2版1卷125页)。

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书报检查制度是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扼杀,压制了报刊的监督职责,由此出现这样的消极情形: “政府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它也知道它听见的只是它自己的声音,但是它却耽于幻觉,似乎听见的是人民的声音,而且要求人民同样耽于这种幻觉。因此,人民也就有一部分陷入政治迷信,另一部分陷入政治上的不信任,或者说完全离开国家生活,变成一群只顾个人的庸人。” (2版1卷183页)

与官方报刊和经过检查的报刊不同,马克思认为自由报刊才是人民精神的真正代表。他通过喻证,论述了自由报刊的社会监督职责:

“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警惕之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生动的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并且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自由报刊是人民在自己面前的毫无顾虑的忏悔,大家知道,坦白的力量是可以使人得救的。自由报刊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而自我审视是智慧的首要条件。自由报刊是国家精神,它可以推销到每一间茅屋,比物质的煤气还便宜。它无所不及,无处不在,无所不知。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从现实世界中涌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 (2版1卷179页,译文有改动)

“人民精神” 是马克思在反对书报检查制度的论证中使用较多的一个概念。1848年,在署名马克思的 《<新莱茵报> 创办发起书》 中,人民精神的本质被描述为: 追求建立新社会、新生活,粉碎专制统治,实行民主制度,谋求和增进全民族的幸福。(参见43卷487页)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代表人民精神的自由报刊就像眼睛之于人体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在这里,“眼睛” 的内涵具有 “外察” 和 “内省” 两重含义。一方面,报纸作为可以公开发表意见的交往媒介,以洞察社会为要务的监督职能自然成为一种由它的工作特征引申出来的职责。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由报刊对于人民具有自我教育的 “镜鉴”作用,它是人民用来自我审视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能够促进人民的自我思考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觉参与。在这个层面上,“眼睛” 的比喻体现出一种以内省为基础的新教忏悔意识,具有某种神圣性。

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关于 “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警惕之眼”的原文

1849年2月,马克思在法庭上为 《新莱茵报》辩护,在谈到报刊的监督职责时再次使用了 “眼睛”这一比喻。他说: “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 (6卷275页,译文根据原著文字校正) 在这里,“眼睛” 的喻证和内涵与马克思1842年讲的完全一致。

在马克思的原著文字中,“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警惕之眼” 的德文表述是Die freie Presse ist das überall offene Auge des Volksgeistes(德文版1卷60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第一版将这句话翻译为 “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慧眼”,中文第二版译为 “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在德文中,überall是副词,词义为“到处” “一切领域”,这与马克思1849年所说的报刊是 “无处不在的眼睛”(allgegenwärtige Auge) 意思是一致的,反映了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信息传播的遍在特征; 现在的中文第二版翻译为 “洞察一切”,与原意略有偏差; offene基本词义为 “开放”,与Auge (眼睛) 构成固定搭配,意思是 “随时睁开着的眼睛”。在这里,马克思强调的是报刊监督职责随时发挥作用的动态和紧迫特征,而中文第二版仍然翻译为 “慧眼”。

在英文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这句话的英译文是The free press is the ubiquitous vigilant eye of a people’s soul (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Volume 1,International Publishers,New York,1975,p.165)。其中 ubiquitous意为“无处不在的”,vigilant意为 “睁着眼睛不睡的,警惕的”,较为准确地体现了德文原意。因此,马克思这句话笔者翻译为 “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警惕之眼”,目的是准确地体现马克思所强调的报刊那种 “无时无刻无所不在” 的社会监督职责的职业特征。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21380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