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新闻专科学校 (简称 “新专”) 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培养新闻干部的学校,创建于1946年2月,1949年7月改名为苏南新闻专科学校,1950年3月停办。学校初创时设在淮阴北门大街大陆饭店院内 (即今淮安日报社院内)。首任校长由 《新华日报》 (华中版) 社长和新华社华中总社社长范长江担任,副校长包之静,秘书长谢冰岩。不久,范长江奉命调至中共南京办事处工作,校长由恽逸群接任。该校共招生四期。
1945年9月淮阴解放。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工作者来到淮阴城内接收敌伪印刷厂,重建华中新华社,筹备 《新华日报》 (华中版) 的出版,同时筹建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谢冰岩具体负责新专的筹划工作。1946年1月24日,《新华日报》 (华中版) 上登出了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招生简章,同年2月15日新专开学。全校师生一百多人,分为三个队,队下设班。学生绝大多数是从华中建设大学毕业生中选取的,第一期学员编通科80人,经理科 (发行) 30人,电务科22人,主要学习采访、编辑、报务和译电。恽逸群讲授 “新闻学概论”,范长江做了专题讲座 “人民的报纸”,华中文协黄源讲授 “党的文艺事业”,包之静讲授 “国内外新闻事业”,谢冰岩讲授“解放区新闻事业”。那时没有专门的课堂和课本,学员听讲自带小板凳,或席地而坐。恽逸群的 “新闻学概论”讲课四个整天,底稿便是解放区新华书店出版的 《新闻学讲话》。范长江的讲稿现已收入《范长江文集》。新专第一期原定学习时间为六个月,因时局紧张、工作需要,学员们只学了三个多月便提前毕业。
1948年春天,华中局势好转,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于4月招收第二期学员。这时的校长是中共华中工委宣传部部长俞铭璜,《新华日报》 (华中版) 社长徐进为副校长,《新华日报》 (华中版) 副总编辑秦加林、冯岗任副教育长。第二期学生共70多人,一部分是各分区党报的编辑、记者、通讯员,另一部分是国民党统治区来的大学生。6月28日,学校在华中工委驻地射阳河畔的千秋港开学,调进罗列为教育长。校内设新闻、电讯两个队,下分几个班,学员均实行供给制待遇。开学典礼时,俞铭璜骑一匹枣红马赶来开会,做了 “怎样做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报告,学员们结合校友、新华社盐阜分社记者钱毅牺牲的事迹进行讨论。罗列教育长主讲 “新闻学概论”,他是上海民治新专 “科班出身”,讲得十分专业。秦加林讲 “地方报纸的大众化”,高斯讲 “采访和通联工作”,王士菁讲 “文艺副刊的编辑”,陈方讲 “新闻与地理”。不久,学校迁到射阳县合德镇附近。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学校随中共华中工委、《新华日报》 (华中版) 迁到淮阴、淮安,校址设在淮安县板闸镇西街。
1948年12月,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以华中大学新闻系名义对外招生,不久又恢复原校名,校长俞铭璜,副校长徐进,教育长罗列主持校务。学员大多数来自国民党统治区以及新解放城市的进步学生,少部分学员由华中大学、华中党校转来,共计120人,分九个班,教学工作由报社有关同志兼任。第三期开办期间,正值大军南下准备渡江之际,因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抽出30多人组成突击班,提前南下分配工作。1949年4月,学校迁至泰州城外西冯庄。到泰州后,又有三批同学调出,一批到南京,一批到上海,还有一批留下参加刚创办的 《苏北日报》 和苏北军区政治部的工作。第三期于1949年6月结束。
第四期开办于1949年7月至1950年3月。1949年7月1日,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改名为苏南新闻专科学校,校址设在无锡惠山。校长、副校长分别由中共苏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汪海粟、副部长徐进兼任,教育长仍为罗列。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书记徐进,副书记罗列,委员汪克之、孙葵君、焦彬、胡子衡、汤锡淮。参加授课的有汪海粟、徐进、罗列、秦加林、高斯、马达、蔡修本、凌建华和杨巩等。第四期学员大多为进步青年大学生,部分为高中毕业生,从1 300名报名者中仅录取了220名,设三个班、一个队 (电讯队)。三个班每个班60多人,分为七八个小组,这是几期中人数最多、机构和人员最为整齐的一期。1950年3月,遵照国家政务院新闻总署的通知精神,学校停办。
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第四期部分学员合影
随着苏南、苏北、南京两区一市合并组建江苏省,新专遂改名为江苏新闻专科学校。随后,新专融入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现已发展为这两所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
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培养的新闻干部后来都成为新闻界、文化界、政界的骨干,涌现出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新华社高级记者徐熊、陆拂如和高级编辑尹崇泾,《人民日报》 原副总编辑范荣康、原记者部主任林钢,江苏 《新华日报》 高级编辑金靖中、高羽,全国作协文艺评论家、《晚年周扬》 一书作者顾骧,作家郑秀章 (阿章)、林斤澜、高晓声、陈椿年,翻译家梅汝恺,中国原驻斯里兰卡大使高锷,中宣部原对外宣传局局长田丹,中共江苏省南通市委书记吴榕等,都曾是华中新专或苏南新专的学员。第一位骑马进入拉萨的新华社女记者边绥、北大才女林昭 (彭令昭) 也都曾在苏南新专学习过。
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这段办学的历史值得铭记。1991年夏,老校长汪海粟题词: “历届新专校友聚会,可喜可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特殊发展,是千千万万新专精神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弘扬。” 现在,无锡惠山公园内设有苏南新闻学校旧址的纪念碑。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21370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2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