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马克思主义新闻《党性和人民性》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05 评论:0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党的媒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直都有相关的论述。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一向强调党的媒体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统一的。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较长时期内更多地使用 “群众性” 的概念) 作为一对概念是逐步形成的,经过不同时期的不同实践,到现在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提出了关于党性的权威阐释: “全党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面,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 这是 “党性” 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进入了中央政治局的决议。从时间维度看,“人民性”的概念从 “群众性” 的概念而来,“群众性” 的使用早于 “人民性”。从党的政治话语环境看,“人民性”和 “群众性” 基本是同一个意思,“人民群众” 这个词组直到现在还常常作为并列语使用。党报的党性是党报理论的显性标志。群众性或人民性与党性作为一对概念,在微妙的平衡中,成就着党报的政治属性。群众性或人民性的表述和实践越完善、越平衡,表明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越成熟。

最早使用党性和人民性这对概念讲述党报理论的,是1945年8—10月间随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中央政治局秘书胡乔木。胡乔木在重庆期间,到 《新华日报》 对编辑部发表了讲话 (发表于1945年12月30日出版的 《新华日报》 内刊 《新华报人》第9期,标题为 《人民的报纸》)。胡乔木说: “我们要使人民的东西能在报上反映出来,这样来加强人民报纸的党性,也就是人民性。说报纸党性太重,证明我们的报纸和人民还有距离,就是人民性不够,也就是党性不够。” 1947年1月11日,即 《新华日报》 创刊九周年纪念日,《新华日报》 发表由时任总编辑熊复起草的本报编辑部文章 《检讨和勉励——读者意见总结》,把党的报纸和人民的报纸的关系使用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来加以阐明,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该文章指出:“ 《新华日报》 的党性和它的人民性是一致的……《新华日报》 是一张党报,也就是一张人民的报,《新华日报》 的党性,也就是它的人民性……有的读者说 《新华日报》 的 ‘党性色彩太浓厚’,这其实正是党性发挥得不够,也就是人民性发挥得不够的表现。简单说来,就是为人民服务还做得不够。”

胡乔木、熊复等对党报党性和人民性的论证是对毛泽东1945年4月党的七大政治报告精神的阐释。毛泽东在该报告里的一句话即 “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 在当时传播很广,这是关于如何做到党性和人民性一致的最好阐释。

1979年9月,时任 《人民日报》 总编辑胡绩伟在中央党校理论班以 《谈谈革命的报风》 为总题目讲了三个半天课,其中涉及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1981—1982年之交,胡绩伟为将要召开的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写了一篇很长的发言稿,也涉及关于这对概念的认知。依据他的讲话思路,可以推导出 “党性来自人民性” “人民性高于党性” 等不正确的观点。1983年10月12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批评有人 “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文选3卷42页),指的是胡绩伟的认识偏差,但邓小平并没有否定 “人民性” 的概念。而根据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的指示,同年8月召开的全国新闻工作会议通过 《关于加强新闻工作的若干问题》 的文件,要求摒弃使用 “人民性” 的概念,文件写道: “在新闻工作中引进 ‘人民性’ 这个概念,必然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如果认为,人民性同党性是完全一致的,人民性的内容已经包含在党性之中,那么单独使用 ‘人民性’的概念就是不必要的。如果认为必须提出人民性作为党性的 ‘补充’ 或者 ‘制约’,这就意味着,坚持党性,似乎还不能完全代表人民的利益。” 此后30年内,在中国新闻宣传领域不得正面使用党性和人民性这对概念,“人民性” 的概念只能加引号作为被批判的概念。

1947年1月11日 《新华日报》 本报编辑部文章 《检讨和勉励》 截图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其中第三个标题是 “关于党性和人民性”,他重申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习近平对党性、人民性的内涵做了明确的论证。他说: “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政治概念,党性是从全党而言的,人民性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能简单地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一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的人来理解人民性。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视察中央三媒体,再提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他要求必须加强对党性和人民性关系的认识,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他认为,那些 “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 的论调,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谈到检验是否做到政治家办报的五个标准时,第一个标准就是要认同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一致。

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强调二者的统一并对各自的内涵做了定义,在我国宣传领域打破了30年来设置的禁区,无论在党的理论建设上还是在现实的宣传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鉴于 “党性来源于人民性” “人民性高于党性” 的错误观点已经受到持续的批评,摒弃 “人民性” 的观点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对后者在理论上对党的危害,特别是对党群关系的危害,需要加以重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21364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