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马克思主义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20 评论: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简称《汇编》),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新闻和宣传工作历史文献的资料汇编。该书汇集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自建党以来至1956年,党的代表大会和党中央、党中央宣传部关于新闻和宣传工作的各种文件 (这类文件依照前后时间顺序编排,集中于上册和中册),以及历史上党的主要报刊的发刊词、党中央机关报和新华社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社论、党的领导人和新闻宣传工作主要领导人关于新闻和宣传工作的著述 (这三类编排于下册内,分别按照发表或写作时间的前后顺序编排)。共收入各种历史文献379种 (其中党中央和宣传部的文件299种,发刊词15篇,报刊文章20篇,署名领导人文章45篇),全书近100万字,1980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编者为赫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谢冰岩具体领导这项工作。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上中下册封面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为了总结历史经验,1978年10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温济泽受社科院院长胡乔木的委托,与刚成立的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 (现名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签订了一项编辑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报刊思想、党历史上关于新闻工作文件汇编等工作的协议。他带来一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华社和党报修改稿件的手迹。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央级各大报和新华社的支持,但它们抽不出人手,故责成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研究所以及温济泽原来的工作单位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 共同做这件事情。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成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新闻理论研究室,首任主任钱辛波 (第二任主任陈力丹,第三任主任宋小卫,现任主任黄楚新)。

鉴于这个背景,新闻研究所1979—1985年的工作规划中关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新闻理论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三项: (1) 分别编一套马恩列斯论报刊的文集,以及毛泽东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论报刊( “报刊” 是当时使用的概念,现在一般使用更为广泛的 “传媒” 替代) 的文集。(2) 编一套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3) 分别系统研究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等的报刊 (后来使用 “新闻” “传播” 等概念) 思想。关于第一项,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文献搜集和汇编的权利后来被中央收回。马恩列斯论报刊文集的工作只完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部分 (1985年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约48万字,编著者陈力丹)。第三项工作后来只完成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传播思想的研究 (1993年出版《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约45万字,作者陈力丹)。

第二项工作经过各方的努力得以按时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查阅历史档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共中央档案馆 (时任馆长张中) 协议,1979年4月起,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新闻理论研究室成员赫建中和北京广播学院教师张保安开始在档案馆搜集党历史上关于新闻和宣传工作的文件。由于某种原因,张保安后来不再做这项工作。初期只能抄写,进度较慢,后来有了复印机,速度加快。这项工作颇为劳累,持续到1980年5月才基本完成,共搜集到文件900多件。当时一些受到迫害的党的领导人尚未平反,但资料的搜集工作基本没有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能够搜集到的都尽可能抄录或复印下来。与此同时,研究室召集1978年入学的第一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理论班的同学,分头抄录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修改新闻稿件的手迹。

搜集工作进行中的1979年12月,当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新闻理论研究室负责人范克召集赫建中、陈崇山、高熙、梁明等开会讨论文件汇编的编辑工作。参加编辑工作的主要是赫建中和陈崇山。有一段时间为了赶进度,她们就住在办公室、吃食堂,工作很艰苦。经筛选,900多件历史文献中入选300多件。

根据有关规定,党中央历史文件的出版必须经过批准。1980年,《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的出版计划和篇目上报中央办公厅 (时任主任姚依林)和中宣部 (时任部长胡耀邦),经批准,新华出版社着手出版,内部发行。临出版前,习仲勋平反,新闻研究所为此曾专门上报中宣部,在下册增补了习仲勋1948年的文章《关于〈群众日报〉 的几个问题》。

这套书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 的名义出版,书上的出版时间是1980年12月,但实际见书是1981年2月25日。第一批书到后,首先报送胡乔木、邓力群和中宣部数套。中宣部内刊就此发表了经朱穆之副部长批准的出版消息。这套书虽为 “内部发行”,但3万套的印数已经使这套书在当时的影响广泛,至今成为研究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工具书之一。

除了个别的错字做了更正外,这套书提供的全部是原始文字 (包括标点符号),个别的删节 (只因内容与新闻宣传无关) 均做说明,因而是考证历史的重要依据。例如这套书的出版早于 《刘少奇选集》(上卷1982年,下卷1985年),因而其收录的刘少奇的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的文字比 《刘少奇选集》 本收录的要原始,文字也多了不少。鉴于刘少奇1956年对新华社和广播事业局的谈话没有收入《刘少奇选集》,这套书收录的刘少奇1956年的谈话,就成为唯一的正式来源。

当然,如此大量的文件整理和编辑难免出错,目前知道的有两处。下册第62页 《本报创刊六周年》 应为重庆 《新华日报》 社论,错为延安 《解放日报》 社论。下册第75页 《新华日报》 社论 《人民的报纸》,发表时间应为1945年10月1日,错为10月11日。后者是2015年华中民族大学副教授刘琴写作关于这篇社论的历史背景时查对原报发现的。当然,此错误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结集出版时就出现了,不是该书首错。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21357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