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马克思主义新闻《《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18 评论:0

《时事简报》 产生于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规定,为了进行群众宣传,各军队及纵队均应办一张壁报并命名为 “时事简报”。1931年3月,由毛泽东起草并签署,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名义发出 《普遍举办〈时事简报〉 的通令》 和 《怎样办〈时事简报〉》 的小册子,要求红军和当地工农民主政府普遍地举办 《时事简报》,明确了 《时事简报》 的作用、内容和编写方法。这里的 “壁报”,不是用粉笔写在黑色的墙板上,而是指贴在墙上的用毛笔书写的大字的 “报”。这两份文献1983年以 《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 为标题作为一组文章收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26~33页。

毛泽东将 《时事简报》 看作 “打破群众保守观念的武器” “发动群众的工具”,这也体现了他对新闻报刊功能的独特认识。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根据地,《时事简报》 具有发动群众的政治宣传功能。

红军的宣传墙壁

早在1929年,毛泽东在 《红军的宣传工作问题》中就对《时事简报》做过解释,其内容是: “1. 国际国内政治消息; 2. 游击地区群众斗争情形; 3. 红军工作情形。每星期至少出一张,一概用大张写,不用油印。每次尽量多写几张。政治简报的编印,应注意下列各项: 1、要快; 2、内容要丰富一点; 3、字体稍大点,要清楚点。” (文选20-21页)

在这组文章中,毛泽东进一步明确了 《时事简报》 的具体编写方法。《时事简报》 不是印刷刊物,而是用大字手写; 不写长文章,只刊登消息,消息应包括群众斗争消息、苏维埃的活动、红军活动和统治阶级情形,贴近群众; 消息要短,少发议论;文字和材料都要是有鼓动性的,但是必须尊重事实,严禁扯谎。在内容的选择编排方面,本县和邻县的新闻应该多些,全省、全国的 “每期条把就够”,国际新闻几期之内登它条把; 消息应按照 “乡、区、县、本国、外国” 这样 “由近及远” 次序刊登,才能 “看得很有味道”; 每条新闻字数不得超过四十字,每期简报字数不得超过四百字。

在 《时事简报》 的编辑方面,毛泽东规定地方县苏 (县苏维埃政府的简称) 文化部设一专人,每三天编一张稿; 编好后,按照区苏 (区苏维埃政府的简称) 的数目,每个区苏发一张,寄与区苏文化委员; 区苏文化委员再在上面加上本区的新闻; 之后,将整篇稿子每个乡抄寄一份,乡苏 (乡苏维埃政府的简称) 文化委员接到区苏文化委员的稿子后,再在上面加上本乡的新闻。直到这个时候,全篇稿子才算编成。

在 《时事简报》 的发行方面,则按照本乡村的数目,每村一张,用大字写在纸上面,加上红色圈点记号,写上出报日期,张贴到各个村子醒目的地方。“要到这个时候,才叫做报”,而之前的种种工作,写的都只是 “报的稿子”。

毛泽东还规定了红军编 《时事简报》 的方法和编撰内容。红军编 《时事简报》 的宣传对象既有群众,也有战士。与地方政府编写 《时事简报》 类似,按照军政治部、师政治部、团政治部到连政治委员的次序进行稿子撰写,完成整篇稿子后同样标上日期张贴在显要之处。

红军集团性驻扎时,宣传对象主要是士兵,那么消息编写也有不同,要编有地方斗争的消息、国际国内政治消息、本军消息和友军消息,其中本军消息最为重要。本军、本地、近地的消息要占到十分之七,这样才能引起士兵和群众看报的兴趣。

《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 详尽论述了 《时事简报》 的编辑方针和编辑原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毛泽东土地革命时期的新闻业务思想,主要有三点。

一、新闻要有贴近性,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毛泽东就此指出: “《时事简报》 的新闻,特别是本地的和近地的新闻,一定要是与群众生活紧密地关联着的。”他认为引起读者的兴趣才能保证办报的效果,比如《时事简报》要多登载本军、本地、近地的消息,“只有这样,才能引动群众看报的兴趣,取得我们所要取得的效果”。报纸内容的吸引力是宣传效果的前提和关键,而类似的观点毛泽东也在其他场合做过表述。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7年的 《同新闻出版界代表的谈话》 中他提到 “群众爱看,证明领导得好;群众不爱看,领导就不那么高明吧? ……编出来的报纸群众不爱看,这个领导一定是教条主义的领导”(文选189页)。

二、要尊重事实。《时事简报》 担负着宣传鼓动的任务,不过毛泽东认为不应夸大事实,“红军缴枪一千说有一万,白军本有一万说只一千。这种离事实太远的说法,是有害的。《时事简报》 不靠扯谎吃饭”。这一强调新闻真实的论述,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期间也说过: “我们的情报要真实,不要扯谎。……各地打仗缴枪,缴一支讲一支,不报虚数。” (文选127-128页)

三、消息要短,尽量少发不必要的议论。《时事简报》 上一条消息不超过40个字,类似于今天的“一句话新闻”,必须言简意赅,尽快道出核心新闻要素。考虑到苏区战士和群众的受教育水平,毛泽东提出: “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 这样有助于读者的理解。毛泽东关于事实和议论的观点,对消息写作也有指导价值。

《时事简报》 等宣传形式的广泛采用,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宣传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延安时期开展的“全党办报” “群众办报” 的先声,它同黑板报、阅报栏等形式一直存在并发展到1949年以后,成为全国普及性群众宣传形式。在中国革命的新闻史上,《时事简报》 时期也被看作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初创阶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21349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