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马克思主义新闻《《给〈经济生活报〉编辑部的信》》解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阅读:154 评论:0

《经济生活报》 是苏俄第一家经济类报纸,1918年11月6日创刊,日报。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12天,列宁签署文件决定创办一张专门从事经济报道的中央级报纸。但是不久,发生了白卫军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这份报纸直到十月革命一周年前夕才得以问世。

《经济生活报》 起初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机关报。1920年9月,当白卫军和外国武装干涉的主要势力被击溃后,苏维埃政权开始把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该报遂改为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财政人民委员部、农业人民委员部、工业人民委员部、外贸人民委员部、交通人民委员部、中央统计局七个经济部门的机关报。1921年,国内战争结束,经济恢复工作在全俄广泛展开。这年6月30日,由列宁建议并经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会议通过,《经济生活报》 改为由列宁担任主席的劳动国防委员会的机关报。列宁对该报的指导相当频繁,通过谈话、便条、电话、电报、信件,确定工作方向,明确具体任务,其中包括1921年9月1日写的 《给 〈经济生活报〉 编辑部的信》,全文约2 000字,1923年11月6日在该报纪念十月革命六周年的专号上首次全文公开发表。该文收入 《列宁全集》 中文二版42卷131~133页。

列宁的这封信写在该报改变隶属关系之际,较全面地阐述了该报的工作要点。列宁认为,把 《经济生活报》 改为劳动国防委员会的机关报,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无意义的手续,而应当使其成为战斗的机关报。为使 《经济生活报》 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事实上成为劳动国防委员会的机关报,列宁在信中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

《经济生活报》 版面

由于 《经济生活报》 编辑部人员习惯于十月革命前的政治鼓动做法,因此列宁强调报纸应该如实反映经济状况,要提供有关经济的 “真实的资料”。列宁为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即 “建立地方通讯员网,其中既要有党员,也要有非党群众; 要用更多的篇幅登载地方上来自工厂、矿山、国营农场、铁路机务段和工场等的通讯”。然而,报纸仅仅是将事实不加整理地摆出来是不能成为战斗的机关报的。列宁在这封信中肯定该报提供了大批极有价值的材料的同时,同时批评该报 “没有经过整理和分析”,带有 “偶然性”。他写道,作为战斗的机关报,不仅要注意提供各种真实的经济资料,而且 “要分析这些资料,科学地整理这些资料,为工业管理等等提供正确的结论”。

列宁列举该报第190号二版刊载的统计材料,指出: “这些材料根本 ‘没有经过消化’,带有偶然性,未经整理,毫无分析,没有对比 (同过去和别的企业)”。列宁对该报第188号上刊载的题为 《七月的莫斯科附近煤田》 一文进行了剖析,肯定它是篇好文章,因为它对材料做了分析,同过去做了对比,同时指出: “分析不全面。没有阐明为什么一个企业 (托瓦尔科沃矿场) 解决了其他企业没有解决的任务。没有具体的结论。没有同全年作对比。” 列宁接着再次强调: 要更严格地把一切统计材料 “系统化”,“刊载有关我国经济中一切重大问题的综合报道。这些报道绝对必须经过加工整理,并且要有全面的分析和具体的结论”。

在要求 “提供真实资料,全面分析资料”之后,列宁接着强调: “要激励经济战线上的全体工作人员,要设法使表报准时上报,表扬工作有成绩的人,把企业、机关或经济部门等等单位中工作马虎、落后无能的工作人员揭露出来让大家批评”。稍后,他在信里谈到此问题时,又指示: “决不放过向有关机关上报表报不准时或表报不全的问题,把失职人员登上黑榜”,“不断选择一些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失败的原因,表彰有成绩的或者至少是处在领先地位的企业,如此等等”。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列宁对表扬和批评的重视,他把表扬和批评联系在一起,表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机关和经济单位的组织性纪律性很差,为了有利于解决问题,列宁十分看重报刊的批评作用。在写这封信的前一天,列宁读了一篇评论。1921年8月,《经济生活报》 记者卡克廷在克里沃罗格矿区发现骇人听闻的盗窃事件和令人愤慨的浪费现象,据此写了评论 《典型的例证》,发表在8月31日的报纸上。列宁读了这篇评论后,第二天 (即9月1日) 给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波格丹诺夫打电话,要他 “注意此事,准确查明应负个人责任的人员”。也正是这一天,列宁在给 《经济生活报》 编辑部写的信中又强调报纸要揭露、批评疏忽大意、落后无能的工作人员。

《经济生活报》 编辑部收到列宁的信以后,采取了许多办法来改进工作。近两个月后,报纸主编克鲁敏向列宁报告执行情况,说他们对系统整理和分析比较生产统计资料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他们报告说,编辑部 “重新检查确定了按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划分的主要专栏,将对这些部门做系统的报道”,“对某些主要问题,如集体供应将给予特殊的注意”;将把不及时向上级汇报经济情况的单位 “登在黑榜上”。他们还报告说,他们 “整顿了编辑部各部门的工作,制定了新的工作细则和大致的工作计划”(赵水福、傅显明 《列宁与新闻事业》 194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列宁在信中的指示是经济类报刊和所有报刊的共同纲领,不仅提出了报刊向群众提供经济信息这一重要任务,而且指出了实现方法,使新闻工作者和政论家们逐步懂得: 报纸不仅要注意提供各种真实的资料,而且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报纸不能根据计划和个别事实来分析经济问题,而应从事实的全部、从事实的联系去把握问题的实质,并得出实际的结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21340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