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
人是生活在世界之中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哲学理应从这种现实生活中的人本身出发。但我们一旦介入对人的理解,往往遵循的是与之相反的逻辑。我们会先设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提出一种应然层面的人的界定,然后再去反观日常生活中的人,得出现实中的人根本不是人或离真正的人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努力真正成为人的结论。
这种逻辑的立足点不是实然的人,而是应然的人,不是人是什么,而是人应该是什么。它把理论中的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分离开来,使人成为一种远离物质生活、远离现实社会的抽象的存在物,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以为谈的是现实之人,实际上谈的只是建构出来的关于人的观念。
对马克思、恩格斯来说,黑格尔以及之后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还有费尔巴哈等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这种逻辑。黑格尔是“把观念变成了主体”的思想家,“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把人的本质定位为自我意识,把人理解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抽象设定。这样,自我意识就成为了主体,现实的人倒成为主体的谓词。只有那种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就不再是人。自我意识设定了人,人成为了自我意识的人,而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对象世界中的人。
费尔巴哈主张从人的关系出发去把握人,这种思路在马克思看来是对的,但“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并没有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把握人,只是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只是从爱与友情的关系谈人,即认为有爱与友情而且是有理想化的爱与友情的人才是人,这实际上与抽象出精神属性,把有自我意识的人称为人一样,也是先天预设了人的本质。
这种逻辑就是抽象之人的思辨逻辑,它背离我们的生活常识,无论构思再巧妙,都存在着根本的颠倒。但正是这种颠倒的人的逻辑,很容易获得大哲学家的钟爱。为什么会如此?它有什么价值所在?
仔细思考会发现,一方面,从抽象、理想、应然层面的人出发,推崇某种抽象理念、自我意识、绝对精神,会使客观世界、现实社会以规律、价值、理念的面貌呈现出来,使独立的、散乱的、杂多的构成要素构成为整体的、总体性的图景。这种逻辑对哲学家而言当然是有吸引力的。不管能否解释世界、改变世界,仅就理论建构本身而言,它就是有独特魅力的。这也正是古今中外的哲人(包括今天的哲学工作者)热衷于此的原因。
另一方面,它还容易制造出现实之人与理想之人的巨大反差,使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显得更有力量,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哲学对现实的批判功能。对应然之人设想得越完美,人们就越不满意于实然之人,就越不满意于现实之人的生活环境、社会状态。要知道,对人、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解从来都不单纯是纯哲学的遐想,而总是基于对更理想社会的想象与设计,这种逻辑设想出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社会应该达到的状况,会增强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刺激人们对社会进步的追求。
问题在于,一旦以抽象之人为前提,历史活动就不再是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而变成某种理念、某种精神的抽象思辨。马克思批判黑格尔(也可以用在其他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以及费尔巴哈身上)的恰恰就是,“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种历史还不是作为既定的主体的人的现实历史”。具有完美的自我意识的人是不存在的,这种哲学实际上并没有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没有看到现实的人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它所面对的只是观念的世界、理念的世界。而只是在精神领域、在理念领域设想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回归,只是从精神、理念上批判现实,是不能实现人的回归的。
思辨逻辑的必然结果是,活生生的人的主体性被忽略,主体变成了理念、精神甚至变成了哲学家、思想家本人。这种哲学因此不是关于现实中的、历史中的人的理论,而只是关于哲学家、思想家本人的理念的理论。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和观念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以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成为“思想史”“观念史”。它提供了解释世界的模型,却喧宾夺主;它成全了哲学家的理论雄心,但对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难以起到作用。
这正是马克思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德国哲学传统的原因,他认识到哲学体系在黑格尔这里已经完结了,现在需要的则是让哲学回到现实,从天国回到人间。1843年,马克思25岁,他开始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德国思辨的法哲学,批评其置“现实的人”于不顾,只凭虚构的方式满足“整个的人”。他宣布:“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回到现实的社会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
要真正认识人,就得直面现实,从现实的人本身出发,而不是去设想完美的人,从人的某种精神、意志、理念出发。走出这一步并不容易,因为这是要打破哲学介入人、介入社会、介入历史的传统模式,是要打破我们很多人思考人性、本性问题的习惯思维。我们思考人,也往往是从理想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开始,然后得出现实生活中的人“活得没有人样”、社会还根本谈不上是人的社会的批判性结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74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