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今天如何看阶级问题?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149 评论:0

五、今天如何看阶级问题?

消灭阶级是人类社会的未来理想,是随着客观历史进程的推进要解决的问题。这种理解有利于我们正确地审视阶级问题,但偏偏很多人并不承认阶级问题的客观存在,反而认为阶级理论会煽动人们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只会导致社会的割裂。这种看法不仅回避了社会现实问题,也给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泼上了污水。

要知道,阶级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发现。马克思主义不是硬要制造出阶级的对立,不管承认不承认阶级问题,它就在社会中存在着,不因为我们无视它,它就会消失。如果我们正视社会矛盾,就必须承认阶级问题,更好地利用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理论以推进社会进步。

对待阶级理论的基本态度理应是:既不鼓吹,也不刻意讳言。这是针对当前存在的两种错误观念而言的:一种观念是,中国已经深受阶级斗争的毒害,不要再谈论阶级问题,讲阶级问题已经不合时宜了,处在改革开放阶段的中国只应该谈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另一种观念是,阶级斗争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主线索,阶级斗争的遗产不可抛弃,抛弃了阶级斗争理论,就抛弃了马克思主义。

这两种观念其实分享着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认为阶级理论就是阶级斗争理论,谈阶级就是要讲阶级斗争,就是要明辨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进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这其实是对阶级理论的激进、片面理解,是暴力革命的思维在作怪。如果把这种阶级斗争认为是永恒的、持续的,那么可想而知带来的结果将会必然是混乱。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不否认阶级存在本身,也不过度夸大阶级斗争问题,不将阶级理论等同为阶级斗争理论。

需要明确的是,阶级理论首先应被作为科学的社会分析方法,它是冷峻地分析社会的方法,它提醒人们不要空想,不要过于理想地思考社会问题,不要以为喊一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就能实现美好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是通过呼吁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通过正确解决阶级之间的对抗、冲突、博弈来推动的。

阶级的存在会让我们感到社会不够如意,但事实终归是事实,面对事实,必须尊重。我们提倡人人友爱、社会和谐,但不能回避阶级矛盾、阶级对立,也不能以为通过宣传、教育就能够超越人的阶级之分。我们应不断协调阶级关系,提防可能出现的暴力的阶级斗争,在不断地化解阶级矛盾中推进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只有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才被作为阶级斗争的行动指南。老是抓住行动指南不放,老是要区分敌我,这种思维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当然是有问题的。在今天理解阶级斗争,应该重新把握它的深意,减少它曾经具有的“火药味”。有很多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突出的重点意思是不同的。

究竟该如何看阶级之间的“斗争”或“对抗”呢?这其实就是看阶级斗争双方主体之间的矛盾的问题。只要构成阶级,就必然存在两个主体,两个主体之间绝不仅仅是对立,还有统一,绝不仅仅是斗争,还有合作。千万不要以为阶级对抗、斗争是绝对的,什么事情都要通过对抗的方式,采取残酷的革命暴力来解决。

阶级斗争、阶级对抗只是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大多数情况下则是在阶级合作中的博弈、角逐、冲突。解决阶级矛盾因此不能只强调斗争、对抗,还应该强调对话、协商,不能什么时候都采用斗争的、对抗的方式,要尽可能采取协商、对话的方式来化解,尽可能防止阶级斗争、阶级革命(政治革命)的状况发生。为此,就要时刻警惕阶级固化或阶级等级化的问题,避免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扩大,实现阶级(阶层)之间的正常流动。因为阶级之间的流动,恰恰说明社会关系的理顺,这样才会给社会成员以希望,能给社会带来活力。

还有必要指出的是,阶级分析法的使用是有限度的,它只是社会分析方法的一种,而不是全部。不能用阶级分析包打一切。产生社会分化的原因不仅包括阶级,还包括民族、宗教、阶层、性别、人种等,阶级分析法应结合其他分析方法一起使用。

处于同一阶级的社会成员会从事各种各样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甚至差距很大的收入,不能因为阶级的归属和区分,就否认其他条件比如行业、教育、收入、生活方式等带来的差异。而且,正如同一阶级的成员并非就没有差异一样,不同阶级的成员也可能会有相同之处,不能以阶级身份武断地将社会成员冷冰冰地对立起来,比如为了突出强调某个阶级的革命性与先进性,就想当然地认为与之对立的阶级的所有成员就是先天堕落的、倒退的。

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不会因归属于某个阶级就一定道德败坏,也不会因归属于另一阶级就道德良好,不能以阶级身份武断地判断个人的道德品性。现实的、具体的个人虽然处于阶级关系中、处在某个阶级中,并不代表他就必然沾染上这个阶级的特性。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讲过,“单个的个人并不‘总是’以他所从属的阶级为转移,这是‘很可能的’”。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就是,一旦给某个人扣上某个阶级的帽子,这个人就怎么也摆脱不了这个阶级的“恶习”。

一个人可以同时作为阶级的个人和有个性的个人,他可以有超越某个阶级的道德观念;他的阶级身份也不是固定化的、不可改变的,他有可塑性,他有自主性,不要认为阶级身份会将现实的个人牢牢困死,让他出生后就注定不得翻身。阶级分析法是作为社会分析方法,而不是个人分析方法,不能将阶级胡乱套用到某些具体的个人身上,人为地宣布个人的某个阶级身份,而将其置于自己的对立面,这一点必须坚持。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72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