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总结革命经验丰富和发展革命理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219 评论:0

第五章

总结革命经验丰富和发展革命理论

马克思移居伦敦后,立即着手重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领导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积极开展工作,成立德国流亡者救济委员会,为政治流亡者提供帮助。马克思还同其他国家的革命活动家建立联系。

为总结革命经验,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工人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了《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杂志。马克思撰写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重要论著,并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两篇《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总结了欧洲1848—1849年革命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思想,阐发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提出了不断革命和工农联盟的思想。

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同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以维利希、沙佩尔为首的冒险主义宗派集团进行了激烈斗争,批判了他们不顾现实条件主张立即发动起义的冒险计划,为无产阶级制定了革命低潮时期的斗争策略。1851年,普鲁士政府为了扑灭革命运动,蓄意制造所谓“科隆共产党人案件”,并于1852年10月进行审判。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揭穿敌人阴谋和营救战友做了大量工作。马克思发表了《揭露科隆共产党人案件》等重要文章。鉴于欧洲反动势力日益猖獗,共产主义者同盟已无法正常活动,在马克思提议下,同盟中央委员会于1852年11月决定解散同盟。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但没有被贫困压倒。他在关心和支持工人运动的同时潜心研究理论,主要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此期间,恩格斯不仅在物质上无私地帮助马克思,而且在理论上经常与马克思交流切磋。

1851年起,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等报刊撰稿,评述各种重大国际问题,其中包括中国问题。马克思密切关注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论述中国问题的文章中,他以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为主要切入点,分析了近代中国面临危机和走向衰落的原因;在揭露西方列强侵华罪行的同时,他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热情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预言中华民族必将在变革中崛起,并开启整个东方世界的新纪元。

1849年8月马克思从巴黎抵达伦敦后,立即着手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领导机关。同盟新中央委员会的成员,除马克思和恩格斯外,还有奥古斯特·维利希、康拉德·施拉姆、卡尔·沙佩尔、约翰·格奥尔格·埃卡留斯和卡尔·普芬德等。同年11月,恩格斯也来到伦敦,同马克思一起重新开展革命活动。(01-03)

01.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

02.1850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各支部分布图

03.1850年8月马克思记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一些成员的名字和地址

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最终胜利,他们首先必须自己努力:他们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能因为听信民主派小资产者的花言巧语而动摇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组织的信念。他们的战斗口号应该是:不断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年3月》

1850年3月和6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两篇《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重申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欧洲革命的经验,制定了无产阶级在未来革命中的纲领和策略,并且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不断革命”的理论。(04-06)

04.讨论《告同盟书》(油画)毛凤德

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只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对立,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年3月》

05.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年3月》

06.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1850年6月》

为了提高工人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马克思1849年9月初参加了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在协会中讲授政治经济学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07)

07.马克思在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作报告(素描)茹科夫

1849年9月18日,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和德国政治流亡者召开会议,成立了伦敦德国流亡者救济委员会,马克思被选入委员会。该委员会后来改组为社会民主主义德国流亡者救济委员会,马克思担任主席。委员会为流亡者安排食宿,并设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08-10)

08.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会议大厅

09.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会址

10.1849年9月26日《新德意志报》,刊有流亡者救济委员会关于救助德国政治流亡者的呼吁书,上面有马克思的署名。

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1850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创办《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作为《新莱茵报》的“延续”,并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深刻总结了1848年革命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法国1848年革命中的重大事件,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和策略,第一次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概念,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内涵和历史使命;第一次提出了世界各国工人政党都一致用以表述自己的经济改造要求的公式,即“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同时还提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个著名论点,并阐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11-12)

11.《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1850年3—11月在汉堡印刷,共出版了六期。

12.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95年德文版扉页,上面有恩格斯赠书给格·瓦·普列汉诺夫的题词,恩格斯还为单行本撰写了导言。

正是马克思最先发现了重大的历史运动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或多或少明显地表现了各社会阶级的斗争,而这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它们的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

——恩格斯为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85年第3版写的序言

1851年12月2日,法国发生路易·波拿巴政变。事件发生后不久,马克思就撰写了《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部重要著作,运用唯物史观评述了路易·波拿巴政变的原因、过程和结局,揭示了历史运动的规律,阐述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透彻地分析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思想,同时还阐述了工农联盟的思想。1852年5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约·魏德迈以单行本形式将这部著作作为不定期刊物《革命》的第一期出版。(13-14)

13.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最先刊载在不定期刊物《革命》第1期上。

14.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手稿的一页

1850年夏,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形成了以维利希和沙佩尔为首的宗派集团。他们不顾革命处于低潮时期这一实际情况,提出要在德国立即发动革命,夺取政权。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这种冒险主义行动,认为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宗派策略。在1850年9月15日同盟中央委员会非常会议上,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多数派同以维利希、沙佩尔为首的少数派进行了坚决斗争。为了防止少数派攫取权力,根据马克思的提议,会议决定把中央委员会迁往科隆。(15-17)

15.同维利希—沙佩尔集团作斗争(工笔画)杨刚

16.奥古斯特·维利希(1810—1878),原普鲁士军官,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1849年德国维护帝国宪法运动时期起义军的指挥官。

17.卡尔·沙佩尔(1812—1870),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创建人之一。

1851年5—6月,普鲁士当局为了彻底扑灭革命运动,以所谓“图谋叛国”的罪名逮捕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一些成员,并于1852年10月4日在科隆开始对11名被告进行审讯。(18-22)

18.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1850年11月11日给内务大臣奥·泰·曼托伊费尔的信,信中策划针对共产党人的阴谋。

19.科隆共产党人案件的审判法庭

20.约翰·亨利希·毕尔格尔斯(1820—1878),德国政论家,1850—1851年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科隆共产党人案件的被告之一,被判处六年徒刑。

21.弗里德里希·列斯纳(1825—1910),德国裁缝,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科隆共产党人案件的被告之一,被判处三年徒刑。

22.罗兰特·丹尼尔斯(1819—1855),德国医生,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和领导人之一,科隆共产党人案件的被告之一,被陪审法庭宣告无罪。

“马克思派”在夜以继日地工作,脑袋和手脚一刻也闲不下来。……我们这里现在建立了整套办事机构。两三个人写东西,另一些人跑腿,还有一些人筹集便士,以便使写东西的人能够生活下去,并能把前所未闻的丑行的证据端到旧的官方世界的面前。

——燕妮·马克思1852年10月28日给阿·克路斯的信

马克思得知战友被捕的消息后,立即同恩格斯联系,商量营救办法。他们通过投书报刊、发表声明、提供辩护材料等办法揭露普鲁士当局蓄意迫害的阴谋。马克思夫人燕妮也积极参与了营救工作。(23-27)

23.1852年10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写的题为《科隆案件》的声明,这篇声明驳斥了资产阶级报刊对共产党人的诽谤。

24.马克思写的《揭露科隆共产党人案件》,文中揭露了普鲁士当局在迫害共产党人时所采用的卑劣手法。

25.刊登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声明的部分英国报刊的报头

26.1852—1853年普鲁士警察局档案中的马克思案卷和恩格斯案卷

27.为营救战友积极工作(油画)闻立鹏

1850年11月,恩格斯离别马克思,迁居曼彻斯特,重新回到欧门—恩格斯公司,以便为在艰难窘困中坚持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的马克思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在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分居两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保持密切的书信往来,就国际形势和工人运动中的重大问题交换看法,并对各种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些书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28-31)

28.马克思1851年1月7日给恩格斯的信,信中探讨了地租问题。

29.恩格斯1853年6月6日给马克思的信,信中论述了土地所有制问题。

1870年以前他住在曼彻斯特,马克思住在伦敦,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保持最密切的精神上的联系;他们差不多每天都通信。这两位朋友在通信中交换意见和知识,继续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30.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的住宅

31.恩格斯(1861年摄于巴门)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32.瞻望亚洲曙光(中国画)高莽

从青年时代起,马克思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并对此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中国问题的文章。他们义正辞严地谴责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残害中国人民的“海盗行径”,揭穿西方新闻媒体散布的种种谎言,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认为“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他们还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角度,分析了近代中国走向衰落、濒临危亡的内因和外因,预言中华民族必将在伟大的革命变革中崛起,成为开启整个东方世界新纪元的曙光,并指出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必将具有自身的特点。(32-34)

33.1853年6月14日《纽约每日论坛报》报头及马克思的文章《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34.第二次鸦片战争

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在密切关注中国问题的同时,马克思还深入研究印度问题,撰写了《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著名文章。他在文章中严厉地鞭挞英国的殖民政策,深刻地揭露英国的侵略行径给印度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同时还分析了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指出它动摇了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必然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马克思联系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来考察民族殖民地问题,指出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才有可能真正实现。(35-36)

35.1853年6月25日《纽约每日论坛报》报头及马克思的文章《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36.英军镇压印度起义

1863年1月,波兰爆发起义,波兰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马克思高度评价这次起义,认为这是在欧洲“揭开了革命的纪元”。马克思积极参加声援波兰人民的一系列活动。1865年3月,他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纪念波兰起义两周年大会;1867年1月,他又作为国际工人协会的代表出席纪念波兰起义四周年的大会,并发表演说。(37-39)

37.马克思起草的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支援波兰的呼吁书

38.1863年波兰起义者锻造武器

39.马克思在伦敦纪念波兰起义四周年大会上(石版画)文国璋

1861年春,美国爆发内战。马克思认为,美国南部和北部之间的斗争,是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相处”。马克思密切关注美国的局势,并写了多篇政论文章。(40-41)

40.1862年3月27日《新闻报》发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美国内战》

41.1863年7月1—3日的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战役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盟员在科隆被判罪以后,马克思离开了政治鼓动工作,一方面在10年内专心研究英国博物馆图书馆中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丰富藏书,另一方面又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稿,该报在美国国内战争爆发以前,不仅经常刊载由他署名的通讯,而且发表了他写的许多论欧洲和亚洲形势的社论。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

从1851年起,马克思在潜心研究经济学的同时,为《纽约每日论坛报》、《人民报》、《新奥得报》、《新闻报》等写稿,发表了大量时评和政论文章,还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有关军事问题的词条。(42-43)

42.马克思曾为之撰稿的报纸和辞书

43.燕妮·马克思关于向报刊寄送马克思和恩格斯文章的记载

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不允许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赚钱的机器。

——马克思1859年2月1日给约·魏德迈的信

19世纪50年代,黑暗的反动势力统治着欧洲。马克思一家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极其艰难困苦,有时甚至连买面包、付房租、订报纸、买邮票和信纸的钱都没有。但是这一切丝毫没有改变马克思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豁达开朗的乐观精神。(44-45)

44.马克思在伦敦的住所

我们手头没有这笔钱,于是就来了两个法警,将我不多的全部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的孩子的摇篮以及眼泪汪汪地站在旁边的女孩们的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家当都拿走。那时忍受着乳房疼痛的我就只有同我那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地板了。

——燕妮·马克思1850年5月20日给约·魏德迈的信

45.逼债(油画)朱乃正

在艰苦的生活和斗争环境中,马克思始终坚持刻苦钻研,并要求战友们也努力学习,为从事革命斗争积累知识。(46-47)

46.虚心向工人学习(素描)潘鸿海

学习!学习!这就是他经常向我们大声疾呼的绝对命令。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榜样,你只要一见这位伟大的智者永不停息的顽强的学习精神,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威廉·李卜克内西《纪念卡尔·马克思——生平与回忆》

47.绝对命令——学习!(油画)尹戎生

马克思夜以继日地从事革命活动和理论研究。繁重的任务没有压倒他,反而使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显得更加坚定沉着、从容不迫、热情开朗。他喜欢在工作之余与友人对弈,或者同孩子们一起阅读文学作品。有时候,他还同家人和朋友结伴郊游。(48-50)

48.阅读莎士比亚作品(中国画)甘正伦 王庆明

49.对弈(素描)张文新

50.星期日郊游(中国画)林墉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马克思一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填写《自白》就是他们全家喜爱的活动。马克思和燕妮留下的《自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信念、品格和情怀。(51-52)

51.马克思女儿燕妮的纪念册中保存的马克思的《自白》

马克思的《自白》

您喜爱的优点……纯朴

男人的优点……刚强

女人的优点……柔弱

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空白)

您对不幸的理解……(空白)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您厌恶的缺点……逢迎

您讨厌的……马丁·塔珀、堇菜粉

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诗人……但丁、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歌德

您喜爱的著作家……狄德罗、莱辛、黑格尔、巴尔扎克

您喜爱的男英雄……斯巴达克、开普勒

您喜爱的女英雄……甘泪卿

您喜爱的花……瑞香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眼睛和头发的颜色……黑色

您喜爱的名字……燕妮、劳拉

您喜爱的菜……鱼

您厌恶的历史人物……(空白)

您喜爱的座右铭……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您喜爱的格言……怀疑一切

1843年,在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旧《莱茵报》的主编,以及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从这一天起,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

——恩格斯《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52.马克思女儿燕妮的纪念册中保存的马克思夫人的《自白》

马克思夫人燕妮的《自白》

您喜爱的优点……真诚

男人的优点……坚定

女人的优点……热忱

您的特点……感觉敏锐

您对幸福的理解……健康

您对不幸的理解……依附别人

您能原谅的缺点……犹豫不决

您厌恶的缺点……忘恩负义

您讨厌的……债务

您喜欢做的事……缝纫

您喜爱的诗人……歌德

您喜爱的著作家……马丁·路德

您喜爱的男英雄……科里奥兰努斯

您喜爱的女英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您喜爱的花……玫瑰

您喜爱的颜色……蓝色

您喜爱的座右铭……纵有万难,处之泰然

您喜爱的格言……永不绝望

马克思及其一家饱受贫困的折磨。如果不是恩格斯牺牲自己而不断给予资助,马克思不但无法写成《资本论》,而且势必会死于贫困。

——列宁《卡尔·马克思》

恩格斯是马克思志同道合的战友,也是马克思一家人的亲密朋友。在最困难的时刻,他始终给马克思一家提供真诚无私的帮助。(53-55)

53.马克思携小女儿爱琳娜在曼彻斯特恩格斯家做客(工笔画)杨刚

当恩格斯来信说他要从曼彻斯特到伦敦来的时候,马克思一家都为此大大欢庆,老是在谈这件事,而当恩格斯来的那一天,马克思等得不耐烦,甚至工作不下去,两个朋友抽烟喝酒,通宵畅谈他们分别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保尔·拉法格《忆马克思》

54.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的三个女儿燕妮、劳拉和爱琳娜(1864年5月)

55.一家人(木刻)李以泰

1855年秋,马克思到曼彻斯特恩格斯家做客。11月,诗人格奥尔格·维尔特在欧洲大陆长期旅行后也来到曼彻斯特,三位老战友欢聚一堂,维尔特兴致勃勃地向马克思和恩格斯讲述旅途见闻。(56)

56.与诗人聚会(油画)潘世勋

1857年7月,恩格斯到海滨疗养。马克思对自己最亲密的战友的健康极为关怀,于10月初专程前往泽西岛圣赫利尔探望恩格斯,并同恩格斯一起去看望正在患病的老战友康拉德·施拉姆。(57-58)

57.探望亲密战友(中国画)谢志高

58.康拉德·施拉姆(1822—1858),德国新闻工作者,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的发行负责人。

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恩格斯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加的脚注

年复一年,在艰巨复杂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在攻坚克难的理论探索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互切磋、相互砥砺。列宁曾经这样描述这两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在共同事业中建立的深厚友谊:“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这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马克思衷心感谢恩格斯对他的无私帮助和深切关怀,高度评价恩格斯的理论造诣和渊博学识,称赞他“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而恩格斯则反复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由马克思奠定的,马克思是“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而他自己则甘当“第二提琴手”。恩格斯的由衷之言,不仅反映了他的谦逊品格和宽广胸怀,而且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9-60)

59.马克思(1861年),这是已知的马克思最早的照片。

60.恩格斯(19世纪60年代中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66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