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助力作用研究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182 评论:0

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助力作用研究

李璐

摘要 在历史的长河中,优秀文艺作品以其高深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滋养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文艺也需要感知现实,做推动社会进步的先行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中,优秀文艺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因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助力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优秀文艺作品的打造需要着力解决几个关键问题:提炼深度、提升温度、提高精良度,以使得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助力作用全方位发挥。

关键词 优秀文艺作品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助力

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不仅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站稳脚跟,在改革复兴的道路上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也在世界文明史中描绘着华丽篇章。文艺中蕴涵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优秀文艺作品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递主流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当前全党全社会都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大力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用深入人心、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营造和谐、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优秀文艺作品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通过其艺术特性,勾勒一幅幅真实的政治、经济、文化或社会生态画卷,针砭时弊,启发共鸣,卓有成效地连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这使得优秀文艺作品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并以其强大的渗透性很好地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性。曾经一段时间,主旋律电视剧得不到人们的追捧,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而2017年春天,一部《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名利双收的同时点燃了一众年轻人的追剧热情。这部剧之所以能收获如此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点赞,是因为其反映了当前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的真实状态,既威严大气又平实亲切,用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激起了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使其对反腐的认识更为深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讲,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

一、优秀文艺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优秀文艺作品扎根于现实生活,记录着人生百态和人类的伟大创举,是精神文明领域的一面时代旗帜。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扎实主渠道和主阵地,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为打造卓越人才铺开道路。优秀文艺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向原则、价值导向、现实要求上相互关联并内在统一。

(一)方向原则的同向性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所有文艺实践的基本原则,优秀文艺作品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适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要求,达到精妙的艺术性的同时,也需要展示鲜明的政治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艺工作,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上下了很多功夫。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会展示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追求、中国人民拼搏上进的伟大实践,激起欣赏者的爱国热情和对社会主义的敬仰。文艺虽然不从属于政治,但却必须遵守政治标准,哗众取宠、是非不分、低俗功利的文艺作品没有正确方向的引导,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终会被历史所淹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秉持守好责任渠、种好责任田的坚定态度,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德与才并重、知与行统一的优质人才,以此来保持社会主义的正确前进方向。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领导下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要求学生掌握并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播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生力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最终目的。

(二)价值导向的一致性

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党的重要事业,虽领域不同,但都是为了彰显中国精神、阐发中国价值、传播中国声音,都是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优秀文艺作品在淋漓尽致地展现自身风采的同时,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其中,生动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值得追求和向往;什么是假恶丑,必须反对和抵制。如电视剧就经常通过刻画鲜活的典型人物,不管是人人敬仰的先进楷模,还是害人害己的反面形象,来达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突出“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有的文艺作品借鉴了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融合了国外进步艺术理论,并非就是“崇洋媚外”,并非就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文艺,也是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我们需要采纳国外优秀的、先进的成果,并赋予其中国特色的内容,以更好地传递核心价值观。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要传递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需要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个过程中,通过生动的实践使大学生凝聚共识、坚定信念。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每个大学生不仅理解、认同核心价值观,更要践行、传播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真善美的社会风气。

(三)现实要求的契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教育人的工作,学生愿意听,愿意做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不能光是“纸上谈兵”,必须“虚功”实做,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丰富多样的载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其实效性的有效方法,而优秀文艺作品可以承载深刻的教育内容,通过广泛的传播来达到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多样化的路径。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性和艺术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更接地气,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又随时随地都能观看倾听,每一次的欣赏都是对教育的再一次接收。并且,因为优秀文艺作品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态,满足了大学生不同的精神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能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教育、启迪心灵。这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的现实要求,通过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性,使大学生从中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还有助于提高其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文化品质。

二、优秀文艺作品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更加多元化,其中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文化载体对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传播速度快且覆盖面广

在快节奏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需要快速及时地传递给大学生,文艺恰好能满足此项需求。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约束性,优秀文艺作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随时随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出去,并且因其独有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传播过程会更加容易和快捷。没有地域的限制,没有学生的差异,优秀文艺作品可以面向各个地区、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大学生在被优秀文艺作品吸引后,会自觉充当“传播者”,经过口口相传,优秀文艺作品的热度即会上升,大学生对此的反响也会逐渐热烈,其想要传播的主流思想也会被更多大学生认识和接受。

(二)借助新媒体,互动性强

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悄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沟通方式等等,尤其是影响了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当下的优秀文艺作品不仅能通过现场、电视、广播传播,而且能上传至网络,辐射到经常使用网络的大学生。网络的一个优势就是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搭建了平等沟通的桥梁,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兴起更是大大增强了文艺的互动性,也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优秀文艺作品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使学生有了与作者、剧中人的扮演者或其他大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借助新媒体能够促进大学生观看的积极性,并帮助其对作品主旨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同时,从大学生的评论反馈中,能整体把握文艺作品起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便于日后有针对性地改进。

(三)循环播放,影响持久

优秀文艺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能在各大平台循环播放展示,经久不衰,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能够持久。以“86”版《西游记》为例,这部传世佳作历经30余年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播放量,作品中传递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也深深影响了几代人。文艺的这个特点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一次两次的教育活动发挥的积极作用毕竟有限,大学生对其传导的主流思想也因水平的差异而理解程度不一,而长期循环地播放展示,作品中的教育信息不断地传入大学生头脑中,会促使其反复思考、反复咀嚼,加深理解也加深印象,从而形成深刻稳固的认识。

三、优秀文艺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作用彰显

纵观历史,无论顺境逆境,中华文化一直支撑着民族的前进和发展,其巨大的创造力和推动力是毋庸置疑的。新形势下,优秀文艺作品顺时代步伐,发时代先声,以鲜活的力量助力思想政治教育。

(一)以文化人,传递正能量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以德立人,还要以文化人。随着形势的变化,文艺始终传递着最正能量的时代主旋律。“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优秀文艺作品之所以优秀,不仅在于其构思宏大、制作精细,更多的是因为它聆听了人民的声音,传递了先进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优秀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经过加工创作后又高于生活,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这样的人物形象拥有强大的感召力,弥补了抽象说理的不足和空洞说教的乏味,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在大学生的欣赏、理解、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每一个优秀文艺作品必定有其想要传达的精神实质,或高深或朴实,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在欣赏优秀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有的能满足对未知的好奇,开阔眼界;有的能汲取前进的动力,自我完善;有的能吸收向上的价值观,自觉传播。优秀文艺作品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集思想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使大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被感染、被打动、被塑造。如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就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反腐生态,既展现政治又彰显人性,通过有血有肉的形象和贴近现实的剧情,鲜明地折射了当下党和国家反腐的决心和态势,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大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不仅受到巨大的鼓舞,还引发了一连串思考。这就是优秀文艺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有效感化作用。

(二)雅俗并存,满足需求

文艺,可以是高雅的、精妙绝伦的,思想博大精深,语言精雕细琢,技巧娴熟高超;也可以是朴实的、通俗易懂的,符合大多数人艺术口味。没有风格的制约,没有形态的限制,上能达到超高的艺术成就,下能满足大众普遍的需求。优秀文艺作品不管是俗是雅,都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起到温润心灵、启发思想的作用。高雅文艺比较适合那些欣赏要求、审美水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能领悟其中的深意,理解传达的深厚思想。通俗文艺则适合大部分普通大学生,他们在放松身心、舒缓情绪的同时,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文艺的雅俗并存性使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大学生拥有自由的多样选择,这也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文艺的这个特性也提醒创作者不要因为一个作品的大热而扎堆创作,例如前段时间盛行的“谍战剧”风,一时间荧屏上到处都是“谍战剧”的影子,可真正算得上优秀的却屈指可数。优秀文艺作品不在于数量的增多,而在于质量的提高。并不是某一种风格的作品才能赢得喜爱,雅与俗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只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制作走心,传递青春正能量,都是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对得上大学生的“口味”的。

(三)观照现实,凝聚人心

文艺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海市蜃楼,它扎根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优秀文艺作品融入了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爱情、亲情和友情,工作和学习,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最容易打动人,直击心灵深处,这也是为什么文艺能如此吸引青年大学生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急需的也是沉下来、接地气,优秀文艺作品在这方面能够真真正正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反映生活本质,顺应群众呼声,进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现实生活并不都是一派祥和,观照现实意味着不仅要反映社会上进步的现象,还要揭露一些阴暗之面。如果文艺全是对真善美的不断歌颂,而对假恶丑视而不见,那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但一味地展现黑暗,而没有合适的引导,也无法凝聚人心。揭露黑暗,展示丑恶并不是文艺的最终目的,为现实提供镜鉴,弘扬正义和主流价值观才是其深远意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时代面前,优秀文艺作品要通过对现实的摹写和对人民的关切,紧紧抓住大学生这个群体,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在现实生活中,透过一些主旋律话剧的话题度,如《詹天佑》《平凡的世界》等等,我们也能看出,基于现实生活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所打磨出来的故事情节,最能吸引人、感染人,最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四、打造优秀文艺作品需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打造优秀文艺作品并不是一件易事,这需要创作者摒弃浮躁的心理,具备工匠精神,对每一细节进行推敲和琢磨。创作者可以从思想深度、内容温度和制作精良度几个方面入手,打造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

(一)挖掘思想深度

思想性是文艺的灵魂,优秀文艺作品最值得人称道的地方就在于其深邃的思想。纵览古今中外的传世名作,都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罗丹的《思想者》,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徐悲鸿的《八骏图》等等,无一不在传递深沉而又深刻的思想。要想打造优秀文艺作品,第一步就是挖掘思想深度。当前复杂社会环境中,文艺作品的数量可谓是多不胜数,但有的却在方向性上产生了偏差。有是非不分、真假不辨的,有低端粗俗、利益至上的,还有丑化历史、价值扭曲的,这些作品无所谓思想,更别谈教育意义了。因此,增强思想性是打造优秀文艺作品的重中之重。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艺的指导。这是文艺作品挖掘思想深度的核心。“文艺服从于政治”,我国的文艺具有社会主义属性,自然是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要把作品变为哲学讲义,这是僵化教条的,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引正确的方向,挖掘科学理论的深刻内涵,锤炼更为深邃的思想。其次,将中国精神的丰富内容注入文艺作品主旨中。如果只是表面地反映生活的鸡毛蒜皮,而缺乏重要的精神内核,主旨空洞,那思想性就无从谈起。当前形势下,文艺作品只有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主旋律融入其中,才能使作品提升思想水平,向优秀进发。同时,文艺作品是否具有思想性,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息息相关。如果创作者想感化他人,那么他的思想必须是能鼓舞人、激励人的。简言之,创作者的思想高度,决定了文艺作品的思想深度。因此,创作者作为关键人物,应该自觉提高学识、提升涵养、加强修养,以个人高尚的内涵锻造文艺作品深厚的内涵。

(二)提升内容温度

优秀文艺作品不是冷冰冰的一幅画、一首诗或一座雕像,它是有温度的,并且这种温度能够使欣赏的人感受到希望、光明和温暖。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希望文艺作品带给他们精神的慰藉、前进的鼓舞和奋斗的信心,尤其是处于拼搏阶段的大学生。可见文艺作品的温度对人们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当代“保尔”张海迪,虽然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但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下,以非凡的毅力完成学业,并为文学创作注入了不屈的力量。优秀文艺作品就犹如一个传导体,将温暖传递给每一个认真欣赏的人。一方面,文艺作品的温度源于创作者的温度。文艺作品于创作者来说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什么样的秉性,有什么样的涵养,大部分都来源于创作者自身的品性。创作者心底有热度,文艺才有温度。因此,创作者应该是心地光明的,即使生活艰难也是充满希冀的,如同“要把光留给人间”“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张海迪,如同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意义的史铁生。创作暖心的作品不仅是每个创作者的责任,更应是信仰。另一方面,文艺作品的温度来自沸腾的生活。生活有酸甜苦辣,有冷暖寒热,是提升文艺作品温度的广阔天地。关在屋子里凭空想象出来的作品,即使辞藻再华丽,包装再精美,内容也是冰冷的,无法打动人的。创作者只有走进生活这片原野,感受它的原汁原味,才能从中提炼出既真实又有温度的素材。创作者必须深入生活、热爱生活,汲取最深层次的营养,文艺作品方能更真诚、更有温度、更温暖人心。

(三)提高制作精良度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富有深刻的内涵底蕴的同时,还需要整体大气、精良的制作,不仅要带给欣赏者心灵的震撼,还能使其获得愉悦的感官体验。随着文艺作品数量的逐渐增多,大学生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文艺作品想要脱颖而出,获得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必须在精良度上下功夫。以电视剧为例,比比皆是的穿帮镜头、令人啼笑皆非的“五毛钱”特效等等粗制滥造现象时有出现,引起观众的群起“吐槽”。剧终之后,观众更多记住的是这些粗糙的细节,而忽略了作品本身想要传递的主旨。因此,提高制作精良度也是打造优秀文艺作品的关键环节。同样以电视剧来说,编剧、导演及后期制作人员等应该齐心协力,在画面感、剧情、台词和人设等方面多下苦心,哪怕“十年磨一剑”,也要保证作品的精美。首先,提升作品的画面感。好莱坞大片之所以受到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恢宏的场面,极强的画面感,使人身临其境。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呈现的画面应该是极富真实性的,最简单的日常陈设也好,最激烈的打斗也好,或者是需要后期制作的特效也好,力求一个“真”字。其次,剧情应合情合理,不胡编乱造。剧情是最能体现作品主要思想的要素之一,虚构并不等于虚假创作。编剧的撰写应该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历史、符合常识的,不能为了迎合市场的某些功利化需求而是非不分、扭曲历史、丑化英雄等等。再次,台词需感人,而非“雷人”。部分电视剧为了吸引眼球,故意设计浮夸、露骨、“雷人”的台词,哗众取宠。优秀电视剧的台词应该是朴实而有内涵的,即使再平淡的一句话,也能触动人心。同时,人设不能“崩”。人设也是传递作品主旨的重要载体,不管是正面楷模,还是反面典型,都要符合一定的设置原则。“正反”人物最终都是为了彰显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以反派为戒,以先进为榜样。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2).

[6]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0-20(2).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60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