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网络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转向及应对策略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114 评论:0

网络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转向及应对策略

莫冠

摘要 网络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泛化主要表现为从“学术创新”转向“戏说恶搞”,从“公开刊载”转向“隐蔽圈群”,从“被批判”转向“反批判”,从“抑制化传播”转向“碎片化散播”,从“单一主义”转向“融汇多元”。从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四重审视维度可以探究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环境结合的深层根源,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泛化,始终不变其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因此,必须加强对它的治理和防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民的精神需求,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法治体系建设,整顿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圈群传播,不断提升网民的历史素养和网络素养。

关键词 网络 历史虚无主义 表现 应对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达7.51亿,手机网民数量达7.24亿。网络空间的存在事实上扩展了人类的物理空间。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互联网虚拟空间中沉渣泛起,表现出借助虚拟社区、微博、微信、腾讯等客户端平台传播和扩散的趋势。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为从“学术创新”转向“戏说恶搞”,从“公开刊载”转向“隐蔽圈群”,从“被批判”转向“反批判”,从“抑制化传播”转向“碎片化散播”,从“单一主义”转向“融汇多元”的新样态,无论其传播载体和形式如何改变,其危害性本质始终不变。而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了网民喜好新奇和叛逆的心理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民个体的价值取向和网络行为动机,这种影响的隐蔽性和渗透性更强,这无疑给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全面观察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形态,剖析其影响机理,多维审视其深层根源,对有效引导网民自觉追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转向

(一)从“学术创新”转向“戏说恶搞”

我国最先开始接触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是在学术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以片面解读历史史料和提出新的历史评价标准的方式发表所谓的“学术观点”,企图颠覆人们已经认同的历史事实。在学术领域,能接触和了解到这些内容的一般是学界专家学者、史学工作者或政界人士,普通民众对它并不知晓,也不感兴趣。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力已从抽象的学术领域转向了开放的网络虚拟场域。准入门槛低、操作简单的互联网空间赋予每个个体自由浏览信息和发表言论的权力,使历史虚无主义有了数量庞大、喜欢新奇刺激而辨识能力较弱的潜在接受群体。网民普遍有着喜好标新立异、叛逆、戏谑等心理特征,而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了网民的这些心理需求。在网络空间中,为了博取网民的关注和点击浏览量,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具有娱乐性质的微视频和微小说等途径对史料和正面历史人物进行变相歪曲和恶搞,编造内容低俗且荒诞的情节。这种不分是非黑白的戏说恶搞,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激活了网民喜好新奇、特立独行、反权威的心理,以吸引他们的关注。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以这样戏说恶搞的方式亵渎历史,很容易诱导部分辨识能力不强的网民模糊对历史事实的认知,使他们受到蛊惑和误导。

(二)从“公开刊载”转向“隐蔽圈群”

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除了在一些刊物上刊载“学术文章”之外,更多地集中在QQ群组和微信朋友圈中,传播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因为需要加入这一群组或圈子中才能阅读或转发。当前的网络圈群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关系型、兴趣型、地理位置型和临时事务型。网络圈群是当前人们应用最为广泛的交流方式之一。先前的论坛、博客、微博等媒介是开放性的媒介平台,对热点事件的聚焦和关注的人数众多,意见也有不一致或相互冲突的情况,容易形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而圈群是基于熟人关系链或兴趣相投而连接起来的交流平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易发表相异的观点,讨论也更加频繁并很快达成共识。圈群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多是以小群体的形式进行社交,圈群内讨论的内容虽然影响的人数不多,但影响的深度却远大于公开平台。历史虚无主义在圈群中的传播,外人不可能全部知晓,也不可能全部加入其中进行批判引导,因此增加了消除其影响的难度。另一方面,不同的圈群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往往相互交叉和重叠,这使得历史虚无主义在圈群中的传播可能会产生圈层效应,在相互交叉的圈群中不断扩大其影响的范围,增加了疏导的难度。

(三)从“被批判”转向“反批判”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反过来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认识体系是教条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以此攻击马克思主义才是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诬陷马克思主义专家是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企图从根源上瓦解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武器。他们搬出的例子就是苏联的解体事件,指出“正是因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才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因此马克思主义才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错误思潮”。其他看似“非常学术”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还有:“把一个不存在的、仅仅是想象中的共产主义作为评判事物的唯一标准,不仅否定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漫长的人类历史,也否定了现实世界中的文明榜样。”这些言论看似“很有道理”,实质上是在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于部分学识不高的网民而言,很容易受其蛊惑,从而颠覆了主流思想观念,造成思想的混乱。

(四)从“抑制化传播”转向“碎片化散播”

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历来遭受抵制,在现实的法律和道德中也处处受到约束和限制,使其在现实社会中处于抑制的状态,只能通过一些文化产品发表零散的观点。而到了信息生产自由化的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不再受现实社会的约束,犹如冲破束缚般进入自由散播的状态,无底线地扭曲历史,使其影响力显著提升。微博、微信等微文化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碎片化、边缘化的特点越来越凸显,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微平台传播也必然表现出碎片化的特性,将篡改后的历史情节以微内容的形式发布在各个微空间场域,甚至以某个历史问题、某个历史人物的生活细节为切入点,割裂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从各种不同的,甚至没有任何因果联系的历史事件中剪裁出一点小细节小故事进行肢解、拼凑、嫁接、改编,以此歪曲大历史。如所谓的《毛泽东“补丁衣服”的真相》《揭秘〈雷锋日记〉造假》等,企图颠覆人们的历史认知中的毛泽东简朴、雷锋做好事的形象。历史虚无主义挑选碎片化的历史故事并加以篡改,将本是内在统一的历史理解为某些个案的拼凑,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通过泛滥在各种微平台上的碎片化历史虚无主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民对它们的接受,骗取网民对它们的认同。

(五)从“单一主义”转向“融汇多元”

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空间结合之后,为了更好地自我包装,获取更多的关注和认同,在内容表现上也不再是“单一”的主义,而是有意识地与活跃在网络空间的其他思潮如普世价值、民粹主义、功利主义、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相互融合,从其他思潮中吸取有利于自身传播和发展的元素。它往往使用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来歪曲历史、恶搞英雄人物,利用民粹主义来反对权威精英阶层,还使用自由主义为其妄言找寻言论自由的借口。因此,在网络空间的历史虚无主义身上常可看到其他思潮的“复合性”痕迹。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融汇与其具有相似观点的社会思潮,腐蚀着其他社会思潮,将各种社会思潮的负能量聚集起来“包装”自己,与其他错误思潮狼狈为奸,共同消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泛滥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观点充斥着网络空间,高效利用了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叛逆心理,迷惑网民的价值判断力,融合其他思潮鼓动网民离经叛道,背离现实社会制度的约束,企图颠覆网络与现实社会的行为秩序,进而解构我国社会制度。接受这些观点的网民必然会影响到个体行为方式的改变,很容易模仿这些观点的表达方式,以煽动性、恶搞、戏谑的文字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使网络上的垃圾信息越来越多,受困扰乃至接受的潜在群体越来越多。

二、网络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泛起的深层归因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与网络虚拟空间结合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从社会、政治、文化、心理这四个维度可以较为全面地审阅历史虚无主义与网络环境结合的深层根源。

(一)社会维度:人类社会的二重结构

“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出现分化,逐渐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延伸并形成了虚拟社会,嬗变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二重化社会结构。”网络虚拟空间的存在事实上扩展了人类的物理空间,数字化、虚拟化生存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化现象。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可探究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利益诉求既来源于现实,同时又反作用于现实。当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而现实中的民意诉求表达机制不健全,开放性的互联网空间恰巧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民众习惯性地在网络上围绕社会问题开展自主讨论和评价。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了民众对不良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及网络言论的混杂性,以网络热点事件为切入点,常常使用“如果当初……现在中国就会……”“假设当时……还会……吗”这种假设性的叙述方式想象历史,故意割裂历史事件与历史背景的联系性。诱导网络讨论走向反动方向,从而达到影响现实社会思想文化的目的。

(二)政治维度:网络政治的逐渐普及

“网络政治来源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特指互联网这个特殊媒体上产生的,与现实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现象。”互联网使民众的政治参与走向方便快捷和低成本,因此,我国民众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参与网络政治来实现个体现实的经济利益诉求,而这样的网络政治参与往往带有一定的情绪化色彩。历史虚无主义本身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蕴含着资本主义政治价值观。一方面,它利用方便快捷且准入门槛低的网络政治参与通道,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价值观作为评判历史的标准,试图误导现实的政治走向。另一方面,它利用网络言论的混杂性和非理性,故意把现实矛盾引发的社会问题、官员腐败现象、社会两极分化等问题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联系起来,企图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侵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根基,宣扬西方宪政主义。

(三)文化维度:网络文化的深度催化

网络文化具有娱乐性、杂糅性等特质。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利用了网络文化的娱乐性特质,为哗众取宠刻意选取在现实中受人敬仰的内容制造低俗的网络产品,如我国伟大的历史人物、严肃的历史事件等,在网上被“恶搞”或“造句”。用低俗的语言、“搞笑的段子”去诋毁英雄,嘲讽革命先烈。大量低俗而失实的网络文化产品充斥在网络空间中,网络文化逐渐沦为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产品。而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中便把历史当作消费对象,把公众当作被愚弄和娱乐的对象。把歪曲的历史和否定的历史人物融合进网络文化当中,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还往往在标题上标注以“揭秘”“真相”“爆料”“不为人知”等耸人听闻的词语,配之以夺人眼球的通俗文字和图片,在微信、微博中千方百计骗取网民的点击和阅读。如与“毛泽东”“黄继光”“雷锋”“狼牙山五壮士”等人物有关的网络文章就用“背后的真相”“起底”“造假”等吸引人眼球的字眼作为标题,还“头头是道”地列出种种理由,无下限地污蔑英雄。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既破坏了真实的历史文化,同时还破坏和污染了网络文化。

(四)心理维度:网络空间的心理异化

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的特征,网民在网络中可以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也可以把自己伪装起来而不必担心被别人发现,这在客观上也使网络承载了为现实社会释放压力和负担的功能。因此活跃在网络上的网民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异化,更容易展现出“本我”。人们都希望社会完美无缺、国家富强民主,每当有不好的社会现象发生时,人们习惯曝光于网络当中,以便引起关注,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网民往往依据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去评判社会现实,还习惯性地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言论和思考都趋向于情绪化和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会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和流变起到负向的催化作用。历史虚无主义将民众对现实的不满诱导到对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的不满上来,刻意强调资本主义的某些优势,夸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部分失误,挑起网络民粹主义情绪,把民众的情绪诱导到反动方向,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否定我国的政治体制、否定改革开放。

三、抵制网络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策略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不但没有改变其本质,而且造成的危害性更大,因此,一定要严厉惩处在网络上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的人。

(一)调节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需求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要克服和消除网络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就必须以主流文化去占领新时代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网络空间中的各个角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一是要坚持以鲜明的旗帜、先进的理论和坚定的立场为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网络空间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力度。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内化认同教育,使网民在上网时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自觉选择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客观上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网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三是要加强对网络主体的党史国史教育,创新网络环境下的党史教育方式方法,建立主流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接融合,提升网络文化的正能量。四是要在网络空间建立官方的宣传平台并且及时更新消息,为网民提供客观、真实和及时的社会事件报道,避免不实消息乃至错误的谣言误导网民。

(二)强力支撑: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法治体系建设

毫无疑问,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上歪曲和否定历史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而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现实的法律规范难以发挥约束力,因此,必须要完善虚拟社会的法制体系建设,从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四个方面统筹兼顾,筑牢虚拟空间的法律防火墙。一是要依法严厉惩处和追究蓄意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或其他错误思潮、威胁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媒介平台和主要责任人,关闭其账号。对包含有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文章和文化产品要严格审查并取消其发布的资格。对盲目跟风的普通网民,引导其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邪恶本质。二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在舆情收集检索上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在微博、微信、QQ群组、各大论坛等人气高的即时通信工具上的舆情收集和研判。三是着重培育起虚拟社会的内生自律参与秩序。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使得现实中强制性的法律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历史虚无主义的扩散。因此,培育起网络虚拟社会的内生自律参与秩序,可以促使网民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理性看待偏激的网络言论,拒绝历史虚无主义的引诱,做好自媒体网络言论的把关人。

(三)可靠保障:整顿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圈群传播

为了加强对当下流行的微信、微博等即时通信工具的管理,国信办颁发了“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管理条例,这些条例对规范即时通信工具行业的发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一要对微信、微博上涉及党政军历史的内容进行过滤和清理,对恶意编造和传播历史谣言、污蔑革命领袖的言行要及时澄清,绝不让历史虚无主义在网上任意妄为。二要查清信息源头,对涉及的平台和责任人开展重点监管和专项审查,一旦发现有恶意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行为的圈群,必须及时依法查封和整顿。对于屡教不改的网络媒介平台或相关责任人包庇的行为,应依法关闭平台和吊销许可,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三是组织一批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发表辨析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常见类型的文章,积极在微信圈中转发宣传,引导网民民众自觉确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根本途径:不断提升网民的历史素养和网络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提升广大网络群众的历史素养和网络素养,是抵制网络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最根本的方法。一是要切实做好对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中国革命史教育,让每个中国公民都了解历史,提升对党、对国家的热爱。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就不会轻易被历史虚无主义所蒙蔽,可以看穿其虚伪性和欺骗性。二是要切合网络时代的特点,不断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历史教育的方式方法。积极运用微视频、微动画等形式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育,联合各官方账号转发置顶,形成热点内容,吸引更多的网民点击。三是网民要确立健康向上的网络观,掌握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加强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或其他网络错误思潮的侵害。身处网络之中也要时刻保持理智与清醒,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不能因为一时的情绪去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也不能做出以娱乐为目的参与戏说或恶搞英雄人物的恶劣行动,更不能主观臆断假想历史。总之,提升网民的历史素养和网络媒介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恶劣影响。

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更不能被任意歪曲。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流变,终不改其企图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意图。因此,必须不断跟踪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在网络空间里的流变,并提出相应对策,清除其影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黄星清.警惕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趋势[J].红旗文稿,2017(1).

[3]陶鹏.网络语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流变及其批判[J].中州学刊,2016(8).

[4]杨建义.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

[5]潘莉,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特点及其危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6]孟威.抵制“英雄诋毁说”“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逆袭及其克服[J].人民论坛,2015(15).

[7]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6-27(1).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58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