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略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119 评论: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略论

彭君君

摘要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高度就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有着准确的定位与认识,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强调要遵循意识形态工作客观规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群体、场域、建设着眼找准意识形态工作的抓手,真正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进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关键词 习近平 意识形态工作 规律 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后,进一步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表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斗争尖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追本溯源,从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入手,就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客观规律,找准意识形态工作有力抓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定位与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维护着人民政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同时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成败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新形势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关乎经济建设的成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社会其他领域的繁荣,同时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始终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以保障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被掠夺。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逐渐达到了中等国家收入水平。但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人口红利、持续的大规模投资和全要素的生产率提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可持续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影响我国的发展。因此,要让我国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找准改革新方向,改革方向的选择直接关系经济建设成功与否。意识形态是确定经济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定心丸”,意识形态工作要掌好舵,保障经济发展的方向。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经济发展的成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也暴露出来。经济成分、社会阶层、文化知识水平等一系列“变量”使部分人更加注重利益,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负面影响被过分夸大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人否定经济发展的成果。此时协调社会心理,澄清是非,打响意识形态攻坚战已刻不容缓。要保障经济发展的方向,保存经济发展的成果,把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中国经济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意识形态领域“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呈现出许多新情况,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利益格局进一步调整,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加大,新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习近平曾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不绝于耳。社会领域各种“非马”“反马”思想滋生,一些人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边缘化危机。这一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国际社会资本主义经过长期的调整,进入长期发展时期,马克思所描述的工人贫困落后、无路可走的局面不再出现,部分人认为马克思的“说教”已然过时。但“过时论”者始终不能否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最终宿命的预测是准确的,有的人保守僵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认为马克思主义只属于计划经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只能发展计划经济以保证“正统”的社会主义血液。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与否定,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被淡化和消解。

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深刻复杂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随着国家进一步开放,各种文化交织进入人们的视野。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国进行着西化分化的活动,从未放弃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国外敌对势力打着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幌子,不断将其文化符号、文化产品、文化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对我国进行渗透,冲击中国国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导致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能力被弱化。同时,多种不良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一系列错误思潮粉墨登场,加大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越是社会处于变革时期,越是社会人群多元化,错误思潮的影响越是巨大,其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侵蚀思想文化建设成果,污染民众心灵,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网络传播方式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网络传播方式的出现使传统单向度、易操控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媒介逐渐被大众舍弃,多向度、交互性的网络传播方式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舆论场中,个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而网民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被不良舆论诱导。各种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性、自由性的特点发表不实言论,污染网络空间,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隐患。“网络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前沿阵地,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站得稳、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下,加快网络防御体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成为当下意识形态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遵循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多样,但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仍有规律可循,要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遵循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一)遵循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的规律

意识形态工作不是孤立、片面的,不单是思想领域的“斗争”,它牵涉各个领域,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威力。思想的变化多是由于当下社会存在变化引起的,人们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也正是当下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是由当下的社会存在决定的,要保障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承认“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在现实基础上分析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源,找准现实诱因,否则就会落入用问题解决问题的“围城”。意识形态工作要遵循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的规律,要准确分析时代特点。意识形态斗争任何时期都有,但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特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要立足当下,发现情况、找准方法、解决问题。

(二)遵循思想选择最终根源于利益关照的规律

思想与利益是一对连体婴,思想选择根源于利益观照。意识形态与利益相互协同,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为特定利益群体服务。当下,人们进行思想选择归根结底是进行利益选择。人们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了大众思想发展的需要,关照了大众的利益诉求。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必须与利益相互协同,缺乏利益保障的意识形态工作将会失去根基,而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要在各种利益之间做好取舍,对不同群体之间利益进行调和。找准“最大公约数”是解决思想认识不统一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协调多方利益的最重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要发挥统领与指导作用,必须关照多方利益,关照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遵循思想选择最终根源于利益关照的规律,理清社会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保障意识形态与利益关照相协同,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三)遵循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的规律

习近平指出,坚持正面宣传,绝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要在正面宣传的基础上,敢于进行舆论斗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成为各种舆论聚集地,舆论斗争的开展一定要深入网络空间,要敢于发声,净化网络舆论阵地。并积极采用网络传播新方法,让大众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接收到信息,强化大众的阵地意识,使其能够自觉捍卫网络空间的舆论主导权。对社会上出现的正面事件要深入分析并与思想宣传工作相结合,利用大众身边的事例进行宣传引导,提高大众的认同度。正面宣传不是“硬灌”“漫灌”,要讲求方式方法,要在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上下一番功夫。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要始终遵循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的规律,意识形态战线要时刻关注舆论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斗争,对于正面的思想言论要加大宣传力度,保障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大众能够从“身边的故事”中感受到主流价值的先进性与进步性,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使意识形态工作能够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找准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力抓手,“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不能一蹴而就,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找准工作的有力抓手,才能保障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才能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一)青年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群体抓手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对象。新形势下,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首先要加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教育。青年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思维活跃,具有创造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工作,要发挥理想信念的引领作用。理想信念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做好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加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夯实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多读经典著作,经典著作蕴含的思想哲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能够深刻领会其所蕴含的思想哲理。目前,各个高校十分注重经典研读工作的开展,各种与之相关的沙龙、研讨会等学习经典的活动不断举办,以激发青年学生对于经典著作的兴趣,产生阅读动力。只有建立健全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从内容、形式、时间上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理论学习进行制度化的完善,才能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场域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的聚集地,青年学生的认知、思维尚未成熟,容易被错误思潮所影响。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要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的筛子,有效过滤掉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文化因素。高校党委要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对错误的思想倾向要早发现早遏制,为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舆论空间和氛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致力于建立意识形态自觉和自信,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自信来自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要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帮助青年学生形成强大的思想屏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隔绝错误思潮的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能“纸上谈兵”,要着眼于实践,打实实在在的思想攻坚战。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要时刻关注师生的思想动态,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监管和思想引领。高校教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思想的主体,教师思想的动态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思想,加强对高校教师的监管与引领能够保障青年学生在源头上接受到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思想引导的主要责任者,关注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及时发现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问题,并对错误导向进行及时控制。高校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环节有效配合,高校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都是青年学生思想的主要观察者和意见的主要接受者,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保障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文化自信培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设抓手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最主要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西方敌对势力打着文化融合的旗号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掠夺,进而冲击我党在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需要我们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已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骨血之中,成为大众日常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增强大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能够形成强大的精神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还要深入了解和学习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是具有“震撼力”的文化,革命文化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在革命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促进了革命的胜利。革命文化能够使大众深刻领略到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风雨的不易,带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诋毁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发声,捍卫党和国家的尊严。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面对各种“反马”“非马”的声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敢于批评、敢于斗争,肃清意识形态领域的“反马”“非马”声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李宗建.精准把握思想舆论“三个地带”[J].理论导报,2016(9).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1.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57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