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加强高校“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104 评论:0

加强高校“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陈晨

摘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不腐”有效机制,是对反腐倡廉规律的深刻把握。面对当前高压反腐新形势,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不断营造“不敢腐”的氛围,强化“不能腐”的防范机制,提高“不想腐”的内在动力,着力构建“三不腐”权力监督机制,防止校园权力腐败,实现高校科学发展。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高校 反腐倡廉 “三不腐”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从党和国家民族兴衰存亡出发,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又重申“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总结,把“三不腐”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支柱。高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代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加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在传承知识、文化、道德的同时也成为腐败问题的易发和多发之地。如何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成为高校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新的形势,致力于解决新的问题,加快构建权力监督的“三不腐”有效机制,不仅是高校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也是净化育人环境、夯实廉洁社会基础的迫切需要。

一、深刻把握“三不腐”有效机制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指出:“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们要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三不腐”机制的提出和构建是新一届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反腐败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深化。“三不腐”机制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涵盖注重预防、着力治本的内容,又包括从严治标、惩防兼并的措施;既立足于当下,又着眼于未来,是一项各部分紧密相联的系统工程。其中形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就是以零容忍、零姑息的态度对待腐败,怀揣着猛药去疴的决心,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坚持有腐必查、有腐必惩,对贪腐者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形成“不能腐”的有效机制,就是要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对权力的运行形成强效的规范和约束,让权力瘦身,使腐败行为不易得逞。形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就是要通过理想信念、法律法规教育,端正是非观、权力观、义利观,避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不断陶冶自我道德情操和提升精神境界,形成自律意识。

“三不腐”机制中的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其中“不敢腐”是第一步,它主要通过高压对“敢腐”者进行威慑;“不能腐”是第二步,它旨在利用制度的强制力对权力进行约束;“不想腐”是三者中的最高层次,是从本质上杜绝腐败行为发生的关键要素,其目的在于用信念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三者之间,互为一体,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立体防线,从内因和外因的不同角度,对权力进行约束和监督。因此,构建“三不腐”有效机制必须通过整体、系统规划,发挥人力和智力,才能标本兼治,从惩治、约束到自律,彻底根除腐败。

二、高校加强“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校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圣地,不仅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也是营造和谐社会风貌的中坚力量。高校加强“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的根本政治任务,也是防止权力腐败、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治本之策。

(一)“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是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从严治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放在国家发展重要位置。基于当前从严治党正处于朝纵深逐步推进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其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和安排。高校是引领社会文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主要阵地,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力量,担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高校的特点和担负的使命,决定了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是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的重要因素,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中居于特殊而关键的地位。在当前高压反腐的形势下,高校必须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完善防范、惩戒和保障机制,从而形成一个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牢固“权力之笼”,使高校的党风廉政工作更加规范。加强“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要求的重要表现。

(二)“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是高校实现依法治校的现实需要

“依法治国”要求依据法律治理学校,这是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从严治党的纵向深入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法治校成为时代的需要,大势所趋。依法治校必然要求从严治党,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学校治理的全过程,在办学过程中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明确高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从严治党必然要求依法治校,高校必须以大学章程为基石,建立中国特色大学制度,不断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大学章程涵盖了决策、执行、监督权力的协调和制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章程的规范化和具体化展开,是“三不腐”有效机制的制度内核。因此高校加强反腐倡廉“三不腐”机制建设,有利于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从而提升学校廉政治理能力,使大学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为高校逐步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规范的制度化保障,也为高校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三)“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党政干部的重要来源,其廉洁素养对于社会的廉政之风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有责任在此期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树立正确的导向。党的十八大将“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领导干部贪腐的违纪违法行为,却极大地毁损了高校的公信力,影响了高校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声誉,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形成巨大冲击。因此,加强高校反腐倡廉“三不腐”机制建设,体现了高校“以德树人”的责任担当,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廉洁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的路径构建

围绕着中纪委提出的“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的工作思路,高校构建“三不腐”有效机制建设必须抓住重点、总体把握,充分依靠学校良好的党建基础和教育氛围,营造廉洁校园文化环境,实现高校科学发展。

(一)以高压惩处为重点,构建“不敢腐”的惩治机制

“不敢腐”是个体主观上对腐败形成的一种态度,使个体在面对外界的高压态势时,不自觉产生恐慌和担忧,对其心理产生持久威慑和约束力。要形成“不敢腐”的惩治机制,就要妥善保管好制度笼子的“钥匙”,以高压态势坚决惩治“出笼之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绝不是一句空话。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因此高校要构建“不敢腐”的惩治机制,就必须以零容忍、零姑息的态度,不断压缩腐败生存空间,打破侥幸心理,加大腐败曝光力度,发挥群众力量,牢牢把握反腐倡廉的主动权,为治本打牢基础,创造条件。

1.不断压缩腐败生存空间

美国学者克利特加德曾以大量的腐败案例作为依据,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当腐败成本低于违法收益时,腐败者就会冒险选择腐败。由此可以推之,惩治腐败的力度越大,腐败成本就会越高,腐败被发现、查处的概率就越大。当前,高校要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做到巡视工作全覆盖,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建立“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工作机制,对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不让其“养成坐大”,发现一处查处一处,绝不姑息迁就和心慈手软,让党内监督更加精准、灵活、高效。

要坚持上下联动,将上级巡视和校内监督、暗访和巡视相结合,严密监督网络,使之成为始终挂在高校各权力主体头上的“摄像头”。要突出惩处重点,抓住重点领域。据现实腐败案例统计显示,在2014年湖南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通报的12起典型反腐案例中,有5起高校腐败案件,其中6名落马负责人要么是学校党政一把手,要么是分管财务或基建的党政干部。因此要聚焦高校基建工程、招标采购、招生录取、职称评聘等重点领域的腐败行径,通过有力惩治,形成强大震慑,维护党纪校规。

2.努力遏制腐败增量

巡视工作的核心目的在于加快发现腐败线索,关键是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否进行切实整改。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巡视意见反馈,分类处置巡视发现的问题,凡是涉及腐败问题,无论大小绝不姑息。无论是高地位的“老虎”还是普通的“小苍蝇”,该打就打,对于问题严重的窝案当查就查,法纪面前无一例外。对待校园内时常出现的“微”腐败现象,要坚持小题大做,不搞下不为例,让抱有侥幸心理的人感到震慑常在,让腐败无处藏身。其次要履行党委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主动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多在监督和管理机制上找原因,明确主体责任,规定期限进行整改,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同时对新的腐败线索进行深入了解,使有问题的人无处藏身,形成更大的震慑力。

3.加大腐败曝光力度

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是心存侥幸,这似乎成了所有贪腐者共同的心理,并伴随他们思想的发展。要想抑制其在高校中蔓延开来,高校就要加大正面曝光力度,果断公开贪官的腐败行为,点名道姓地将其劣迹曝光在大众视野中,摧毁其寻求暗箱操作的想法,让腐败分子“提心吊胆一阵子,痛苦折磨一辈子”,尝到“贪腐必有得不偿失”的后果,从趋利避害的本性上减少贪腐行为。其次还要通过曝光,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通过反面典型,对广大领导干部以案施教,使其时刻绷紧清正廉洁这根弦,消除其打算蒙混过关的想法,主动在思想上画上警示红线,从行为上界定不能跨越的边界。

4.拓宽问题线索渠道

要真正让“敢腐”者不敢腐,还要积极发挥群众的力量。最根本的就是不断健全举报体系,完善信访举报渠道,建立举报平台,重视网络举报,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监督工作中来。对于信访举报线索,严格按照初步立案、进一步核实、进行谈话函询、暂存了解几种方式处置信访报件,提高办件质量。结合高校的特点,重点对高校的财务进行审计,还可以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从而提高管理财务经济活动的能力,保证高校财务工作正常运行。

(二)以完善规章制度为重点,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不受约束的的权力必然会滋生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把制度篱笆扎起来。放权不是放任,制度要落实,不能是‘样子货’”。高校要实现廉政治理,从根本上说就要打造好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限定的轨道上行驶,使私欲在制度面前失去自由泛滥的可能。因此“不能腐”防范机制的核心在于合理配置权力,整合监督资源,强化监督合力,使之形成决策科学、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使权力受到规范和约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

腐败追根溯源其根本在于制度上的不完善、不健全。有些制度形同虚设,“牛栏关猫”;有些制度模糊笼统,原则要求多,但硬性规定实则较少。因此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是防止权力被滥用、产生腐败的首要前提。高校要按照大学章程,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实现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要依照法律确定权力,对行政权力进行清理和规范,全面开展各级行政权力清理规范工作,明确权力行使的依据和范围。高校要具体明确核心权力之间的关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集体决策体制以及校长负责、法人负责制。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实行教授治学,凸显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

2.强化权力运行中的监督力度

大学章程中明确的规定,要通过建立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将监督保障体系牢牢锁定在“学校宪法”中。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必须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整合监督资源,对党的权力、行政权力、民主权力和学术权力进行监督。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规矩意识,通过制度保证重大决策规定的规矩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形。要注重监督方式的创新,如通过纪委书记参加党委会、列席校长办公会等加强决策监督,发挥好审计监督、特邀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形成合理监督。还要不断完善民主决策程序,通过不断健全咨询、公示和听证等制度,保证全校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着力推行阳光校务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高校要按照教育部所规定的信息公开原则,着力推进党务、校务和信息的公开,形成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的完整链条。加强对重点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秉持以公开为主、不公开为殊的原则,对其权力、服务和责任清单进行管理。同时不断推进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有关重要专题会议决策过程以及结果的透明公开。并运用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的手段,通过大数据网络平台,将人为监督转换为数据监督,用清晰明了的数据将权力运行中的每一个环节呈现在大众面前,有效防止见不得光的行为产生,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

4.促进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十八大以来,许多高校腐败案件通过网络平台被曝光出来,也充分印证了通过科技反腐的重要性。利用科技进行反腐倡廉,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改进和创新高校廉政体制机制的必然选择。高校可以通过搭建网络舆情平台,通过网络技术提高反腐范围、改进反腐工作,推动反腐向纵向深入发展。通过信息共享,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效率,使高校反腐倡廉体制机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加强反腐工作的时效性。

(三)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重点,构建“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不想腐”是反腐治本的最高境界,是主体自身的一种主观意愿,体现了主体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说的即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的道理。人的言行固然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但更多则要靠自律来进行约束。因此,高校要构建“不能腐”的自律机制,就必须从理想信念上为党员干部补“钙”,加强党纪党规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满足合理诉求,限制私欲膨胀,强化自我约束,营造高校廉洁的校园文化。

1.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近年来高校查处了大量腐败案例,这些案例都表明,一些领导干部的政治变质、生活腐化,往往是从思想道德滑坡开始的。要想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就要从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入手,把提高党员理想、坚定党员信念教育作为重点任务,对党员干部进行分批分层次的党性教育。只有坚持知行合一,不断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因此要强化理论功课的学习,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帮助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树立科学、辩证的立场观点,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中来,拧紧思想防变的“总开关”。还要强化广大领导干部的党章标准意识,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等主题活动,深化党内教育,进一步强化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的执政观念,坚决有效地执行上级安排的任务,认真落实党委的集体决策和工作目标,把是否能够实现和发展人民福祉作为考核工作绩效的第一标准,使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成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自觉行为和理性实践。

2.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育学生求真知、做真人乃高校立校之本。一个学校的师风、学风是这个学校的生命,而优良的党风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师风、学风。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要与党性教育相结合,引导广大教师按照“引路人”“好老师”的要求,安心、热心、舒心、精心从教。加强新教师的岗前培训,为新教师师德师风的形成提供保障。注重从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培养党员,并将教师党员发展成为学校的学术骨干。还要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经常开展教师楷模评比活动,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环境,鼓励教师队伍走进社会,走入基层,了解民意,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育人情操,以自立、自省之心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3.努力保障公职人员的合理诉求

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中,合理待遇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良思想动机和廉洁风险也是造成高校腐败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加强精神激励的同时,高校要配套相对合理的薪酬体制,以增强教师对职业的忠诚度,全力保障公职人员在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合理诉求。还要引导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的公职人员正确看待工作任务、工作节奏以及工作待遇之间的现实落差,建立健全薪资考核评价机制,消除由于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道德滑坡的可能性。

4.大力营造高校廉洁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校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师生的思想行为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廉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关键构成要素,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校园中的各种文化形式,传播廉洁思想,营造“以廉洁为荣,以贪图享乐为耻”的校园环境。高校反腐倡廉建设要求,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建设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中,挖掘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各种资源和素材,扩大宣传覆盖面,用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校园报刊、广播、网络媒体,向全校师生传播先进的廉政知识和文化。组织师生围绕廉政文化建设开展论坛活动。要注重对文化宣传的监督和考核,定期对廉洁文化的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确保廉洁文化传播的质量,保证廉洁文化的规范、有序展开。在文化宣传中,要讲究针对性。党员干部重在岗位教育、自律教育;对教师注重师风教育;对大学生重在进行廉政知识的灌输,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使其自觉树立廉洁观念,为终身廉洁奠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2).

[6]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EB/OL][2015-9-2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922/c1001-27620387.html

[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4-10-9]ht-tp://qzlx.people.com.cn/n/2014/1009/c364565-25792940-2.html.

[8]陈全.“象牙塔”里,岂容“虎”“蝇”横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4-5(1).

[9]杜利英,李豫晋,杨晓娟.大学生廉政文化、廉洁文化教育迫切性及途径分析[J].前沿,2013(4).

[10]汪保安.高校构建“三不腐”有效机制研究[J].阅江学刊,2016(5).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55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