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学的当代研究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121 评论:0

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学的当代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出发,在探讨文艺问题时把握住了审美和文艺的现实基础,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结构方面,深刻地揭示出文艺与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与文艺关系等问题的相关结论都是相当深刻的,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无论是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还是进入新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者们,都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经济思想,并且是以19世纪以后世界政治经济为背景,对文艺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深化和细化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思想。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

进入20世纪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20世纪是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文学艺术也相应地变成了机械复制的产物,报纸、电影、电视、网络等新的艺术生产媒介改变了传统的艺术生产方式,与此同时,依赖着现代科技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工业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西方各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在20世纪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艺术不仅能够被大规模生产,而且可以进行无限复制,具有了商业价值。文艺与经济密切融合的现象引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的格外关注,本雅明、阿多诺、伊格尔顿等学者都从不同方面重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文艺经济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提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本雅明,因为本雅明是最早系统地阐述艺术生产理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核心是:艺术是一种社会生产形式,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一种特殊生产活动,即它们同样由生产与消费、生产者、产品与消费者等要素构成,同样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制约。马驰:《“新马克思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62页。其中最有影响的观点就是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艺术的进步。1934年,本雅明在巴黎做了一个题为《作为生产者的作家》的演讲,他认为,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也是一种生产过程,即艺术生产。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是生产者,艺术品是产品,读者、观众是消费者,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艺术家的创作要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艺术本身也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接着,他进一步指出,艺术生产的技巧决定一切。本雅明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艺术生产技巧看作是艺术生产力的代表,并解释说在与艺术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艺术技巧始终占据支配地位。而且本雅明还自觉地将艺术生产论与政治倾向论相结合来研究文艺问题,他高度赞扬了布莱希特的史诗剧,认为布莱希特史诗剧的意义在于证明了艺术技巧能够深刻地影响着政治倾向的表达。艺术家的政治倾向性不仅取决于艺术家的世界观,还取决于艺术家运用何种艺术技巧。艺术技巧是艺术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力,是作品政治倾向性的必要基础,布莱希特对传统的戏剧艺术技巧进行了革新,他把现代社会出现的电影、广播、音乐等新的艺术技巧吸收到戏剧中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本雅明认为广大的艺术家应该像布莱希特一样运用先进的技术技巧服务于进步的政治目标。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在随后写成的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机械复制是区别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概念,19世纪以后,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机械复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生了机械复制时代的主要艺术形式——电影。本雅明也正是以电影为例说明了机械复制技术的革命性,他认为机械复制技术(例如电影)的大量出现改变了传统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性质,使文艺作品走向大众,从少数贵族、高层的专利品变成了普通人的共享品,扩大了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受众范围,促进了文学艺术的普及。本雅明始终坚持认为艺术是否能够进步,一个决定因素就是机械复制——机械复制为代表的生产力推动艺术的进步。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这篇论文里,本雅明从艺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入手,确立了艺术在机械复制时代里的特征,说明了文学艺术同现代生产力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可以说,本雅明比较完整地运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从文学艺术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来阐释艺术生产理论,并谈到了艺术生产的技巧问题、艺术生产的政治倾向性问题、艺术生产所处的机械复制时代的问题等,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是具有创造性贡献的。

虽然本雅明一直强调艺术生产对技术手段的依赖,强调艺术生产的技巧问题,但他也看到了由于技术发展所造成的传统艺术韵味消失的现象。所谓韵味就是指传统艺术因为不能大量复制而具有的一种独一无二的价值,它是传统艺术区别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传统艺术作品,例如中国的《清明上河图》、西方的《断臂维纳斯》等艺术原作被人们当作宝物收藏在博物馆里就是因为这些艺术品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是世界上举世无双的珍宝。这些艺术品的复制品就缺少了那种独一无二的韵味,自然价值就不高了。尽管本雅明非常欣赏传统艺术的韵味,非常怀念传统文化的光晕,但他还是深邃地看到了蕴含于传统艺术中的韵味有一种特殊的距离感,这使得传统艺术远离了人民群众,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没有被复制的艺术品永远只是少数人的稀世珍宝,大多数人却没有办法去体味艺术品那独一无二的韵味,只有到了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品才得以从统治阶级的掌握中解放出来,走向人民群众,获得现实活力。所以本雅明认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韵味的传统艺术让位于可复制的艺术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本雅明把艺术生产与经济、技术、政治等诸多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场法则对艺术生产的影响愈为深广,艺术生产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艺术生产成为一种新趋势,人们开始纷纷重视起报纸、电影、电视、广播等领域的生产制作、发行传播的研究,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高度重视。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本雅明、布莱希特、阿尔都塞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生产的文学理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集大成者。伊格尔顿把艺术生产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生产来加以分析很有启发性,他的基本观点是艺术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经济基础属性;艺术生产既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又是经济性质的生产。伊格尔顿对艺术的生产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这两种属性互相渗透,并且形成完整的艺术形态,也就是说,文艺受意识形态支配,同时又在生产着意识形态。伊格尔顿以文化生产理念为基础,把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文本等概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密切相关的系统。他对这个系统里艺术生产的多重属性、多种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在伊格尔顿看来,文学生产是一种作者的生产活动,所以,在把一般生产方式与文学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情况下就必须研究作者个人的写作活动与出版、发行等生产方式的关系,以及这种生产方式与一般意识形态如何再形成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一方面,艺术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作为生产的艺术又与经济活动相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是雇佣劳动者,他们所创造的文艺作品也即是市场流通的一种商品。当然,这两个方面即“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和“作为生产的艺术”相互交织。伊格尔顿指出:“文学可以是一件人工产品,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一种世界观;但同时也是一种制造业。书籍不只是有意义的结构,也是出版商为了利润销售市场的商品。戏剧不只是文学脚本的集成;它是一种资本主义商业,雇佣一些人(作家、导演、演员、舞台设计人员)产生为观众所消费的、能赚钱的商品;批评家不止是分析作品,他们(一般地说)也是国家雇佣的学者,从意识形态方面培养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尽职的学生。作家不只是超个人思想结构的调遣者,而是出版公司雇佣的工人,去生产卖钱的商品。”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65页。在这里,伊格尔顿对于一般社会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区分是自觉的,其核心在于对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定位。或者说,他的艺术生产观“就是具体分析在复杂的意识形态关系中文学生产方式与一般生产方式的联系和区别;又在两种生产方式的交互作用中,来说明一般意识形态与作者意识形态在一定审美常规条件下相互渗透、冲突,成为具有独特审美意识形态的文本的过程与特点”冯宪光:《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9页。。可见,伊格尔顿文学生产理论的独特性就在于,他在考察文学生产物质性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文学生产意识形态性的研究,他以生产为核心概念,阐释了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各种要素共同建构出文本的过程,揭示出作家、文本、意识形态、生产方式互相交织的复杂状况。总体来说,伊格尔顿的文化生产论综合了本雅明的文学生产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等思想,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

二 新时期中国学界的艺术生产论

在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部分,我们简要讨论了董学文等学者的艺术生产问题研究,但是就一些观点也只是点到为止,在此我们承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

虽然20世纪50年代文艺理论界曾就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问题有过热烈讨论,但是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和庸俗社会学的强势话语,这一讨论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当时学界把文艺与经济的关系简单化,甚至把文艺仅仅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从而造成了文艺的贫瘠和理论的匮乏。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文艺与经济间关系的关注是很不够的。20世纪80年代后,得益于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拨乱反正,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家们开始大胆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丰富内涵,并且引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各种学术思想,吸纳一切优秀的文艺理论资源来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样,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等文艺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得以进入新时期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家的视野中。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译介西方文艺理论的热潮,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被大量译介到国内,有关艺术生产论的研究成果成为推动中国新时期艺术生产理论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代背景,当代中国产生了各种各样新鲜多变的文艺现象,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来研究这些现象也是市场经济时代文艺发展的迫切要求。

新时期以前,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基本是国内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盲点,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最早掀起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热潮的是董学文,他特别强调要真正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去梳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内容,揭示其丰富的理论意义。董学文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探讨,首先就在于他认为艺术生产是马克思美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并且马克思是以艺术生产这个概念为中心构成了他宏大而新颖、科学而革命的美学体系。董学文指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概念有一个不断衍化的过程,厘清这个过程,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发展情况。于是,他回到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清晰地梳理了艺术生产这一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此详细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董学文关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探讨还涉及了“艺术生产中的生产力问题”“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生产的一般发展”等方面,使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概念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他在《“艺术生产”理论的美学方法论意义》一文中明确指出马克思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美学和文艺学的,所以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概念“体现了马克思从新的世界观,从人类生产角度出发考察艺术和美学问题的特色。可以说,‘艺术生产’的概念及其理论,为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体系提供了一条贯穿线”董学文:《马克思与美学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78页。。董学文在文章中还提到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意义,比如说大大扩展了艺术和美学研究的领域,使美学的天地更加开阔;有利于澄清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误解;密切美学同其他学科的联系等,这样的论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的前沿性思考。

在已经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产生思考与探讨的基础上,中国文艺理论界自然会提出对这些思考与探讨加以进一步系统化的理论要求。何国瑞的《艺术生产原理》就是国内学者第一部系统探讨艺术生产理论的著作,在该书中何国瑞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首先,何国瑞认为,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理论基础就是艺术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打开艺术迷宫提供了一把钥匙,这首先得归功于马克思,他建立了唯物辩证法的人论——生产论。人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矛盾中进行生产以保存和发展自己的,‘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这一命题,打开了艺术研究的全新局面,它为我们探索艺术奥秘提供了最科学的方法论”何国瑞:《艺术生产原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页。。其次,何国瑞把艺术生产所涉及的本体、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等几个方面按照逻辑关系串联,然后将本书以本体论、主体论、客体论、载体论、受体论的顺序进行创作,这是一种体系化研究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说本体论、主体论、客体论、载体论、受体论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没有真正实现与艺术生产理论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再次,何国瑞在论述其艺术生产理论时并没有囿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论的框架,而是直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典中寻找立论的理论基础,这也是中国学者一次独辟蹊径、开拓艺术生产理论创新的有益尝试。何国瑞的《艺术生产原理》一书在中国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在“艺术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与艺术的生产性质关系”问题上,在“艺术生产论与艺术反映论关系”问题上产生了不少争议,但作为一本系统阐述艺术生产理论的著作,《艺术生产原理》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艺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朱立元。朱立元在90年代初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这些文章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做了综合性分析与考察,提出不少有意义的观点。在“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问题上,朱立元始终坚持:1.应把物质生产看作是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亦应是艺术生产发展的兴衰,同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程度的综合比较所得出的判断”朱立元:《理解与对话》,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页。。2.肯定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必然、普遍、本质的基本平衡关系,但也要承认一定条件下的不平衡现象。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朱立元既从马克思、恩格斯原典中找证据,又从文学发展史里找材料,真正做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文章极具说服力。针对何国瑞主编的《艺术生产原理》一书,朱立元也做出了他的评价,首先他对创作这部以艺术生产论为主干构建起来的文艺学体系专著的尝试提出表扬,其次他认为何国瑞“艺术生产理论排斥反映论”的观点值得商榷。朱立元提出,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时,应当以艺术生产论作为基本构架,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生产论和艺术反映论相矛盾;事实上,“艺术生产论与艺术反映论在根本上并不矛盾,但是在范围上,艺术生产论大于艺术反映论;在性质上,艺术生产论更切近于艺术的特殊本质和艺术运作的特殊规律,因而作为文艺学体系的主干优于艺术反映论”朱立元:《理解与对话》,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4页。。朱立元有关艺术生产论的探讨,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他还撰写了艺术生产与唯物史观、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等方面的文章,在新时期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新时期文艺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文化工业、文化产业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在我们面前,从经济学维度探讨艺术生产的理论研究成果陆续产生。1993年,张未民发表论文《走向艺术生产论》,文中指出:“如今,我们明确而坚定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艺上如果只是强调阶级性和政治性而忽视生产性、商品性等特征,将远远不够甚至无法适应现实的要求。”张未民:《走向艺术生产论》,《文艺报》,1993年9月4日。在张未民看来,政治经济学视角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独特视角,马克思的文艺理论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文艺理论,而艺术生产的概念则是这个理论的概括。张未民的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生产理论研究者中影响很大,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注意到了新时期艺术生产的现实情况,于是将自己的研究重点从注重对经典作家的观点进行理论阐述而转移到注重实际的艺术发展状况的具体研究上来,例如,对艺术商品化、产业化问题的研究、如何正确处理艺术生产中意识形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如何才能健康发展等问题,这些研究拓展了艺术生产论的理论视野,增强了艺术生产论的现实针对性。新时期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还逐渐由注重个别问题和特殊领域的具体研究转向注重分析解决当代文艺领域中综合性、系统性的新问题,当代中国的文艺理论家们对文艺的生产消费状况、当代文化产业的特点与规律、文艺的市场化转型等问题都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

总的来看,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艺术生产论研究,既有20世纪80年代从哲学人类学角度所做的思考,也有90年代以后从经济学视角所做的探讨,这两个视角都有其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它们相互结合、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不仅表明艺术生产理论有着强大的生命活力,也有益于艺术生产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中国新时期关于艺术生产的研究非常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特别是研究角度由哲学人类学向经济学的转变,更是体现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者们结合实际、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推进文艺理论创新的使命感和勇气。特别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从经济学角度去探讨艺术生产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学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开启了从经济学视角探讨文艺理论问题的道路,在他们之后,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还是中国新时期的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者都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了下去,他们在艺术生产理论上做出过深入的探讨。所以中国人民大学的金元浦教授在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学思想》这篇文章里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学的概念,这是对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文艺理论问题所取得成果的总结。

首先,金元浦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独特视角就是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美学和艺术,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与其他美学、文艺学思想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之前的美学家康德、黑格尔等人基本上都是从人类意识的角度来研究美学和文艺的,与他们所不同的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物质生产决定社会意识,他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研究成果也正是以这两个伟大发现为出发点,在对政治经济学认真批判的基础上通过经验分析所形成的。马克思的美学、文艺学观点基本都散落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等一系列经济学著作中。正如柏拉威尔所认为的,“(马克思)把主要用于经济学的术语也用在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历史上,如生产(produzieren、produktion)等。他把诗人也叫作‘生产者’,把艺术品叫作‘产品’,虽然是一种独特的、有别于其他种类的‘产品’。马克思通过使用这样的术语叫我们不要忘记把艺术放在其他社会关系的框子里来观察,特别是应该放在物质生产关系和生产手段的框子里。只有明确了这点之后,他才能独立地、抽象地研究艺术,才有余暇观察一下艺术领域自身”柏拉威尔:《马克思与世界文学》,梅绍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383页。。

其次,金元浦批评了把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文艺经济学思想等同为经济决定论的庸俗社会学。金元浦指出很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都对马克思从经济角度研究文艺美学感到不满,担心这样的研究会影响美学鉴赏力,更有甚者将文艺与经济的关系简单机械地理解为经济是唯一决定的因素,结果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经济思想公式化、庸俗化了。

再次,金元浦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产力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思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发现——文化生产力理论。文化生产力包括两种生产力,一种是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另一种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化,两种生产也在相对独立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偏重于人类社会实用性、基础性方面的生产,精神生产力则更偏重于人类社会的人文关系方面,这两种生产力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它们又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文化生产力就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互交融、合为一体的体现,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精神生产力的特点,有着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也具有明显的物质性。

一般看来,艺术生产是一种最富有精神性的生产,因为艺术生产要依靠艺术家的艺术思维,需要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最后还要通过受众的理解以达到共鸣,这一过程完全是精神性活动。但是艺术生产又是万万不能缺少物质生产的,因为艺术产品必须通过物质的方式呈现出来。文学作品要经过写作、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一系列环节,要通过笔、墨、纸、印刷机等工具才能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绘画也需要画家利用画笔、颜料、画板等工具才能进行创作;物质因素在雕刻艺术中表现得就更为明显了,无论是根雕、木雕、砖雕,都缺少不了雕刻的物质对象。马克思文化生产力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文化生产力中既然包括精神生产力,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庸俗社会学的“经济决定论”;文化生产力中又包括物质生产力,从另一方面就否定了所谓的“精神决定论”。第二,文化生产力的概念说明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生产,而且还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马克思是在商品经济兴起的时代提出艺术生产理论,所以这一理论必然含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文化生产也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而且作为整个社会生产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成分,由文化生产而形成的各类文化产业已经是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了。以日本的动漫产业为例,2003年4月—2004年3月,日本的动漫市场销售额达3739亿日元,比2002年增长了1604亿日元,增幅高达75.1%以上。漫画读物约占日本出版物总数的40%,2003年日本动漫产业总值约为149亿美元,占其当年GDP的0.3%。其数据参考了《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07月11日,见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j/20050711/09511782024.shtml.

金元浦在着重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学的经济视角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力思想以后,又针对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做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理论,而且对新时期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关于文艺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在下一章专门来谈。

总之,以艺术生产论为主导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经济论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体系所具有的理论深度,更表现出它所具有的实践性品格。然而,纵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原典形态的理论阐述,还是对诸如文艺的商品属性与审美属性等相关问题的讨论,都没有做出具有时代实践特色的有效解答。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52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