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文精神的理性复归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116 评论: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文精神的理性复归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当代发展最突出的成果与标志,当是对其原典形态与理论延伸中人学理念的深度发掘与科学定位。如何在所谓现代性转型与后现代性遭遇的思想语境中,保持和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价值?如何去构建一个真正对中国当代文艺实践具有强势影响作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逻辑系统与学理框架?这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思辨与演绎的学术历程。其中,对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庸俗社会学与机械反映论干扰而遮蔽的人学理念的深度发掘与系统梳理十分重要,为此,马列文论界的学者们已经做出了巨大的理论努力并有了丰硕的成果。

一 从失落走向复归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将近一个世纪。在与中国文艺实践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一个具有主导地位的文艺的指导思想与价值话语体系,对于中国文艺实践运动的影响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因素与政治因素和由此而带来的文艺学中政治功利主义的独断与文艺研究主体的失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是依赖其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与权威性而维持主导地位与强势作用。在机械阶级论世界观与政治功利主义方法论的束缚与制约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真面目与完整形态乃至于理论的出发点横遭遮蔽、扭曲与任意取舍。被突出与强调的往往是为某种功利主义所阉割的局部论述与特指观点。譬如说关于人的本质的概括,我们只知道“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知“自由自觉是人的类的特性”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等;譬如说关于艺术与美感的起源,我们只知道“劳动创造了美”,并且只简单而武断地将这里的“劳动”诠释为仅仅是人类早期的“物质生产劳动”,而不知道劳动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性内涵与历史成因。殊不知早期人类自身的“种的繁衍”对艺术起源的重要影响,同样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关注。于是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庸俗社会学与机械反映论蔚然成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灵魂与精髓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其中国化的进程中,真正实现学理逻辑与实践境界上的超越与发展,达到其真理的普适性与有效性,乃是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思想解放的大潮兴起逐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降,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带来了中国社会人学思潮的兴起,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思维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文艺创作与文艺研究领域,过去人为设定的人性论与人道主义思想的禁区被打破,创作者与研究者终于获得了自由自觉的主体意识;“文学是人学”这一简明而至真的文学命题也终于成为文学界同仁的共识。当人们以人学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框架去重新审视诸多文艺现象时,他们才似乎真正发现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与终极关怀所在。对人的生命意识与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刻关注,对人的独立价值与人性丰富复杂性的重新确证,使中国新时期文学艺术终于突破了政治功利主义与庸俗社会学的围攻,完成了使中国文学获取新生的洗礼。

同样,随着思想解放运动与新时期文艺实践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研究也开始出现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学术大讨论以及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广泛译介与充分研究,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原典空间与阐释空间,使广大文学界人士逐渐清晰认识到: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整体的文艺思想与文艺评述中,所关注的不仅是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文艺与历史的关系,他们同时关注文艺与人的关系,他们是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去考察文学艺术,并以人的自由解放与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文艺研究与文艺批评的终极目的与评判标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所蕴藏的丰富而深刻的人学理念得以充分展示与理论认同,这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取得历史突破的重要契机。“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注重对文艺同社会-历史的关系研究,强调文艺中的时代精神和历史精神。这虽然是必要的,却是不充分的、不完整的。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揭示文艺同人的关系的人学思想和人文精神”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应该指出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学术进程中,陆贵山的成果是令人瞩目的,是较早从学理思辨的基础上提出“人学观点”,并将其与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并列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系统学理构想与基本问题框架的。在他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点”必然包含人的因素。因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美学因素、历史因素总是和人的因素相连的。“从‘美学观点’看文艺,认为美学因素作为文本的审美特性负载着一定的人文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有别于西方的纯粹的审美主义文论;从‘人学观点’看文艺,认为作品中的人文因素是通过具有审美特性的文本表现出来的,作为历史的人与人的历史发生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与西方的那些具有疏离社会历史倾向的人本主义文论大异其趣;从‘史学观点’看文艺,认为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因素同样是通过具有审美特性的文本表现出来的,作为人的历史必然同历史的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与那种‘只见物不见人’的庸俗社会学、庸俗历史学和庸俗政治学划清了界限”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拓展与创新》,《文艺报》,2004年1月1日。。这段论述从理论上廓清了文艺研究与文艺批评中人学因素与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关系。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的研究者(包括高校各层次的大学生)所面对的,只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某一个维度和某一个知识领域。政治功利主义的研究背景与理论语境,加上对研究对象的知识系统性的欠缺,使我们已经习惯于把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简单地理解为是对一般历史活动流程的肯定与对一般社会现象的认同,并且如经济唯物主义者那样,把经济活动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的决定因素。同样在对文艺现象的解读与评判中,也习惯于仅仅把社会历史的标准作为评判文艺现象与价值的唯一依据,以至于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人则往往忽略不计了。这种抽去了人的活动内容与实践力量的社会历史标准,最起码是跛脚的。因为它丧失了文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与前提。

二 文艺批评价值观的重构

人学理念与人文精神的回归,丰富和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内涵与学理优势,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参与当代文艺运动的实践成为可能。坚持文艺研究与文艺批评中的人学理念与人文精神,这不仅与“以人为本”这一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取向一致,也同样契合当代文艺创作的思想主潮与精神向度。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历史的机遇。新时期文学艺术的走向也投射与凸显出当代中国人告别过去而走向未来的思想面貌与精神历程。由此,人性追问与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当代文艺批评实践中不可拒绝的价值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人对自身生存意义与价值取向的不断自觉,对人生境遇意识的不断成熟与超越。纵观当代文学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商品化原则正在向创作主体的创造性与审美品质的坚守提出挑战,文艺的意义生成与价值趋向正面临着腐蚀与消解;另一方面,文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文艺从政治与阶级斗争的维度向审美与艺术维度的转移与回归,文艺要素的丰富多样与创作主体想象力的自由呈现,这些都拓展了文艺在当代的生存空间,展现了文艺的意义生成与价值取向的新境界。我们看到,商品大潮所带来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人生现象,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欲望与理性的冲突,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作家艺术家展示人物命运沉浮的现实背景,深刻揭示社会历史转型时期人的价值与道德体系重建的艰难与困惑,努力地表现对于人类社会正面精神价值的呼唤与追求,成为当代众多文艺作品的母题。当然,我们丝毫不能低估商品大潮影响下文艺的价值失衡与价值迷乱态势。在文艺的娱乐化与文艺的商品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艺现象时,文艺研究与文艺批评的一时“失语”或“缺席”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那种对所谓“个人化”“私语化”写作的容忍和迎合,那种对低俗廉价作品的屈就或违心炒作,任其发展下去,只能败坏文艺批评与文艺研究自身科学性与审美性的价值追求,从而使其重新沦为一种丧失自主品格的工具——从过去的政治化的工具到今天的商品化的工具。至此,最能体现新时期文学精神与品格的人性守护与人文关怀也就荡然无存了。如何帮助创作主体摆脱商品化原则与现代科技理性膨胀对文艺审美品格的侵蚀与遮蔽,这是当代文艺研究与文艺批评的历史担当。对于文艺创作领域里出现的人文精神的缺失与价值指向的迷乱,文艺批评仅仅止于批判与否定可能是远远不够的。当人的生存迷惘与情感困惑成为一种带有某种普遍性的文学言说与艺术追问时,文艺批评给予正面的理解与引导是必须的。要帮助创作主体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提升与超越,鼓励与赞赏通过文学的审美观照来创造“人类诗意栖息的家园”,坚持发挥文艺解放人、提升人的审美功能,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人学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最重要的启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51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