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在批判旧世界中构建新世界
任何一种理论,在论证一个新社会取代旧社会的必然性时,不可避免地要对未来新社会进行一些描述。空想社会主义就尽可能详尽地设计了一个无比美好的人类未来新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一些描述,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反对详细设计未来社会蓝图。在1843年《德法年鉴》上的文章中,马克思就说过,现在的并不是简单地去设想一个适用于所有时间的将来的具体状况,不是这样简单的设想就能告诉我们如何行动。如今要做的是批驳现存的全部不合理的地方,在批判现存社会的弊端中去发掘新社会的基本要求。恩格斯在逝世前不久,还多次强调这一点。1893年,恩格斯在对法国《费加罗报》的记者谈话中再次谈到,我们从来就没有去设计所谓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状态,也从来没有去设想关于未来新社会各个方面的具体样子。1894年,在《致朱泽培·卡内帕》的信中,恩格斯说,要谈未来社会的细节而“又不堕入空想主义或者不流于空泛辞藻,几乎是不可能的”。马克思否定的、批判的是“教条式地预料未来”,主张的、肯定的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是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构建新世界,强调的是,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测,要建立在对以往社会发展和现存社会中已经出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的科学的、革命的批判分析的基础之上。
1.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进行批判,构建科学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确立社会建设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
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自己理论的历程,可以看出,他们首先接受的是黑格尔的思想,进而对黑格尔思想的不合理处进行批判,又开始吸收费尔巴哈的思想,接着又对费尔巴哈思想中的不合理地方进行批判,最后发现新的科学思想——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他们的社会建设理论的哲学基石为唯物史观。
大学时期,马克思信奉黑格尔哲学,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经常在博士俱乐部成员聚会或活动时发表自己的言论。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进入报刊业,为资产阶级激进派报刊《莱茵报》撰稿,一直做到该报主编。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接触到莱茵省的工人、农民的现实生活,被他们生活的贫困所触动,开始为工人、农民发声,对现代社会的不合理的反常的现实进行批驳,并开始投身于工农的斗争中。恩格斯中学未毕业就进入到父亲的商行中开始经商,与工厂主、工人们有了广泛的接触,感受到工人生活的凄苦情景、工厂主的贪婪、宗教救赎的虚伪,于是,他同情工人群众,厌恶工商界行径,批驳宗教虔诚思想,转向无神论者。接着,恩格斯在柏林服兵役,经常去柏林大学旁听,接受了黑格尔哲学思想,为青年黑格尔派所吸引,逐渐加入其中并积极活动。
但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大多数成员逐渐醉心于哲学思辨,其代表人物——鲍威尔兄弟公开发表污蔑工农群众的言论,积极吹捧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鼓吹自我意识——精神创造自然和人类社会,这里的自我意识,即精神,只能是人类世界中的杰出人物——英雄。工农群众只是物质,与精神对立。人类连绵的历史就是精神不断对抗物质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发现青年黑格尔派大多数人的主张与自己有极大的差异,开始清除青年黑格尔派对自己的影响,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吸收,剥离其中的唯心主义主张。接着,他们学习到费尔巴哈的著作,接受费尔巴哈主张的人是自然的产物的人本主义唯物哲学。马克思吸取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指出,在资本统治的现代社会中,人的劳动一定会出现异化,脱离劳动的本性,这种劳动的异化会造成许多违反人的本性的情景:劳动产品是工人劳动的结果,却不属于劳动者;劳动者的劳动属于雇佣他的工厂主,却不属于他自己;劳动者的劳动不是自己不能自由选择、自由支配的,却是外力强制的;劳动者与有产者对立。只有消除劳动的异化,人的本性才能复归,于是,共产主义社会就出现了,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然与人的统一的完成。并且,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对群众的否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世界的本源不是精神,而是物质,正是物质——工农群众在劳动中创造了连绵的人类历史。
《莱茵报》被政府封停后,马克思来到法国巴黎,在与工人的来往中,越加感受到工人的力量,进一步参与到工人的各种斗争中,成为一个革命的思想家。在这一时期,他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观贯穿到人类世界,完成了唯物主义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并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实践。在马克思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他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提出“社会人”,从而找到人的本质属性,阐明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历史,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和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4年夏末在巴黎会面,进一步达成思想共识,与青年黑格尔派决裂,彻底扬弃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缺陷,并系统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脱离其人本主义立场,发现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他们合作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来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确立自己社会建设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1)现实的人——唯物史观的前提。处于物质生产劳动的人才是现实的人,才能创造人类历史;(2)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人的最初的历史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劳动、满足新需要的再生产活动、人口的繁殖活动、人与人的联系活动;(3)人的现实生活决定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是人的实际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4)分工的发展阶段造就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时代。人类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分工,分工不断发展变化,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变化;(5)物质生产本身就存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交往形式必须适应与生产力。但是实际情况是,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并不总是相适应,于是,矛盾出现,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就创造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6)社会存在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市民社会”,来自于社会的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是社会的国家和意识的上层建筑的基础。生产和交往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政治和意识的上层建筑对物质基础具有影响。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形态;(7)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物质基础不断向前发展,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与现存的上层建筑产生矛盾,通过变革产生新的上层建筑来适应其发展,当新的上层建筑与物质基础又产生矛盾,就又通过变革产生新的上层建筑。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循环一次,社会形态就发展到更高级的一个阶段。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
2.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建构,奠定了社会建设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在哲学领域发现了唯物史观,而且将唯物史观作为他们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他们在经济学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在批判古典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中发现了资本与劳动分离的根源——剩余价值,建构剩余价值理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论证未来新社会建立的必然性。社会建设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得以确立。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并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分析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增长的条件、原因,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学观点,提出劳动价值论。威廉·配弟认为商品首先有自然价格——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在此基础上商品才有在市场上销售的市场价格。亚当·斯密认为社会财富的源泉是社会各领域的生产劳动,商品既用于使用,也用于交换,之所以能交换,是由于生产商品时耗费了劳动,由此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大卫·李嘉图的认为商品之所以有交换价值,基础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商品有使用价值的原因是商品有绝对价值——最不利条件下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三大阶级工人、资本家和地主,并分析了工人的工资、资本家的利润和地主的地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剩余价值。斯密认为,地租和利润来自于工人的劳动。李嘉图认为资本家的部分利润来自于其支付了工资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状况时,吸取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祛除其中不合理因素,提出自己的经济学观点,从而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由此为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论断提供经济学支撑。马克思从商品开始进行研究,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观点,并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更一般的概念——价值。商品的价值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也详细地研究了工资、利润和地租,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对立关系,提出,资本家支付工资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能力,工人用自己的劳动能力不仅生产劳动能力的等价物,还生产超过这一等价物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拥有,这就是资本家致富的秘密。资本家组织生产就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并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所有生活需要,一定会出现生产过剩。只要剩余价值被无偿占有的状况不得到解决,那么生产一旦繁盛,接着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会如期而至。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繁荣与危机的交互、财富的堆积与贫困的加剧并列、经济发达与犯罪上升并存等矛盾、反常的现象丛生。在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之所以资本家可以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不能获得其用自己的劳动力创造的所有价值,只获得仅供维持自己生存的工资,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制度——私人占有制。要打破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资本家、地主之间的对立关系,要消除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带来的经济社会的矛盾、反常现象,必须由工人自己起来斗争,推翻私有制,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制,才能在经济上建立起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基础。
3.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确立了构建未来社会的实践基础。
从“人”——劳动人民为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反常现实,指出,“人”——劳动人民在种种社会关系中的“非人”状态,强调,正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结成的关系的总和,成为社会。所以,推翻“非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后,未来新社会应该实现“人”的正常状态,改变反常的社会现实。只有通过劳动人民的实践活动——各种生产劳动来进行社会建设,才能彻底消除资本制度下的劳动人民在社会中的“非人”状态,实现人——自然——社会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处于现实中的个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要生存,就必须从事生产劳动,从而获得生活资料。在生产劳动中,人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就构成了社会。由此可见,人、社会的基础就是劳动,劳动是全体人类存在的前提,是产生生命(人)的活动,而且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不同的,动物不区分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它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统一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的劳动的正常状态应该是自由自觉。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呈现出的是不正常的状态——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权条件下的劳动活动异化的四个基本表现:第一,劳动和工人相异化,即人和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对立。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从事的劳动不是其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自由选择的劳动,而是由于被资本家用金钱雇佣,按照资本家的要求被迫进行的劳动,因此,在这样的劳动中,工人感受不到快乐,只会觉得痛苦。第二,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即人和人的劳动产品对立。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家用金钱购买了工人的劳动能力,工人通过生产劳动创造的所有价值都属于资本家的私有财产,因此,工人劳动越辛苦,其在辛苦的工作中身心消耗越多,当然生产的产品也越多,资本家拥有的财产也就越多,而工人始终只获得资本家支付的工资。第三,类生活和人相异化,即人和人的类本质对立。人的类生活要靠无机界——自然界生活,人类不断地与自然界打交道,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从而在自然界中获得人类生活所需。因此,人的类本质就是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从事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厂中的劳动根本不是其自由自觉的劳动,只有在从事吃、喝等动物都具有的行为时才是工人自由自觉的劳动。人的类本质只是工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第四,人和人相异化,即人和人的关系对立。“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劳动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资本家主宰劳动,从劳动关系上支配劳动力。也就是有产者阶级(主要是资产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的对立。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劳动的异化状态进行了激烈的批驳,指出,工人从事的劳动越多,创造出来的社会产品越多,但是这些社会产品却被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越来越富有,而工人被占有的劳动产品就越多,其遭受的压榨就越多,就会越来越贫困。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处于异化状态呢?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给予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权。因此,要推翻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建设一个合理的正常的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要恢复人的正常劳动,让所有的人回复类生活的本质,因此必须消灭工人劳动的异化状态、消灭私有财产关系及其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对英国、法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后,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运行的本质就是资本的运动,包含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增殖的过程。拥有资本的人称之为资本家。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向前进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一个是资本家个人的利益的满足——内在性要求;一个是满足私有财产利益的社会统治——外在性要求。因此,这种社会制度导致了道德、理性和人性的丧失。它必须被一个理性和人道的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我们应该追求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大多数人的统治。
4.在实践中批判各种思潮,确立了社会建设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社会建设理论时,非常注重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一次次学理争论中,批判各种各样的思潮,确立社会建设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理论品质。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与英、德、比利时等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通过与这些工人组织的交流与互动,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了1836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流亡巴黎的德国工人组织,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政党。然而其时的“正义者同盟”中充斥着魏特林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两大思潮。魏特林主义指的是德国工人理论家魏特林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早在1838年,魏特林起草的“正义者同盟”的纲领性文件——《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就公开问世了,其中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及其私有财产的根源,提出要建立绝对平均的共有共享的社会制度,并且认为只要通过少数人的自发暴动就能够建立天才构想的社会,从而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平均共产主义思潮。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魏特林的少数人暴动思想不是共产主义主张,而是旧式的宗派密谋行动,这样的行动不是工人运动的主要方式,不会带来工人运动的胜利,更不会建立一个新社会,工人要想实现社会变革的目的,就必须大量的组织在一起进行革命斗争。“真正的社会主义”指的是《人民论坛报》主编——德国人克利盖为主要代表的思想。克利盖是一名新闻编辑,1846年在《人民论坛报》发表多篇文章,鼓吹费尔巴哈的“爱”的哲学,只要采用美国平分土地的纲领,就奠定了共产主义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反对克利盖的声明,谴责克利盖所谓的共产主义,由“爱”的荒谬组成的假设,基本上是结合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使得工人脱离实际的革命实践斗争,是一种影响工人运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会议,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讨论了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确立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目标。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公开问世,其中完整表述了他们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学说。轰轰烈烈的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陷入低潮,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活动在欧洲反动势力的迫害下日益艰难,在1852年宣布解散。
19世纪50年代末,欧洲工人运动又重新蓬勃发展起来。为了开展有效的革命斗争,各国工人组织自发要求团结起来,于是,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个国际工人运动组织在伦敦成立了,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指导、参与第一国际的各项活动。
在参与国际的活动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主要是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在革命实践不断推进理论的发展,使得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被大多数工人接受,成为指导工人革命斗争的主要指导思想。蒲鲁东主义者们认为土地归私人所有是合理的,罢工等政治斗争都是空话,应该建立人民银行,帮助工人建立生产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生产就可以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不需要改变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按照自由契约原则建立的雇佣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蒲鲁东主义妨碍了将政治和经济斗争与无产阶级结合起来的国际行动政策,指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思潮,代表了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强调工人运动一定要将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才能实现最终的社会解放的目的,推翻旧社会,消灭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建立土地、交通工具等所有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社会主义新社会。工联主义者们认为,工人通过工会与资本家的谈判就能够签订一天公平工作=一天公平工资的劳资契约,从而提高工资,不需要开展罢工斗争,并在实际运动中也因为害怕不敢坚决地进行政治斗争——放弃成年男子的选举权。马克思恩格斯对工联主义进行批判,指出其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用有限的小敲小打的斗争来反抗武装强大的现存制度,没有发动广大的工人拿起武器,组织在一起,对现存制度体系进行坚决的打击乃至彻底变革。因而,工联主义不是彻底的共产主义思想,而是不彻底的改良主义思潮,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工联主义者们自己宣布推出第一国际。巴枯宁主义者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最充分的自由,任何权威都会限制自由,因此应予以坚决的反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来源于国家本身,而不是私有制度,因此必须废除任何国家;任何政治斗争都是反动的,因此,无产阶级应该放弃政治斗争,实行突然的社会清算就能变革社会;人们在经济政治上的不平等是因为国家法律赋予的财产继承权,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应该废除财产继承权,就清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主义进行批判,指出,绝对的不受限制的个人自由是不存在的,权威会始终存在;要废除国家,无产阶级就必须首先开展政治斗争,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变革;产生财产继承权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要废除财产继承权,必须首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如果工人运动只是废除财产继承权,就会将无产阶级斗争推离共产主义运动的轨道,偏离建立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斗争目标,同时,放弃政治斗争的单纯谈论废除国家,只会将工人运动拖入空想的境地。因此,巴枯宁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空想的社会主义思潮,推崇无政府主义,完全不能领导工人的实际斗争。1872年,第一国际将巴枯宁主义者们开除。19世纪70年代末,巴枯宁主义日趋衰落。
另外,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同拉萨尔主义、杜林主义等社会思潮作斗争,批判哥达纲领中的拉萨尔机会主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学说;批判杜林的折衷主义哲学、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全面总结自己的理论。同时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制定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相结合的斗争策略,指导德国的工人运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114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2-12-25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3-01-0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