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基石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新的更多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条件,并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一切离开这个基础(唯物主义——引者注)的倾向都是极端错误的,马克思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因此,他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正是以唯物史观为重要基石,马克思恩格斯从宏观层面,以社会发展的角度阐明资本主义旧社会被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所取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结果,从而创立了社会建设理论。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都出生于19世纪德国的莱茵省,当时的莱茵省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潮的影响。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经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在政治上都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后来两人积极参加工人运动,逐渐脱离黑格尔,又走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政治上开始转向共产主义。他们在亲身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新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
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他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就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它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我们如果从它们本身来理解或者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都是错误的。唯物史观的根本思想即物质生活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思想已经提了出来。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著作也为制定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本书里,恩格斯第一次以大工业为例阐述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得出社会意识来源于物质生活关系的结论。
1844年8月底,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面之后,成为亲密的战友。1844年9月至11月,两人写了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通过对以鲍威尔为核心的青年黑格尔派所坚持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论战,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他们写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宗旨就是改造世界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他们指出人类历史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生活,吃、喝、住、穿以及其他的一些物质生活资料是必然需要的,所以,人们必须通过生产,来创造自己生活所需要的所有物质生活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历史产生了。
13年后的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成熟的形式把新的历史观表述了出来,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著名论述。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所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且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就是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即现实基础——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并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被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制约。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此时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为生产力的桎梏,社会革命的时代也就随之到来了,而由于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将随着发生变革。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将这一新历史观命名为“唯物主义历史观”。
1890年9月,恩格斯在给约·布洛赫的信中谈到,他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反杜林论》“这两部书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把唯物史观表述如下:“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写于1886年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在该著作中论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其晚年的一系列书信中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恩格斯首先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一步论证了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同时,着重论述了社会意识作为不同于社会存在的领域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并对社会存在产生深刻的影响与能动的反作用,弘扬了历史辩证法,同历史机械论、宿命论划清了界限。其次,论述了合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指出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但是人们又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历史运动要通过人们的意志和活动,但又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在历史发展中个人意志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最后,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杠杆”,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价值。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理想就成为可以实现的一种现实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第一,唯物史观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客观规律,为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真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运用唯物史观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很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而发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通过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关于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也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唯物史观的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阶级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阶级斗争,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等一些基本原理,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出发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缺陷,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把无产阶级视为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希望通过开明的统治者发善心,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理论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理想社会构想的积极因素,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消极因素,在唯物史观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设计了未来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分析资产阶级制度下剥削的必然性,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必然产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并从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从而证明社会主义新社会取代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而之前的所有社会主义者认为只要指明群众在当前制度下受压迫的事实,只要指明某种制度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己生产成果的优越性,只要指明某个理想制度适合理性道德生活概念、适合‘人的本性’等等就足够可以论证自己的观点了。马克思认为不能以这种社会主义为满足。他在评价和斥责现代制度的同时,还科学的解释了这个制度,把不同的现代制度在各个国家的表现归结为一个共同基础,即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客观分析了这个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他指明这个制度下的剥削的必然性)。同样,他认为不能以主观社会学家(即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其渺小的模仿者)所说的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适合人的本性的断语为满足。他通过客观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找到了创造和建设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列宁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就是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列宁说:一方面,当时许多正直的或不正直的人,有才能的或无才能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工人能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看不见资产阶级利益同无产阶级利益的对立,而只是醉心于反对皇帝、神父和警察的专横暴戾的斗争,醉心于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另一方面,当时的很多幻想家(有的甚至是天才人物)幻想不经过斗争就实现社会主义,以为只要说服统治阶级和统治者相信现代社会制度不合理,这样就可以轻易的在世界上确定普遍福利和和平。同时,几乎当时所有的工人阶级的朋友和社会主义者,都把无产阶级看作是一个脓疮,并且怀着恐惧的心情看着无产阶级如何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扩大。因此,他们都设法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无法阻止工业和无产阶级的发展。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却与这些害怕无产阶级发展的普遍心理相反,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的不断增长和发展上,他们认为无产者人数越多,革命阶级的力量就越大,也就越有可能接近社会主义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参加社会主义的宣传和社会运动时的见解是完全新的东西,这些观点已为现在正在争取自己解放的全体无产阶级所领会。列宁同时指出,在恩格斯以前有很多人对无产阶级的痛苦描写过,并且一再提到必须帮助无产阶级解除痛苦。是恩格斯第一个阐明无产阶级不单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正是它所处低贱的经济地位才迫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只有战斗中的无产阶级才能够自己帮助自己前进。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方可成为一种力量,而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最终认识到,他们除了选择社会主义再没有别的出路。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社会;离开阶级斗争,希望实现社会主义新社会就是幼稚的幻想,从而找到了实现未来新社会的正确途径。列宁说过,‘立即’消灭所有一切剥削的愿望是人类许多世纪以来,甚至几千年以来就有过的。但是,在全世界千百万被剥削者还没有联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坚决的、彻底的斗争,以争取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自身发展方向来改变这个社会以前,所有的愿望都只能仅仅是愿望。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把一定阶级的斗争同改变现状的渴望联系起来后,社会主义的愿望才变成千百万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因此,社会主义离开阶级斗争就是空话或者幼稚的幻想。既然有产阶级不但不感到自己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全力反对,所以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革命的政党来组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列宁在《论合作制》一文中谈到这一点时说,“为什么说自罗伯特·欧文以来所有的关于旧日合作社工作者的计划都是幻想呢?因为他们对阶级斗争以及工人阶级推翻剥削者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这样的根本问题没有估计到,而梦想用社会主义来和平改造现代社会。因此这种‘合作’社会主义我们有理由把它看作是彻头彻尾的幻想,把以为只要实现居民合作化就能让阶级敌人变成阶级朋友、使阶级战争变为国内和平的梦想,看作浪漫主义的,甚至庸俗的东西。毫无疑问,从当代的基本任务看来,我们是正确的,因为不进行争取国家政权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
第二,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主体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思想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自己创造自己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是个人在生产劳动中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定的个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并发生一定的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一切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生产同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思辨和神秘的色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是什么”的回答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拥有一切、创造一切并且进行斗争的活动过程,并不是‘历史’把人当作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通过自身对自然界的生产活动,不断推动人自身的发展,从而不断推动人们之间的交互活动,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并推动着这些关系的发展变化,由此,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创造了连绵不断的历史。历史是由人自身的生产活动创造的。
人类为什么会创造社会历史?也就是说,人类为什么要从事生产活动呢?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是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从事生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即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同时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为了生活,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是首先需要的,因此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人们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这一历史活动是人们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都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活动,这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人类要独立的生存下去,最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类必须学会制造生产工具,以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生产劳动解决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因此,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就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那么是谁创造了物质生活资料呢?既然人类是通过生产劳动来创造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么正是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地创造着从原始的石器工具到现代的机械工具,从而源源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所以说,劳动人民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必然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思维、想象、精神交往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同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宗教、政治、道德、法律、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同时进行的,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同时,不仅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物质生活前提和物质手段,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了科学知识,不断地造成新的观念、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就这样,人类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着从单纯形式逐步发展到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完善的丰富的精神财富。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同一切事物一样,社会的发展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的相互转化来进行的,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是什么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呢?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而生产力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劳动者,正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生产工具,不断地积累生产经验,不断地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从而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一不是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结果。没有奴隶的暴动,封建制度就不可能取代奴隶制度;没有农民和平民的革命运动,资产阶级制度就不可能取代封建制度。恩格斯说过,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争得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而不是资产阶级自己争得的。如果没有这些城市平民和自耕农,资产阶级绝不可能单独把斗争进行到底并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在这次斗争中,资产者跟往常一样胆小如鼠,不敢对本身的利益进行捍卫。从攻破巴士底狱以来,一直是平民进行干预并不得不为资产者完成种种工作,否则旧制度每一次都会战胜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会被资产者同宫廷结成的同盟镇压下去。可见,只是这些平民才把革命完成的。
从以上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人类社会归根到底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主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由此得出没有剥削压迫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真正主人理所当然是人民群众,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三,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思想的主要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首先,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两对矛盾贯穿于始终,它们的相互作用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不断地向高级阶段发展,它们同人类社会共存亡。同时,这两对矛盾是促进每一个社会形态产生、发展和灭亡的根本动因和根本动力。把握了它们就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这两对矛盾涉及的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整个社会有机体。抓住了这两对矛盾,就能全面地把握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全貌,掌握社会的本质特征。再次,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体现了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三者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内在地反映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成为社会运动的历史过程和主要线索。最后,这两对基本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是一个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来揭示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所展现的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结合,内在地反映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规律,正是由这两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所支配,使社会发展成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把握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两对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也就把握了社会发展、运动的一般过程。
那么,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产生的一个崭新的未来理想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那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当然也就是这两对矛盾。毛泽东指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以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过,同旧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虽然具有其他社会形态中基本矛盾的共性,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具有它的个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两种状况: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处于基本适应的状况;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部分不适应的矛盾状况。
1.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上是适应的,这同资本主义旧社会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不适应的状况完全相反。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基本上是适应社会生产力要求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以前各阶级社会的私有制生产关系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否定私有制为前提,结束了几千年来剥削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起来了,彻底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同社会化的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目的,生产不再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供剥削者消费,而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各方面的需求;在产品分配方面,遵循“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再有不劳而获或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现象存在。由于生产资料不再是被私人占有,因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再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是一种崭新的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同时,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社会生产力当然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即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可见,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由于“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实现了人与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平等,从而能够实现“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满足所有人需要的规模”,由此而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中,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基本上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对未来新社会制度做了这样的阐述,“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一句话,无产阶级或无产者阶级是19世纪的劳动阶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他们认为,在英国可以直接建立,因为英国的无产者已经占了人民的大多数。但在德国和法国只能间接建立,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民除了无产者外,还有小资产者和小农,而小资产者和小农的一切政治利益的实现在越来越依赖无产阶级,他们正处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过渡阶段。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所设计的未来新社会以广大人民和无产阶级阶级为统治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本质表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在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后,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从而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旧社会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建立起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理想社会建设理论主要解决的就是无产阶级如何实现自身的解放,建立、建设一个理想新社会的问题。以这样的思想作为未来新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理所当然维护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也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无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2.社会主义社会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还有矛盾的一面。
第一,由于人的生活需要的不断发展,人总是不断地创造新的劳动工具,社会生产力随之被不断地推动而发展。正是由于落后的生产力不断地被先进的生产力取代,从而社会不断进步。生产关系作为人类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的反映,总是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断进步的社会生产力同相对滞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就呈现出矛盾的一面。
第二,因为上层建筑作为经济基础的反映,总是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除了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面,还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因此它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因此它必然会带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印记,其上层建筑也必然会带有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剥削阶级思想的印记,如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平均主义等等;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必须有一个从建立到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来参考,因而在制度层面、运行层面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缺陷。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有矛盾的一面。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虽然还存在着矛盾,但是这一矛盾的表现,与资本主义社会旧社会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旧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对抗性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一矛盾是基本适合情况下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因为,在资本主义旧社会中,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榨取金钱以维护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客观规律的发展是要变更他们的这种统治地位,因此他们拼命地抵抗这种客观规律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直接占有者,不断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等生活的需要是他们的根本利益,因此他们只需要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发展办事,不断调整不适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这部分生产关系和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的那部分上层建筑,就能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
总之,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正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使得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得以建立,并且推动着未来社会的建设。也就是说,未来理想社会的建设必须依赖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因此,在建设未来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
第四,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人的最终解放”思想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实践着的人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细胞”,各种社会关系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纽带”。马克思把社会称之为“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机体是从少数简单形态到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并一直到人类为止的一个发展系列,也就是说,有机体的系列发展是从简单形态的生物有机体发展到复杂形态的社会有机体。生物有机体由DNA遗传特性决定,而社会有机体不仅有与生物有机体相同的共性,与DNA遗传特性有关,同时由于社会有机体是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交往联系中形成的,因此具有自身的个性。
社会为什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呢?马克思在观察人类社会结构时把社会比喻成一座大厦,这座大厦有基础,有上层建筑。他认为,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改变变化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关系,从而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且具有独特性的社会。因此,社会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恩格斯接着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只有在满足基本的吃、喝、住、穿后,才能从事政治、宗教、科学、艺术等活动,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基础,人们关于法的观点、国家设施、艺术以至宗教等观念,都是从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此指出,社会形态是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有机统一体。
那么,什么是社会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这里的“人”指的是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人。社会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自然基础,有生命的个人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用以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物质生产活动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人运用劳动资料改造自然以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这就是生产力,即人在生产活动中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说,如果从结果和产品的角度考察物质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那么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就表现为生产劳动。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要素。”劳动(即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生产资料。劳动者就是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改造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是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关键;劳动资料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即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桥梁,是人们在劳动(即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就是未经人们加工过的和已经经过人们加工过的一切物体,具体来说,究竟包括哪些东西呢?土地、水、矿石、树木、鱼等一切原料。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对象作了非常详细地阐述,他把劳动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而存在的一般对象,如土地(也包括水)最初以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食物;第二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即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如从水中捕获的鱼,从地下矿藏中开采的矿石,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树木;第三类是已经被以前的劳动滤过的劳动对象即原料,如已经开采出来正在洗的矿石。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交往关系。人们在生产中影响自然界的同时也互相影响,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活动才能进行生产,而正是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了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同时,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同一个东西,相对于生产力来说,就是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就是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而且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的物质条件,是物质生产领域以外的一切社会现象的基础和根源。所谓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总和,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都存在着旧社会经济基础的残余和未来社会经济基础的萌芽,但是旧社会经济基础的残余已经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了,只能在现实社会发展的后期才能产生未来社会经济基础的萌芽,因此在一个新社会形态刚刚建立和发展的时期,必然就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适合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决定现实社会的性质、结构、面貌和发展方向,才能把这一社会形态同其他的社会形态区别开来。
有关上层建筑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和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因此,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政治设施和法的设施以及哲学的、宗教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所有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所形成的现实基础来说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设施和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制度,构成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就构成了社会的观念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就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
以上的分析显示,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论包含两个角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是一个纵横交织的复杂统一体。纵向上,社会由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力这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在三者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横向上,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组成;经济基础由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具体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上层建筑有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同时,在生产力中,劳动者决定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反过来也影响着劳动者;在经济基础中,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着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这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反过来也影响着和制约着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在上层建筑中,思想和政治上层建筑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同时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是根据一定的思想上层建筑并与之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结构论的出发点是人,核心是人的生活的社会生产。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且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生产关系,这种关系是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便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在此结构中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同时又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由此可见,人在生产和再生产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社会关系,由此建立了社会的大厦。因此,社会结构是人为了自己的生活进行社会生产的产物,包含了各种社会关系。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等,其中,物质生活是其他生活的基础,决定和制约着其他各种生活的生产。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由此建立经济体制等社会组织;在政治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从而建立国家等政治制度;在精神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由此建立意识形态机构;在社会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由此建立社会群体等社会组织。所以,社会就是由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另外,唯物史观这两个角度的社会结构论是交织在一起的。政治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反映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和思想关系;生产关系反映人的物质生活,主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生产力体现了人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的关系,属于人的自然关系。“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另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结构与他们共同创立的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结构一样,归根结底是人的生活的社会生产的产物,涵盖了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旧社会中,人的各种生活中所反映的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是非人性的,成为“纯粹的金钱关系”,在发达的交换制度以及货币关系中,事实上人的血统差别、教养差别、依赖纽带等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所有人看起来似乎都是在自由而独立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但事实上是那些没有考虑个人互相接触的条件即生产条件的人的看法。取代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中的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必然摆脱了这种“非人”的状态,消除物——金钱对人的各种关系的统治,使得人成为人自身的共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未来理想社会的建设中,要注意把握人的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人为中心,解决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人类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了人的最终解放。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makesizhuyi/202211114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