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皖中地区反“扫荡”斗争空前紧张。3月17日,日军抽调8000余兵力,分八路向皖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恍城区奔袭。第七师主力含和、沿江、皖南各支队的部队,迂回至外围与日军激战两周,粉碎了日军对皖中抗日根据地的第一次“扫荡”。4月30日,日军再次集中4000余兵力,对恍城区进行第二次“扫荡”。根据地军民同心协力,经一周作战,迫使日军溃败窜回。与此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加强了对抗日根据地的特务活动。他们在根据地大力发展国民党特务组织,散布谣言,扰乱人心。一时间,根据地的人们惶恐不安,市面萧条、冷清。
5月底,根据地军民反“扫荡”斗争稍稍平缓。吕惠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封封急件就如雪片般飞上了他的案头:“长江水位急剧上涨,黄丝滩江堤年久失修,坍塌毁损严重,即将全线崩溃,情况十万火急。”黄丝滩是无为东乡的一段江堤,该地区水患严重,经常破堤成灾。据历史记载,明末以来近三百年间,大堤曾出险96次,严重地威胁着皖中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民国初年和1913年,大堤又先后两次出险,数百万人惨遭水灾。黄丝滩江堤,被国民党无为县政府称之为“民堰”;而当地老百姓则称之为“柴堰”,因堤身单薄,骨瘦如柴,所以得名。
吕惠生知道黄丝滩江堤一旦发生水患,必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他立即带领行署部分工作人员赶赴黄丝滩江堤,迅速组织村民护堤除险。有的村民带着铁锨、土筐、扁担等工具,沿江堤查漏寻险,有的村民搭建草棚准备驻守巡哨,还有一些村民准备粮食日杂及应用之物。接着,他又按江堤长度分配任务。大家靠手抬肩扛,轮番作业,昼夜不停。当时,抢险物资非常匮乏,老百姓就地取材,扛来门板、枝条,芦苇捆、柳条捆等物,在上面压上石头堵住“水漏”“管涌”,水流湍急之处,村民们用树干打桩,放上柳条捆、芦苇捆,再压上石头,最后填土,压实,夯平。
不管白天黑夜,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吕惠生的身影。在大家心里,吕惠生就是定心丸。只要一看见他,人们原本紧张、忧愁的情绪立即就烟消云散。在吕惠生沉着冷静的指挥下,在村民们齐心协力的支援下,黄丝滩江堤转危为安,避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vhuisheng/20221133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