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吕惠生传

吕惠生人物传记:北上求学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28日 阅读:173 评论:0

吕惠生从省立第一甲种农校毕业后,自觉通今博古、才华横溢,平时在家乡“昂然傲然,颇觉自大”,他满怀信心与希望,前往南京投考东南大学。但在考场上竟然“举笔无措”而“名落孙山”。 为此,吕惠生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从此得了一种头痛的痼疾。后来在父亲的宽慰与鼓励下,吕惠生很快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1922年夏,吕惠生为了实现心中实业救国的理想,毅然奔赴北京报考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23年3月,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这是当时中国第一所高等农业专门学校,“宫墙万仞,殊不易入”。在这场2500名考生报考,只有150名考生能够录取的激烈竞争中,吕惠生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入校后,他刻苦用功,勤奋攻读,成绩名列前茅。但是不久,吕惠生接到了父亲病重的电报,要他立即返回无为与老父晤面。吕惠生匆匆完成一个科目的考试就往家赶。等他赶回无为时,他的父亲已辞世七天,这对正在求学的吕惠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他在追忆父亲时写道:“父亲酌酒时论前人掌故特多,我会略知一二,殆由于此。”他特别崇敬父亲的道德品质与精神风貌,曾言其父“因嘱以处世宽宏之道相勉,我自入社会以来,做不欺人,不害人的事,自克功夫甚久,秉父训也”。父亲的离世,不仅使吕惠生失去了慈父的谆谆教诲,而且让他在经济上陷入困境,几乎中断学业。幸亏后来岳父资助,吕惠生才得以继续求学。

吕惠生当初报考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就是希冀在那里求得真才实学,用以改造旧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拯救斯民于水火。他在农大的学报上曾这样分析中国农业的现状:

中国虽然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但是生产条件、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效率十分低下,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占主导地位,大约占农户总数4%的地主占有全国耕地面积的50%,占农户总数70%的贫雇农仅占15%。…… 生产方式是传统的个体户手工劳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始终停留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靠天吃饭的状态。

如何摆脱中国农业的困境? 吕惠生撰文写道:

必须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制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开展像湖南省那样的农民运动,通过“减租减息”来解放生产力。

吕惠生还十分重视水利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他在学校学报上发表过一篇通俗易懂的短文《漫话循环》。文中写道:

因为我们中国西北都是穷山旷野,那里的气候寒冷,大雪下在西北的高山旷野,长年累月不能融化。到了夏季,日光强烈,积雪融化冲流而下,流入黄河长江,就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夏季洪水。故水在地上或海洋中,变水蒸气散发至天空,遇冷变雨雪复下到地上,这叫雨水循环。

吕惠生认为,掌握雨水循环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的自然现象,努力使“水患”变成“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

1924年11月,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到达北京,左派国民党人空前活跃。吕惠生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开始接触“三民主义”。他“平生只习自然科学,自是才开始看社会科学书,为首一书,乃三民主义”。吕惠生理解了“三民主义”的精髓后,兴奋地说道:“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所构成,其完整的表述应该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国人所企盼的,我将成为这个阵营的一分子。”对孙中山著作的研读,使吕惠生迅速地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述:“盖我是纯洁书生,感情丰富,民族意识最易唤起。”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各地革命运动高涨,吕惠生由同学黄人祥、卢光楼介绍,于1926年春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黄人祥,是安徽省六安县人,中国共产党北京农业大学农艺系支部书记;卢光楼则是吕惠生的无为同乡,也是无为县最早的共产党员。所以,吕惠生所在的国民党小组,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共产党小组,而当时吕惠生对此却一无所知。

1926年秋,吕惠生由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平时只务书本字句,对社会世故一窍不通的吕惠生,天真地以为从此就可以海阔天空,一显身手。他去投谒当时中国农业界的“大佬”、农村部司长许林玑,希望以科学改善中国农业,以所学为国尽力。此人门庭显赫,家道阔绰。他对吕惠生改造中国农业的抱负、设想及其规划,毫无兴趣。当吕惠生第三次登门求见,他终于抛开礼贤下士的假面具,闭门不纳,拒绝晤谈。吕惠生只好“鼠窜羞赧而归”。

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吕惠生寄居在大哥吕兰生家里。此时,吕兰生在冯玉祥部下任财政专员,颇得信任,曾管辖过京城八个县的税收事务。吕兰生家底颇丰,有自备小轿车,还娶了一房姨太太。但他吝啬成癖,嗜财如命,从不为自己的同胞兄弟准备一顿饭。吕惠生只能依靠无为家里的接济度日,每顿只有一个馒头果腹。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兄嫂住在面南朝阳的正屋内,明灯暖炉,高朋满座。吕惠生则被安置在没有火炉的阴冷的下屋里,晚上睡觉呼出的鼻息都能在被头上结出冰冻。

报国无门和兄嫂的势利,使吕惠生“于忧患中,始渐知社会黑暗”,彻底击碎了他原本实业救国的理想。两个月后,吕惠生带着极为沮丧、郁闷的心情由海道返回无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vhuisheng/202211336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