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罗登贤传

罗登贤人物传记:进入中央政治局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28日 阅读:161 评论:0

由于国内白色恐怖严重,1928年3月,共产国际同意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境内召开。中共六大在准备与召开期间,在上海组成了一个留守中央,以处理国内日常工作和应对紧急情况。

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全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流动人口众多,有利于机关的掩护,在大革命时期就打下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当时中央机关设在公共租界沪中区一带,江苏省委机关在闸北、虹口一带,团中央机关则在法租界。

4月2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研究召开六大的问题,决定由李维汉、任弼时留守,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邓小平为留守中央秘书长。4月15日,负责工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罗亦农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21日英勇就义。为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央急需寻找新的从事工人运动的领导干部。

作为第五届中共中央委员的罗登贤成为主要考虑人选。罗登贤是省港大罢工的工人运动领袖,还经历了广州起义的斗争考验,曾经两次被敌人逮捕都坚贞不屈。经周恩来等尚未出发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研究决定,正式调罗登贤进入中央政治局,与李维汉、任弼时共同组成留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由李维汉主持工作;指定刘昌群主持共青团留守中央工作,并参加中共留守中央常委会议。会议确认了“留守中央”这一名称,但发文、作指示仍用“中共中央”名义,而不用“留守中央”。鉴于当时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央机构的这一临时变动,没有通告全党。

罗登贤到任前,中共党内正经历一场重要的政策方针的转变。八七会议之后,中共中央执行了共产国际代表提出的武装暴动的政策,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和广大党员群众,在巨大的损失和凶残的敌人面前,产生了复仇心理和“左”倾盲动主义的急性病,一些地方党组织不顾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急于举行武装暴动,谋求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各地举行的暴动先后失败了。

此时,上海已成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政权统治的要地。蒋介石曾公开叫嚣:“上海之进步退让,关系全国盛衰,本党成败。”为此,他全力加强对上海的反革命统治,大规模地“清党”,镇压革命力量。上海总工会被宣布解散,下属的工会组织或被查封或被解散。国民党特务、军警利用流氓势力,到处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看守所、监狱人满为患。以上海为机关所在地的中共江苏省委,连续遭到严重破坏。与罗登贤在广东区委并肩战斗的陈延年,刚刚调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就遭到逮捕杀害。代理省委书记赵世炎也随后被捕杀害。在敌人的屠刀下,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上海共产党员从8000人骤减至1200人,上海总工会领导下的工会会员从80多万减到20多万。在革命进入低潮和严重的白色恐怖环境下,已经转入地下的各级党组织如何迅速适应变化了的境况,如何整顿组织恢复开展白区秘密工作,这是摆在党面前的新课题。

共产国际执委会也在关注、分析和评估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政治形势和行动方针。1928年2月25日,共产国际第九次扩大执委会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对中国革命性质、形势等的估计都是错误的,批评了中共党内在城市和乡村中“玩弄暴动”的盲动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现时的阶段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阶段”,中国革命的形势是“处在两个高潮之间”,党的工作重心应放在争取千百万工农群众,准备去迎接新的更大革命高潮。

4月,收到共产国际的指示信后,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瞿秋白等中央领导人对“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等作了自我批评。4月30日发布《中央通告44号》,号召各级党组织学习执行共产国际指示信的精神。

罗登贤到上海后首先见到的是周恩来。周恩来向他介绍了留守中央的其他常委的情况,嘱咐他要多向李维汉和其他同志学习,并建议他先到中央机关看党的文件,主要是学习共产国际二月会议决议案、《中央通告44号》精神,还指出罗登贤的工作主要是做职工运动。不久,瞿秋白、周恩来等先后启程去莫斯科。

5月初,李维汉、罗登贤和任弼时三位常委开始全面主持国内的工作。中共留守中央受命于危难之时,在当时国民党对共产党加紧镇压、血雨腥风弥漫全国的险恶环境中,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留守中央常委基本以共产国际二月会议的指示信精神,指导开展工作。共产国际和中共六大后来又对留守中央的工作发来指示电。来自共产国际的前后两种判断、两种政策、两种方针,致使留守中央在个别问题上难免出现局限性。但从总体看,留守中央的很多做法都是正确的,体现了李维汉、罗登贤、任弼时等人的政策策略水平和全局领导能力。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uodengxian/202211334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