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职业和职业分工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15日 阅读:181 评论:0

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职工分工是指同职业相联系的社会分工。

职业和职业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形式。在古代,人们由于不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由于强烈的宗教迷信观念,特别是出于少数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对职业的形成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最典型的就是把职业和职业分工归之于神或上帝。印度古代的《摩奴法典》中就说,各种职业的形成是“梵天”,即上帝的安排;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柏拉图把人类的职业和职业分工看成是神的意志的体现。他说,上帝用金、银、铜、铁四种不同的金属铸成了不同等级的人,并规定了他们的职业和职业分工。马克思主义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说明了职业和职业分工的原因,指出,职业和职业分工同社会分工是分不开的,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和形式。资产阶级的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一定程度上把职业和职业分工同社会分工联系起来,但没有说明社会分工的真正原因。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指出,造成社会分工以及社会分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职业和职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职业和职业分工不仅表现为物质关系,也表现为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职业和职业分工同阶级的分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同步发展。职业主要是由阶级关系和阶级地位所决定,个别的人也可有其职业的转换而改变了阶级地位,这就使职业和职业分工打上阶级的烙印,并且不同的阶级具育不同的职业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职业和职业分工是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职业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具体职业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从而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职业和职业分工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人类社会初期存在着原始自然分工。原始自然分工是分工的最简单的形式,它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劳动上的专业和专责,因而不是职业分工,不会导致职业的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社会上出现两个具有不同工作内容和社会职责的专门劳动部门,一些人专门从事农业,另一些人则专门从事畜牧业,并相互交换产品。这便是最初的社会职业分工,也是最初的社会职业。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又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分化出来,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手工业以制陶为主,还有编织业、冶金、造车、房屋建筑和象牙雕刻等等。据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考证,以精美的彩陶为主要特征,采取手工制法。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于是商业又分化出来,形成了商业这一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职业。以后,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从而形成了专门从事管理、教育和宗教活动的属于脑力劳动的职业。这些脑力劳动职业是由统治阶级的成员担任的,与劳动人民无关。据史书记载,在奴隶社会中,中国基本的社会职业已经形成了,到了封建社会,职业分工就更细了,职业就更多了。《周礼·考工记》曾经描述了当时的职业分工,指出“国有六职”,即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王公之职是“坐而论道”;士大夫之职是“作而行之”;百工之职是“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辩民器”;商旅之职是“通四方之珍异”;农夫之职是“饬力以长地材”;妇功之职是“治丝麻以成之”。每一种职业内部,又分为不同的工种,如百工中有金属工、木工、玉石工、陶工、纺织工、皮革工、营造工、武器工等,可见当时的职业分工已相当精细。章太炎指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16种职业:一曰农人,二曰工人,三曰裨贩,四曰坐贾,五曰学究,六曰艺士,七曰通人,八曰行伍,九曰胥徒,十曰幕客,十一曰职商,十二曰京朝官,十三曰方面官,十四曰军官,十五曰差除官,十六曰雇译人。其实,何止16种,唐代就有“三百六十行”的传说,可见职业之多。但是,相对现代社会来说,封建社会的职业仍然是很少的。主要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中,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除了在乡村里有王公、贵族、僧侣和农民的划分,在城市里有师傅、帮工、学徒以及后来的平民短工的划分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大的职业分工了。农业中的分工由于土地的小块经营而受到了阻碍,与这种经营方式同时产生的还有农民自己的家庭工业。在工业中,在各手工行业内部根本没有实行分工,而各手工业行业之间的分工也是很少的。在比较老的城市中工业和商业早就分工了,而在比较新的城市中,只是在后来当这些城市彼此发生了关系的时候,这样的分工才日益显著。这种社会分工的不发达,直接阻碍了封建社会的职业分工和多种职业的出现。职业的大量出现是产业革命之后的事,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职业分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从而为机器生产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后,生产力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大机器生产使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就越来越细,于是出现了众多的行业,而且在各行业中也都实行细致的职业分工,最终形成了众多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职业分工的出现,促使职业多样化起来,终于出现了成千上万种职业的状况。美国有一部职业名称词典(《Dictionary ofOcupational Title》),在1939年时,该词典中所收集的职业名称就达17452种,而到1960年时,增到21741种,目前达23560种。可见,美国是一个职业分工极为发达,职业繁多的现代化的国家。

从总的发展方向上看,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与职业分工呈现出越来越细、越来越多样化的状况。但也必须看到,由于社会分工的变化,以及科技革命造成的新领域和新材料的出现等原因,一些职业发展、加强起来,而另一些职业则相对缩小,有的甚至消失。比如,随着服装生产向工厂化生产发展,美国现在已经没有裁缝这样一个传统的职业了。由于锻造业的日益现代化,在许多国家,打铁这一职业也随之消失了。所以,职业与职业分工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并不是永恒的、不变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5159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职业行为
下一篇:职业技能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