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有关官吏道德问题的观点和论述。孙中山(1866——1925),中国革命先行者。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他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十二岁离乡背井,从此三十年来奔走于海外,广泛接触世界各地,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民主思想。他不遗余力几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贡献了自己心血和生命。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或《总理全集》多种。1956年出版了《孙中山选集》上、下卷。1986年5月出版了《孙中山全集》1——8卷。
孙中山从三民主义的理论出发,阐发官德的重大意义和原则。他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拔和任用官吏。国家机关是由大小各种官吏来管理动转的。官吏的好坏,称职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成败利钝。因而提出要建立一个“贤良政府”作目标。他认为:“不完全打倒目前极其腐败的统治而建立一个贤良的政府,……那末,实现任何改进就完全是不可能的。”(《孙中山选集》上卷,第63页)
孙中山从民权主义的要求出发,提出“公仆道德”。他指出:“平等自由,原是国民的权利,但是官吏都是国民公仆。”(《孙中山选集》上卷第79页)。他认为,在国家中,官吏与人民的关系,必须以人民为主,“主权在民”,“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孙中山选集》上册第157页)。他指出,做官绝不是为了发财,或营私,作威作福,而是替众人服务。他认为,替众人服务是新时代崇高的新道德,是世界道德新潮流。他倡导革命党人“应该想做大事,不可想做大官”。孙中山很注重革命党人和政府机关中的官吏的道德修养。认为培养高尚的人格,“根本便要从修身起。”(《孙中山选集》下卷,第535页)。主张人们投身于改造中国的革命事业,在实践中,培养高尚的革命情操,“造成顶好的人格”。中山先生的官德思想,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5145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16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2-21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