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孙武的军人道德思想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15日 阅读:118 评论:0

孙武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春秋末期吴国是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5世纪初。据史书记载,孙武祖父齐大夫田书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后因齐国内乱,孙武出奔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被重用为将。吴、楚争夺霸权,长期战于江淮。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史记·伍子胥列传》),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孙武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产生于战争频繁、社会大变革时代,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比较早的系统论述战争全局以及人道德问题。孙武作为中国古代军事的奠基人,他的军人道德思想对中国军人道德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孙武的军人道德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必然要受当时社会道德思想的影响。他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者,他的军人道德思想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道德主张。孙武的军人道德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孙武提出:“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兵法·计篇》)即是要取得战争的胜负,要看哪一方的群主讲道义、得人心,哪一方的将帅有智谋才能,哪一方得天地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够严格执行,哪一方的兵力强大,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赏罚分明。这里孙武提出了军人道德在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思想。孙武的军人道德思想,主要表现于忠君,严格训练,爱护士卒及对将帅的要求。他提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以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孙子兵法·计篇》)这里的道,即道义,就是要求使民众和士卒与君主同心同德,民众和士卒可与君主同死、同生,而不怕任何危险。在治军方面,孙武主张用道义来教育士兵,用法纪统一步调。“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孙子兵法·行军篇》)孙武对将帅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篇》)要求将帅具备智谋、赏罚有信、爱护士兵、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等条件。在爱护士兵方面,孙武要求将帅“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孙子兵法·地形篇》)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5145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