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生态农业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15日 阅读:138 评论:0

它是研究农业中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它们与其赖以生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即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已早有农业生态学的观点了,产生这些观点比西方还早。例如《周礼·地管篇》载有“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意思是说根据什么土壤,种什么作物。《管子·地员篇》也讲到几种不同的土壤适宜不同的果树。又如《淮南子》载有“草木未落,斧斤不入山林”,意思是指森林正在生长发育季节,不要上山砍林木。《孟子》中载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意即鱼池中不用细网打鱼,则用产吃不完;这说明我国早有保护自然资源的农业生态学观点了。

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世界上不少著名科学家都很重视我国早期有关农业的记载,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掌握着我国古代一些农业情报,作为他们建立自己学说的依据和例证。例如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一章里,就赞扬我国农学著作,清楚地阐述了物种选择的原理。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驳斥土地肥力递减理论时,就运用过我国古代精耕细作,施用农家肥料,套种绿肥等所取得的成就。

要发展农业,就要搞好综合平衡。要使粮食增产,就必须保持各个农业地区的生态平衡。当然,任何生态系统,不论是森林、草原、农田、湖泊、水库等等,没有不受人们活动的影响,不过影响的程度有大有小的不同。如果不按生态规律加以合理的干扰,就不可能保持农业生态平衡。

50年代初期,我国粮食并不太紧张,但自1958年以来到1979年,不仅粮食进口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增加,而且食糖、食油、棉花、羊毛、牛皮也需要进口。其原因除了人口增加的原因外,就是人为造成的。在“大跃进”以后特别在十年动乱期间,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到处毁林开垦、草原开荒,围湖造田、向海要粮,反而粮食搞不上去。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森林、草原、湖泊和海洋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气、热等非生物成分组成的。每一个成分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自然体系。例如湖泊原是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蓄水库,围湖造田后,湖面缩小,减少自然蓄水量,削弱了抗旱防涝能力,又减少了鱼虾类赖以生存的水体。许多湖泊原来盛产芦苇、��实、茭爪、莲藕等植物和野鸭、天鹅、山鹤等野生动物,围湖后这些动植物就失去了生存和生活的条件。南方围湖造田,必然破坏海边的红树林,鱼、虾、蟹虫就失去了生活繁殖的场所,因为红树林能挡风阻浪,是海堤内农田的天然卫士。所以南方许多地方围海造田,不仅劳而无获,反而破坏了水产和农田,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破坏了农业的生态平衡而引起的。

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发展,过去我国农业上造成这样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一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二是不按自然规律办事,主要表现在全国各地农业生态平衡失调。

任何生态系统,不论是从类型或地区角度来看,一般总是在相对稳定的正常情况下,物质在不断循环,能量在不断转化,生物量和生产量在不断增多,这就是衡量生态平衡的标志;但是这种平衡一旦遭受到外界不合理的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恢复调节的能力,即阻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正常进行,最终就会导致有机体能量减少,生物量下降,生产力必然衰退。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去平衡的标志。从而使社会经济衰退,人们生活随之受到明显的影响,最终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我们能否保持农业生态平衡,保证我国农业持续不断地发展,这不仅是关系到我们十一亿人生活和生存的大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活和生存的伦理上的大问题。

总之,在农业生产中,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农业的规律,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就是要强调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平衡,才能使生物生产量越高,环境质量越来越好,从而就能形成自然界中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粮食持续增长,农业经济不断地发展,这就是我们要讲生态农业的目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5142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审慎保密
下一篇:生态平衡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