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什么是医务伦理学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15日 阅读:113 评论:0

研究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科学。是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医学科学与职业伦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医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医务伦理学以保健、医疗、康复、护理、药剂、检验和医学科学研究中的职业道德问题为研究对象。保健道德有环境道德、生态道德、生命质量控制、卫生防疫等问题。诊断道德有医疗仪器的应用、遗传咨询、性别诊断、性别选择、会诊等问题。治疗道德有临床各科的问题、行为控制、安乐死、稀有资源分配、急诊急救、家庭病床等问题。

医务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历史性医德(医德史);描述性医德(调查报告);对比性医德(比较研究);规范性医德(规范、准则);理论性医德(医德原理)等。

医务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医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医务工作有其特异性。它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安危,有自己特殊的职业心理、习惯和传统。因此,以医务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医务伦理学,有四个基本特征:①医务伦理学鲜明的实践性。对于患病或受伤的人,急其所急,痛其所痛。对未受疾病损害的健康人和治疗中的患者的医德是“无伤”。②对于历史上的医德传统和医德规范,要用时代的眼光来加以筛选。③前瞻性。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有正作用也有副作用,对一切新技术和新药物的道德评价,要注意到远期疗效和对未来的影响。④医务伦理学高于时代精神,敢于抛掉一切不合时的观念。

医务伦理学研究方法 ①描述法。这种方法是对道德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现象如实调查,然后加以叙述与描写。例如对“安乐死”进行社会心理调查,把人们的认识与看法真实地叙述出来而不作任何规范性的结论。②社会心理分析法。患者疾病不仅有生理上的原因,也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原因。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懂得社会心理学,从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方面分析患病原因,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③价值分析法。这种方法又称“价值工程”,是一种经营管理技术与方法。目的在于,以最小消耗提供必需的功能,以求得最优的价值。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中,以R代表医务行为价值,F代表医疗技术或药物功能,C代表花费的人力、物力的代价。那么三者的关系是R=F/C,它与数学模式法相似,可对医疗行为的道德评价提供量化标准。这种方法对提高医学伦理学的科学性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此外,还有回顾法,即历史的追逆法,前瞻法,即指向未来的研究方法等等。

医务伦理学同相邻学科的关系 同相邻学科如生物学、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等学科关系十分密切。近50年来,医学心理学和医学社会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近30年来,社会性病因学和心理性病因学同生物性病因学一样,受到同样重视,许多对机体的化学性物理性刺激,又同社会因素有关。精神病学、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的进展更促使人们接受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代替旧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是医务伦理学研究的根据。医务伦理学要研究医学中的职业道德问题。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以及在诊断、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它为医务伦理学提供科学基础和科学手段。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因素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医学社会学研究医患关系及医生和患者的社会角色和角色期待,这两门学科都是医患关系道德的理论来源之一。

医德难题 由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医务伦理学面临许多医德难题,生育控制问题(避孕、绝育、人工流产、人工授精、遗传咨询、性别选择、遗传工程、无性生殖等);死亡控制问题(安乐死、残疾新生儿安乐死、冰冻尸体、自杀、临终病人护理、脑死亡标准等);行为控制问题(药物控制行为、手术控制行为、机械控制行为);疾病控制问题(器官移植、人体实验、精神病、麻风病、性病)等。这些医德难题是生命神圣化、生命质量论两种对立的医德矛盾。生命价值论是试图调和这种对立矛盾。医学科学技术的进展,动摇了传统的医德观念,带来许多医德难题。这些医德难题的解决,又推动医务伦理学的进展。

医务伦理学的现代趋向 ①由义务论到公益论。传统医德的逻辑起点是义务论。现代医德的逻辑起点是物质利益论,把社会公平引进医德。②由微观调节到宏观调节。传统医德着重解决医患关系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现代医德涉及分子医学、分子生理学、宇宙医学、环境医学、地理医学等学科领域。③由协调的功能到进取的功能。传统医德着重消灭或减少医疗事故,现代医德着重提高卫生、医疗、康复的质量,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传统医德不能应付现代生物医学发展的挑战,现代的医务伦理学成为医学通往未来的桥梁。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5142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