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权力与道德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15日 阅读:186 评论:0

干部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权力,政治学意义上指政治上的强制力度或职责范围的支配力量,领导科学意义上指职责范围内的决策和控制的能力。干部权力是指法律规定的干部一定职务、职责范围内所具有的决策和控制能力。这种权力来源于法定的职务、职责的授予。如科长、处长、厅长、局长等不同的职务和职责就有不同的权力。有什么样的职务、职责,就有相应的权力。干部权力是代表国家而行使的政治权力。

权力从来就与道德紧密地连在一起。原始社会的氏族首领权力就具有纯粹的道德性质。氏族部落民主推选出的酋长完全是为部落服务才获得相应的权力。这种权力并没有什么特殊利益,完全是服务性质的,纯粹是道德性的。那时的掌权者是真正的“社会公仆”,是德高望重的人。他们既是道德的倡导者,又是道德的榜样。他们是勇敢、智慧和英雄的化身。这在古代的传统和古代典籍记载里反映出来。古代传说中的女娲炼石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等等,这些传说反映了氏族首领是为民除害兴利的英雄。韩非在《五蠹》中记述:尧当首领时,吃粗粮,喝野菜汤,冬天披鹿皮,夏天穿葛布衣;禹当首领时,亲自拿着锄头铲子带领人民干活,累得大腿没了肌肉,小腿不长毛。可见当首领,掌权,从经济物质利益到生活上不仅没有什么特权,而且要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是真正的“天下为公”。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权力要靠道德力量的支持。统治者为了实施自己的权力,一方面通过强制手段,强迫被统治者服从他们的统治。另一方面,也要用道德来约束各级官吏的权力,使他们不过分滥用权力。剥削阶级从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使用任何暴力统治总要尽量控制在道德所要求的限度以内的。因此,历代剥削阶级总把权力和道德看成是两位一体的东西,把道德当作巩固其政权的一种工具。中国夏朝的奴隶主阶级对自己的权力能否稳固,常常提心吊胆,以至产生怀疑:“降年有永有不永”认为上天和先祖所降给他们的统治权能不能具有永久性,也没有多大把握,可能永久,也可能不永久。因此,强调统治者要注重修德,与民众“同心同德”周的统治者总结历史教训,认为商朝统治者的道德腐败,导致政权覆灭。现在要巩固政权,就要“以德行事”,崇尚“德政”。春秋时期,孔子对权力与道德的关系作较系统的论述。他认为道德、特别是官德,对政权起统帅作用,对巩固政权起决定作用。主张“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管子从整个国家权力机构的角度,看待道德对国家政权巩固的至关重要。他认为礼、义、廉、耻就象国家四根柱子,没有四根柱,国乃灭亡(《牧民》)。权力与道德的关系,说到底是官和德的关系。国家大小的权力,要通过掌权的官吏去实施。只有“善吏”才能达到“善政”。“吏不善,政虽善不行”(《从政贵规》)历史证明,哪个朝代,士行较修,官场道德风尚较好,就“政通人和”,政权就比较稳定。如果士风败坏,贪官污吏盛行,吏治一塌糊涂,也预示着政权的崩溃和覆灭。历代的道德家和开明的政治家,都十分强调要用道德来制约权力,防止滥用权力,反对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必然导致腐化、贪污与各种丑恶的官场弊病的产生。历史上大凡名臣、贤相、循吏,大多注意品节,对权力有所约束。古今中外,一切弄权谋私者,总是把权力与道德分割开来。否定道德对权力的制约作用。把权力绝对化,主张权力就是一切,权力是唯一尺度。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的权力达到了统一。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最先进的权力形式——无产阶级政权。掌握和行使无产阶级权力,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无产阶级领导是权力、责任和服务的统一。干部行使权力的根本宗旨在于“服务”,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产阶级权力与道德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在不断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才赋予干部一定的权力。这就要干部行使权力时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道德在调节权力行使中起能动的作用。第一,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影响权力发生作用的方向。权力在实施时,对社会发生作用的方向是不同的。权力受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支配,就会沿着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方向发生作用;如果权力受利己主义道德原则支配,就会朝着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方向起作用。第二,掌权者的道德品质制约着权力的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指行使权力所产生的影响或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权力影响力也就是权力所产生的效力。产生权力影响的因素有职务、资历因素产主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带强制性的、不是人们内心自愿接受的影响,不是产生权力影响力的根本因素。德才是产生权力影响力的主要因素。这是人们出自内心自愿接受的权力影响力。就德的因素而言,由于掌权者在行使权力时表现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能激发人们内心产生一种敬佩感和信赖感。从而在道义上支持和拥护无产阶级的政权,广大人民群众就成为支持无产阶级政权的坚实基础。如果掌权者道德品质不良,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就会损害无产阶级政权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第三,道德评价对权力起监督作用。人们通过自觉不自觉、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舆论对干部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对为人民利益掌好权、用好权的行为,就给表扬、赞誉,对干部起到鼓舞、激励作用;对滥用权力,兴权谋私的行为在道德谴责,对干部起到警惕和教育作用。这样,对权力的行使起到监督作用。但是,道德对权力的调节作用,必须与法制、民主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5139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