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管理科学与道德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15日 阅读:99 评论: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起来。西方各国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大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据怎样对待人的态度,可以将其区分为“经济人”假设阶段,“社会人”假设阶段,“决策人”假设阶段。从经济角度来寻求人进行劳动的最主要动机这样一种关于人的假设称为经济人假设,泰罗提倡的“科学管理法”可以说是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论。这种管理理论主张提高单位劳动时间的产量使工人的工资收入增加,通过节约单位劳务费给企业家带来最大利润,即使劳资双方经济动机都得到满足。以人群集体来寻求组织成员归属感和安全需要的假设称为社会人假设,人群关系论可以说是基于这种社会人假设的管理论,它以著名的霍桑实验为基础。这种理论认为,组织成员与其说受经济动机的影响,毋宁说更受对群体的归属等社会动机的影响,因此管理的重点应当是人群关系的管理。基于把组织成员看作是决策者、问题解决者的决策人假设的现代管理论是各种管理理论的统一,它把科学管理法、人群关系论等既成的理论统一成一种理论体系,具有综合理论的性质。

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传统管理论是分析经营者职能的,它把经营者的职能及管理过程分为计划、组织、调节、控制、动机等过程加以考察,这是法约尔以后的纽曼、孔茨、奥唐奈等人的管理过程论的一个共同的考察方法。同时,传统管理论具有鲜明的技术论的特征。同传统管理论相比,现代管理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现代管理论把组织论视为管理论的核心,试图以此来消除传统管理论深深刻上的技术论特征;②现代管理论不满足于传统管理论着眼于经营者职能的有效管理论,它要就组织的本质是什么,人在组织中是如何行动的等问题进行描述论分析;③现代管理论不是把作业作为主要认识对象,而是把决策作为主要认识对象。

管理科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 现代管理科学始终注意对人际关系,人的动机和需要、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因此,伦理道德因素日渐增强。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等国形成了以建立公司文化和企业道德为主体的管理论新浪潮。1981年至1982年,美国管理界接连出现了四部重要著作,即《Z理论》《公司文化》《战略家头脑》和《寻求优势》。它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指出,没有强大的公司文化即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威廉·大内在《Z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不同于麦格雷戈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和以人为中心的积极诱导式的管理方法即“X理论”和“Y理论”的Z型管理方式。在Z型管理中,道德因素的作用已被提到了首位。Z型管理的突出特点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人道化,在企业中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亲密和谐、平等互助的工作道德环境。而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的《寻求优势》则提出以价值准则为动力,通过发挥人的因素即让职工取得成就,把雇员当作主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营管理原则。可见,现代管理理论是越来越重视伦理道德因素,千方百计运用道德调节来强化管理。日本学者占部都美在其所著的《领导者成功的要诀》中,把管理问题归结为三点:观人之道、育人之道,用人之道、充分揭示了伦理道德在管理科学中的突出地位。

管理科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伦理学中关于道德调节的理论越来越明显地渗透到管理科学之中,道德因素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自觉地把伦理学与管理科学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伦理学吸收管理科学的长处,也将有助于管理科学的发展。伦理学是从道德意识的角度去研究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它的宗旨是要充分发挥人们的道德自觉性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其中的理则是人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原则规范。管理科学是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来研究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它的宗旨是要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完成工作任务,其中的理无疑也含有行为准则和原则规范的因素。伦理和管理的目的都在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共同的契机和有利的条件。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5123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官吏道德
下一篇:国际红十字会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