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顾炎武官德思想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15日 阅读:101 评论:0

顾炎武有关官吏道德问题的观点和论述。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我国杰出的学者和卓越的思想家。字忠清,明朝灭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亭林先生,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鲁王时官兵部职方郎中,其著作近五十种,代表作是《日知录》。

顾炎武用“国”和“天下”两个概念来区别封建君主一家一姓的利益和整个国家的及民众的利益。皇帝一家一姓的灭亡可称之为“亡国”。“亡国”不等于“亡天下”。政治腐败,道德伦丧,为官者恣意鱼肉百姓,这才是“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认为,封建王朝的兴亡是皇帝和达官贵人自己的事情,黎民百姓用不着为这些人的私利去效愚忠。但是,保卫全体民众的利益,则是人人都有责任的。

顾炎武认为,之所以要设立皇帝,是由民众的利益决定的。“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皇帝应该代表民众料理国家事务。皇帝和其他官员享受一定的俸禄,这不属于不劳而食,但皇帝和官员都不应凌驾于广大群众之上,不应该鱼肉人民。

顾炎武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抓根本,即“正人心,厚风俗”。国家的混乱,政治的腐败,其根源都在于人心不正和风俗浅薄。为了整治颓风积弊,在朝廷,必须抓教化;在士人,必须有廉耻;在百姓,必须提倡名节和正风俗。他把礼义廉耻看作最高名节。指出,士大夫如若不廉,必定强取豪夺,贪得无厌;如若不耻必会为非作歹,无所不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故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

为了推行教化,顾炎武提出恢清汉和实行奖励的办法,借助社会舆论来选拔、监督和罢免官吏。谁受到社会舆论赞扬,谁就受到奖励和重用;谁受到社会舆论反对,谁就要受到罢免或处罚。

顾炎武终生追求“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明亡后,他拒绝了清王朝的征召,坚决不做官,但一直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5122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古希腊奥运会
下一篇:官僚主义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