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太极宫(中国)》资料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2日 阅读:95 评论:0

太极宫(中国)

太极宫建于隋初。隋称大兴宫,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称为太极宫。因其为唐朝京城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唐太极宫实际上是太极宫、东宫、掖庭宫的总称,位于唐长安城中央的最北部。据考古实测并参考文献记载可知,太极宫城东西宽约2830米,南北长约1492米。其中掖庭宫宽约702米,太极宫宽约1285米,东宫宽约832米,是一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建筑。其宫城的北墙即是外郭北墙的一部分,西墙则与今西安城的西城墙在同一直线上,其南段为西安城西墙的北部所压;南墙则在今西安城内西五路以南80米处。宫城南面隔横街与皇城相望,北面为西内苑,东墙外为兴安门街,西墙外为芳林门街。

太极宫复原图鸟瞰

太极宫城墙为夯土板筑,墙壁高三丈五尺(合10.3米),墙基宽一般在18米左右,只有东城墙部分的宽度是14米多。

太极宫东、西、南、北四面共开有10个城门。其中南面开有3个城门,中为承天门,左为永安门,右为长乐门;西面和北面各开有2个城门,西为嘉猷门、通明门,也是掖庭宫的东门;北为玄武门、安礼门;东面通向东宫只开有1个城门,名通训门,也就是东宫的西门。东宫南北尚开有4个城门,南面3门,为广运门、重明门、永春门;北面1门名玄德门。掖庭宫因为宫女所居,故只开东西门,不开南北门,西面门只称西门,而无他名。

在所有的这些城门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承天门了。承天门位于太极宫南墙的正中,门址在今西安城内莲湖公园南侧。据考古探测其东西残存部分尚长41.7米,已发现3门道,中间门道宽8.5米,西侧门道宽6.4米,东侧门道宽6.4米,门道的进深为19米。门址底下皆铺有石条和石板,建筑极其坚固。门上有高大的楼观,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宫廷广场,南面直对朱雀门、明德门和宽约150~155米的南北直线大街,位置十分重要。承天门为太极宫的正门,是唐代皇帝举行“外朝”大典之处。如元旦、冬至,设宴陈乐都在此处进行。朝廷遇有赦宥,或除旧布新,或接待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皇帝也要御承天门听政。像唐太宗册李治为皇太子、睿宗即皇帝位、玄宗受吐蕃宰相尚钦藏献盟书等,都在此举行大朝会。另外,承天门楼还是皇帝欢宴群臣之处。

太极宫的北门玄武门,亦以其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称雄当时。唐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里。贞观十二年(638年),太宗李世民又下令,于玄武门置左右屯营,其兵名之飞骑,后经不断扩充,从百骑、千骑到万骑,武则天垂拱元年改为左右羽林军,因此,这里成了中央禁军的屯防重地,也就成了历次宫廷政变的策源地。当然,在平静之时这里仍然是皇帝举行盛宴、歌舞升平的重要场所。

玄武门复原图

太极宫宫内布局也非常讲究,严格按照古代宫室建筑原则执行。宫内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原则,以朱明门、肃章门、虔化门等宫院墙门为界,把宫内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朱明门、虔化门以外属于“前朝”部分,以内则为“内廷”部分。“前朝”部分又按照《周礼》“三朝制度”进行布局。以宫门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是“举大典,询众庶之处”;以太极殿为中朝,是皇帝主要听政视朝之处,每逢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皇帝均临此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另外,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大典及宴请朝贡使节等也多在此殿举行。高宗以后,皇帝多移居大明宫和兴庆宫,但每遇登基或殡葬告祭等大礼,则仍移于此殿进行,它在长安三内诸殿中地位最尊。为行事方便,在太极殿的东侧设有门下内省、宏文馆、史馆,西侧设有中书内省、舍人院,为宰相和皇帝近臣办公的处所,以备皇帝随时顾问和根据皇帝旨意撰写文书诏令。最后,以内廷地区的两仪殿为内朝,是帝王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二仪殿因在禁内,只有少数大臣可以入内和皇帝商谈国事,故举止较为随便,这里也经常是太宗欢宴大臣与贡使之处,他多次在此殿宴请五品以上官员,它是太极宫内第二大殿。“内廷”部分也就是“后寝”,在唐代即所谓“北人虔化门,则宫内也”。其中两仪殿、甘露殿等殿院及山水池、四海池,为唐代皇帝进行日常统治活动及后妃居住的生活区。除此以外,太极宫内还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如承庆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烟阁等。其中,甘露殿是皇帝在宫内的读书之处,凌烟阁则是为大唐帝国的功臣们画像和歌功颂德的地方。

太极宫的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宫与掖庭宫。该两宫面积均小于太极宫,为长方形结构,建于隋初。

掖庭宫是宫女居住和犯罪官僚家属妇女劳动之处,大致分三个区域,中部为宫女居住区,其中也包括犯罪官僚家属妇女劳动之处。掖庭宫的北部为太仓,西南部为内侍省所在地。内侍省是宦官机构,所谓“内侍奉,宣制令”,掌管宫中的一切大事小情。1978年5月,曾在西安城内西五台以西,距今西安西城墙240米处发现了唐“光化二年(899年)岁次己未六月癸亥朔二十七日己丑建”的《大唐重修内侍省之碑》,位置恰在原掖庭宫的西南,从而证明这里确曾是内侍省无疑。

东宫为太子居住之处,亦称春宫、储宫。从隋太子杨勇、杨广到唐高祖时原太子李建成、后太子李世民及太宗时太子李治等都居住在这里。

东宫中的最主要宫殿为明德殿。隋时称嘉德殿,唐初更名为显德殿,后因中宗李显为太子住东宫,为避其名讳,而改称明德殿。它为东宫第一正殿,是皇太子接见群臣和举行重大政治活动的地方。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九日,太子李世民在高祖李渊逊位后在此殿举行登基仪式。另外,东宫中的崇文馆也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建筑。它建于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本为皇太子读书之处。唐代在此设“崇贤馆学士”,以侍讲宫中。崇文馆也是唐代的贵族学校。唐制规定:“崇文馆生二十人,以皇族中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另外,崇文馆也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

太极宫是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高祖、太宗在这里君临天下,成就了一代圣制,“贞观之治”政令皆由此地发出,贞观君臣论政的许多著名故事也都发生在这里。高宗龙朔(661~664年)以后,政事活动中心东移大明宫,然中宗、睿宗、玄宗、僖宗与昭宗仍有部分时间在此听政,这里仍保留着唐代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唐末,太极宫毁于战火,至今遗址犹存。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3157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