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香山》资料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2日 阅读:120 评论:0

香山

香山位于北京海淀区,东南距市中心20余千米,为北京西郊西山山岭之一,名列清代著名景观“三山五岳”之内。此地重峦叠嶂,清泉潺潺,花木满山,景色清幽,故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为各朝皇家游幸驻跸之所。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在此大兴土木,兴建亭台楼阁,共成二十八景,如勤政殿、翠微亭、栖云楼、香山寺、森玉笏等,并加筑围墙,名静宜园。“西山晴雪”为燕京八景之一。园中名胜遍布,风光旖旎,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胜景。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先后为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所破坏,新中国成立前已荒凉不堪,少数名胜被达官贵人据为己有。新中国成立后经全面整修,已辟为香山公园。

在香山公园北门内,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连,形似眼镜,故名眼镜湖。湖北侧山石叠嶂,峰峦崛起。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帘垂挂的水帘洞。山花芳草在沟壑石缝和小溪池水旁争奇斗艳,古柏苍松、老槐垂柳交汇成一片清荫。游人在此赏玩山水之乐,自得静中之趣。

在香山公园内蟾蜍峰北有香山寺,金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建,金世宗赐名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重修。清康熙帝在此建行宫,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又修葺扩建。《清一统志》谓寺“依岩架壑,为殿五层,金碧辉映”,可见规模之大,为香山诸寺之首,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仅存石阶、石坊柱、石屏等遗迹,唯寺内的“听法松”依然屹立。

香山红叶

在香山寺下原有两股清泉,相传金章宗时称梦感泉。清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题刻“双清”二字,1917年熊希龄在此修建别墅,因以为名。别墅淡雅幽静,山水树石顺其自然,清泉汇聚一池,池边有亭,亭后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因材借景,秀丽非凡。在此春日赏花,酷夏避暑,秋观红叶,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绮丽,称为香山“园中园”。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河北平山西柏坡迁至北平,暂驻香山。毛泽东在此与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共商大计,指挥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并为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直到同年11月迁住中南海。

在香山公园北门内西侧,毗邻眼镜湖有座见心斋,建于明嘉靖年间,曾几经修葺,是座颇具江南风味的庭院。院中心是一半圆形水池,清冽的泉水从石雕的龙口中注入,夏来新荷婷立,金鱼嬉戏。池东、南、北三面回廊环抱,内有一小亭伸入池中。池西有轩榭三间,即见心斋。斋后山石嶙峋,松柏交翠。整个庭院清静幽雅,使人流连忘返。

在香山公园见心斋以南有昭庙,全称宗镜大昭之庙,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接待西藏班禅来京而建。庙宇仿西藏建筑风格,前有一座彩色琉璃砖瓦和汉白玉砌成的大牌坊,华丽壮观,坊上的云龙纹饰至今完好。其后为虹台,高10米,砖石基座,中央部位下凹。天井中立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碑记,记述建庙缘由。庙西山腰处有座七层八角密檐式琉璃塔,檐端悬挂铜铃五十六个,风来铃声清脆悦耳,余音缭绕,更添诗情画意。

在香山公园西部有座香炉峰,是香山的主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顶峰有两块巨大的乳峰石,形如香炉,故名。此峰高峻陡峭,攀登不易,在峰顶可饱览香山全景。近年已建有缆车索道,方便游客登山。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315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