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灵岩山》资料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2日 阅读:120 评论:0

灵岩山

灵岩山在江苏吴县,海拔182米,面积1800多亩(1亩=100平方米)。山上有奇石,状似灵芝,灵岩山由此得名。因山石深紫,可制砚,又名“砚石山”。以远望如巨象伏地,故别称“象山”。

灵岩山景区

灵岩山奇秀挺拔,松林遍山,殿宇雄伟,怪石罗列,风景秀丽。春秋时期,越王献西施,吴王夫差特在山上建馆娃宫,故有关吴王、西施的古迹和传说颇多。相传山顶灵岩寺及其花园一带是馆娃宫遗址,有吴王井(日井)、智积井(月井)、玩花池、玩月池、砚池、响臊廊、琴台、梳妆台、石城等吴宫遗迹;半山有西施洞,山下有采香泾、划船坞、脂粉塘等古迹。山上还有石龟、石鼓、醉僧石、灵芝石、牛眠石、和合石、石马等奇石。西南麓有韩世忠墓,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和梁红玉合葬处。灵岩胜迹自古闻名,唐代诗人李白来此访古寻幽,曾有“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李商隐、范仲淹、苏舜钦、文征明、唐寅、高启等历代文人,都有题咏灵岩的诗文传世。

灵岩寺又名崇报寺,在灵岩山上,是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寺基原为春秋时吴王馆娃宫遗址,东晋末陆玩舍宅为寺,梁代天监年间名秀峰寺,唐代改称灵岩寺,明弘治间寺毁,清康熙时重建,咸丰时又毁于战争。现灵岩寺殿宇除一塔外,都为1919~1932年重建。该寺规模宏大,殿阁巍峨,有弥勒楼阁、大雄殿、多宝塔、藏经楼、香光厅、钟楼等建筑。多宝塔又名灵岩塔,梁代初建,五代吴越时重建,后又毁。现塔八面七级,是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重建。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塔遭雷击,腰檐焚毁,仅存砖砌塔身,此后日见残破。1977年整修。挺拔秀丽的多宝塔与飞檐凌空的钟楼遥相呼应,成为灵岩山的突出标志,数十里外一望可知。

韩世忠墓地约2亩,封土高出地面约3米,是韩世忠和他四位夫人的合葬墓。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南宋抗金名将,因愤于朝廷腐败,屈膝求和,郁忧而死。宋孝宗即位,追封他为蕲王,建筑陵墓、享堂,并书写碑额“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碑文长达13900多字,由赵雄撰文,周必大书写,碑高3丈。碑石旁现尚存石龟一只,高近一人,长约丈余,其镌刻极为精细。蕲王庙为宋代建造,经明清两代修缮,现在藏书乡灵岩小学内。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3151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