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中国)
常州天宁寺
常州天宁寺是我国重点保护寺院和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常州天宁寺雄踞常州东门外,前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后倚常州第一大公园红梅公园,是常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刹。其特点是五大:殿大、佛大、钟大、鼓大、宝鼎大。
常州天宁寺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天宁寺的开山祖师是法融禅师,乾隆曾三次到常州天宁寺拈香,并为寺题“龙城象教”匾额和楹联。这里终日香火鼎盛,游客如云。寺内主要殿宇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楼、三室、两阁等建筑,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天王殿为全国屈指可数大殿,檐下挂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天王殿”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巨匾。罗汉堂内,五百罗汉个个金身雄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是全寺最大的佛殿,供奉三尊大佛,俗称“三世佛”,即正中的释迦牟尼佛、东方世界药师琉璃光佛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殿两侧墙上嵌有石刻罗汉像518幅,其艺术水平之高更为罕见,被视为寺中瑰宝。
走进天宁寺山门就是宽敞的天井,迎面是天王殿,殿内左右两边是高达7.8米的四大天王,在全国同类塑像中是最高大的。天王殿中的弥勒佛坐在汉白玉神台上,佛龛飞檐翘角,上端刻有90尊佛像,精致美观。天王殿左右两旁分别是普贤殿和文殊殿。殿后门外天井两侧是罗汉堂,供奉五百罗汉。
大雄宝殿殿顶重檐九脊,高33米,宽26米,进深27米,铁力木大柱高约30米,素有“栋宇摩霄汉,金碧灿云霞”之称。殿内供奉高大奇特、辉煌庄严的三世如来佛像,中间站着阿难和迦叶,背后供奉海岛观音,又称童子拜观音。大殿两侧分立形态各异的二十诸天。大殿右前角的一口巨钟,重达4吨。左前角是一面直径约2米的大鼓。大殿右后角有一尊泰国佛教协会赠送的铜佛。
大雄宝殿左右两侧分别是地藏殿和观音殿。在地藏殿的西、南两侧,观音殿的东、南两侧的长廊上有砖刻的五百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后面还有藏经楼等建筑。据说天宁寺中的观音、地藏、普贤、文殊四殿象征着普陀、九华、峨眉、五台四山。所以过去人们常说,凡到天宁寺烧过香的,就如同已参拜过佛教四大名山了。天宁寺附近还有红梅阁、文笔塔、舣舟亭等名胜古迹。
天宁寺于近年复建的佛塔有着典型的唐宗风格。佛塔取名“天宁宝塔”,以祝颂天下安宁。宝塔建筑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共13层,呈八角形布局,总高达153.79米,为迄今中华佛塔之最。
塔刹采用金刚宝座塔形式,一主四次五根刹杆并立,内钢外金,灯饰展示五彩华光。塔林有2000多尊汉白玉小宝塔,整块汉白玉的护栏镌刻经文。宝塔首次使用刻上如“龙城象教”等佛教吉祥语的青铜铭文瓦。塔身外饰5万块镌佛玉石。塔内每层置铜匾,飞檐翘角置风铃……整座宝塔壮观、厚重、清新、典雅。
天宁寺以它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造型别具的佛像以及那累累的佛学硕果,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海内外游客。
南通天宁寺
南通天宁寺始建于唐朝,是市区年代久、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好的一座佛教寺院。它是南通江海地区现存的3座唐寺(狼山广教寺、如皋定慧寺、南通天宁寺)之一。
对于这座唐寺的建年,说法颇混乱,有说“明宣德年间重建”,有说“始建于北宋”。史书碑文均记载唐咸通或贞观年间。考察这一历史时期,正是唐王朝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佛教在江海地区的空前发展是自然的事,虽然寺院的规模远不似后来的面貌,也应承认它是寺庙始建的最初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年代,南通天宁寺有过两次兴盛的记录:一为北宋政和年间,经过并寺营建,使其“殿堂宏丽,楼阁穹崇,实一州之伟观”,“至咸淳间,复新之,比旧则加焉”。其时,宋徽宗赵佶御笔题写“大雄之殿”,更为其推波助澜。但到明宣德初,天宁寺已是“仅存大殿、山门,风雨不支,像护剥落”。后在宣德、正统、天顺、万历、天启年间均有兴修之举,天宁寺迎来第二个中兴期。重振之功首推通州守御陈谦,他捐资请来杭州净缘禅师主持修建事宜,前后4年整修了光孝塔牙大殿、山门,他还主持兴建了园通殿、轮藏殿、醇零楼,其徒又于正纪十四年、天顺二年两次兴工修旧补缺,铸造铜像。《万历通州志》还提到寺有火神庙、祠山庙、毗卢阁等建筑。此外,惠儒等僧人还重建了禅堂、地藏和弥勒殿等,当时通州名士沈明臣、卢纯学、吴熠、汤有光题下“偶翼毗卢阁,遥堪俯大璃”等佳句,咏颂天宁寺的一时盛况。天宁寺西侧的火星殿、水神殿(禹王殿)、祖师殿、大意堂为晚清及民国时所建。
南通天宁寺
天宁寺无愧一州伟观之誉。就其规模而言,位居州城四大寺(天宁寺、东寺、西寺和千佛寺)之首。历经沧桑变迁,今天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大体布局:全寺座北朝南,以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为中轴结构。此外还有火星、水神(禹王)和大意堂。西北为光孝塔,山门前有照壁一块,门前有石狮一对,为共护持。大雄殿是天宁寺的主体建筑,经专家鉴定,认为它是宋元遗留下来的木结构古建筑。殿高近40米,面阔3间,进深4间,歇山式,明向6根内柱,系用“包镶法”制成的十二瓣棱柱,下有复盆式石杠砒,上雕缠枝牡丹花纹。古寺几经浩劫,文物所剩无几。8块明、清时的古碑尚存,大门保存完整,但字迹已混蚀不清。
今存这些雄伟壮观的殿宇楼均保留了宋代的遗风。当驻足这座古老禅院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学者赵朴初题写的“天宁禅寺”4个熠熠闪光的金字;被称之为“鬼才”的我国南通籍现代著名书画家范曾题写的“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的楹联。改革开放使古老的天宁禅寺焕发了青春,它正以传统的东方文化的魅力沟通世界人民和海外侨胞的友情,为弘扬佛法,促进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昌盛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扬州天宁寺
扬州天宁寺位于江苏扬州市区城北丰乐上街3号。始建于东晋,相传为谢安别墅,后由其子司空谢琰请准舍宅为寺,名谢司空寺。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改为证圣寺,北宋政和年间始赐名“天宁禅寺”。明洪武年重建,正统、天顺、成化、嘉靖间屡经修葺。清代列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康熙帝南巡曾驻跸于此。乾隆帝二次南巡前,于寺西建行宫、御花园和御码头,御花园内建有御书楼——文汇阁。
抗日战争期间,天宁寺为侵华日军所占,沦为兵营。由于年久失修,使用不当,至20世纪70年代末,已面目全非。1984年夏,耗资141万元进行大修。大修后的天宁寺占地908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华严阁,两侧廊房92间。整个建筑布局对称、严谨。山门殿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天王殿亦为单檐歇山顶,四面有廊,面阔5间284米。大殿重檐歇山顶,四面有廊,前后有月台,面阔5间328米,进深15檩25米,脊檩高19米。殿后走廊东壁嵌有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立《重修天宁寺碑》,西壁嵌有1987年立《重修天宁寺碑记》。修复后,用作扬州博物馆新址,对外开放。
山西吕梁卦山天宁寺
卦山,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著名旅游景点。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宇巍峨、华严道场而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
清代,曾有人将“黄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栖之竹”列为华夏树木奇观。卦山古柏扎根于悬崖绝壁,钻岩抱石,姿态各异,著名的有龙抓柏、牛头柏、连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古往今来流传有许多神秘美妙的神话传说。
卦山天宁寺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是卦山诸多寺庙中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相传中国佛教华严宗初祖法顺(亦称杜顺)(557~640年)曾在此山讲经说法而建寺,又因为有太原节度使李说夫妇的捐助扩建而成为唐代华严宗巨刹。明清时代,又增建了圣母庙、卦山书院、朱公祠等,殿堂楼阁,鳞次栉比,成为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卦山天宁寺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德育基地。
北京天宁寺
北京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清代著名文人、《日下旧闻》的作者朱彝著有《寓天宁寺诗》,诗中有句“万古光林寺,相传拓跋宫”。隋代时称“宏业寺”。到唐代改寺名叫“天王寺”,现寺山门前西侧立一大碑,上书“唐代天王寺”。到辽代,因古契丹人信奉佛教,辽朝又利用唐的幽州作为辽的五都之一“燕京”,又称为“析津府”,故在燕京广建寺院。天王寺因位于燕京城的宫城旁,则更是大规模的修建,并修建一座高大雄伟的砖舍利塔以弘扬佛法。天王(宁)寺塔不但是北京最古老的砖塔,现在还保存完好(有的资料说天宁寺塔建于辽代,但有的资料和古诗文说此塔建于隋代)。到金代,金在辽的燕京正式建都,天王寺在金中都皇城的宣华门里,是皇城中的唯一大寺,所以在金世宗、章宗时修建得更为辉煌,并改名为“大万安寺”。元初,该寺随豪华的金中都毁于兵火,但唯舍利塔尚存。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该寺,天王寺在明正统年间又重修时改名“天宁寺”。明正德、嘉靖年间和清乾隆年间都曾重修。
天宁寺过去的规模宏大,分中路和东西三路,现仅存中路。中路有山门殿(韦驮殿),山门前有高大古槐两株。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山门殿内前供弥勒佛,后站持杵韦驮。山门殿后为前院。前院正北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门上书“接引殿”。门前对联东书“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静梵”,西题“运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内供接引佛,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结佛缘。大殿前有碑刻数方,其中有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接引殿前过去有大殿释迦殿,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舍利塔院宽阔,东、西亦有配殿,东为药师殿,西为弥陀殿。塔院后为清幽的四合院——“兰若院”。
天宁寺舍利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砖塔修建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平台上。大平台上是两层八角形平台塔基,塔基上为雕有莲花、狮头、佛像、力士等雕刻的莲花座。莲花塔座上为高大的塔门层,塔门层以上为十三层密檐塔层。塔一般为“七级浮屠”,十三层为最高级别,一般为皇家特许。
天宁寺塔上过去每层还悬挂有铜塔铃,迎风作响,悠扬悦耳,声闻数里,到清代铜铃渐落。在《京城古迹考》中记:“天宁寺……据寺僧传册所记,上有铃2928枚,合计重10492斤。风雨荡摩,年深钮绝,见次零落。亦颇残缺矣。”1988年1月,天宁寺塔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舍利塔
邢台天宁寺
邢台天宁寺俗称西大寺,为邢台名刹,距今已经1300多年,是目前河北省仅存的两座元代建筑之一。该寺金顶琉璃瓦的建筑规格是绝无仅有的。隋唐时期,邢台天宁寺是佛教曹洞宗的重要活动场所。
据《顺德府志》载,唐始建为华池兰若,宋政和年间为万寿禅寺。元代名僧虚照禅师主持大宁寺。现仅存之前殿始建于元修于清,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兴天宁寺
嘉兴天宁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门外,寺址东至团结港,南至盐嘉塘,西至寺弄,北至万禄浜,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
据明天启《海盐县图经》记载,嘉兴天宁寺创建于汉,当时名禅悦院。宋崇宁四年(1105年)敕赐“天宁永祚禅寺”,简称天宁寺。寺内建有佛殿、山门、圆通殿。1334年,因潮水直逼海盐,梵琦禅师提议建镇海塔。塔于后至三年(1337年)9月23日开工,经历29个春秋才建成。此后梵琦禅师又提议创建佛阁,取名大变阁,至此天宁寺雄伟规模基本形成。
天宁寺自南而北以中轴线对称,从乌丘塘起,先是石制牌楼,过牌坊,进入山门就是大雄宝殿,殿后是更为高大的千佛阁,穿过千佛阁就是高耸入云的镇海塔。后几经风霜,阁前大雄宝殿和金刚殿分别于1979年10月和1980年5月拆除,现仅存千佛阁、镇海塔部分塔身。
鹤壁天宁寺
鹤壁天宁寺位于河南鹤壁大丕山东半山腰。原名大丕山寺,坐西向东,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500年)。明代改为坐北面南,更名天宁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邑绅邢本立又改为坐西面东,今天宁寺占地2600平方米,有殿宇30余间,形成东西、南北两条轴线布局。南北轴线一进四院,主体建筑有地藏殿、天王殿、罗汉殿、大雄殿、水陆殿;东西轴线一进三院,有山门、藏经阁、大佛楼等。
山门5间,在高基平台上,邑绅邢本立建。硬山顶,覆盖灰色板瓦,通并一对朱红棋盘大门,门额横书“天宁寺”。穿过山门,即天宁寺前院,东西、南北两条轴线在此交会,院内宽敞清幽,碑碣林立。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准敕不停废记碑》。穿过二门,即天宁寺中院,迎面为藏经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57年),阁上层原存佛教经典6053卷,下层塑“千手千眼”佛一尊,俗称“三皇姑”。过藏经阁即天宁寺后院。迎面为大佛楼,是东西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始建于北魏,元末毁于兵。今大佛楼为明正统十年(1445年)建。倚崖筑成,面阔3间,进深3间,高21米,楼内有依崖凿的“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国家级重点文物弥勒坐像一躯,两脚距地面以下丈余,通高22.29米,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美谈。天宁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颇高。
雷州天宁寺
雷州天宁寺,位于广东省雷州市城区西门外,建于唐大历年间,《海康县志》载“唐大历五年(770年)开山岫公建”。唐代是佛教极盛的朝代。六祖慧能对禅宗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的学说“净心自悟”认为人人皆有佛性,能净能悟即可成佛,不需坐禅苦行。天宁寺在当时享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显贵僧人交接官府,寺院占有大量土地,拥有众多奴仆,无须交税。这种特权一直保持到清代中叶。宋代,天宁寺规模最大。绍圣四年(109年)苏轼贬到雷州,因元祜党争,苏轼一再遭受贬谪。先贬杭州,再贬惠州,直至贬到雷州。其时患难中舍命相陪的爱妾王朝云已香消玉殒埋骨惠州,苏学士凄风苦雨携一仆人踯躅南下,感到心力交瘁,及至雷州住进天宁寺,心境稍得宽慰。当时城墙外的天宁寺,红墙绿瓦,佛殿高耸,曲栏亭台相映交辉,佛塔如林,绿树四合,一面临水,碧水粼粼。其时天宁寺方圆约2千米,置身寺中如临蓬莱胜境。住持让出方丈堂给苏学士居住,每日与学士谈佛论经,茶饭相待。苏学士爱其境清幽,一日,几杯薄酒过后雅兴大发,在纸上书“万山第一”四大字以赠。此书楷体,圆润方正,乃天宁寺镇寺之宝。
寺藏历代石刻甚丰,最著名的是苏东坡“万山第一”和海瑞“天宁古刹”匾题。“万山第一”在“文革”中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复制件,“天宁古刹”匾题原物寺存。两匾均收入《中华名匾大全》一书。关于“万山第一”石匾还有一段插曲:浙江书法家沈定庵于抗战期间与其父流落湛江,父亲卖画度日。少年沈定庵曾游天宁寺,见东坡题字,如睹至宝,乃命和尚扶梯登梯拓印。旋遇日机轰炸,父罹难,定庵死里逃生,拓本幸及时扑救方免毁于火。沈爱苏字,更慕其为人,常随身携带,展玩潜研珍藏不弃。中年以后,沈氏书艺大进,名声日隆。1989年,沈氏获悉天宁寺重建,将珍藏孤本割爱奉还,东坡匾题石坊得以重建复原,展现旧时风采。
雷州天宁寺
安阳天宁寺
安阳天宁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文峰中路西段,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初年(601年),唐、宋、元、明、清历代增修扩建,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府(安阳古称)知府黄邦宁维修,规模达到空前,时亭、台、楼、阁、殿、堂、庙、宇百间。
据现存清乾隆三十七年“重修天宁寺图”碑记载:“……明洪武间,置僧纲司于此,其规模雄壮,为南北丛林冠。寺有天宁寺塔(文峰塔)五级,由下而登,逐渐宽敞,其巅则为平台,周可容二百人,远望太行,历历在目……历年既久,诸殿悉成瓦砾,唯此塔巍然独存……”塔的上身五级出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出檐的斗拱又不尽相同。八角檐头系有铜铎,微风吹动,丁当作响,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塔顶有相轮、塔刹。塔的下身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余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八根龙柱之间,有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正南面为三身佛像;西南角是释迦佛说法像;西面为悉达多太子诞生图像;西北角一幅是释迦佛雪山苦行修定像;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东面一幅为释迦佛涅像;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另据安阳县志记载:此塔建于五代周广顺二年(952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200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3147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