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金山寺(中国)》资料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1日 阅读:133 评论:0

金山寺(中国)

镇江金山寺

镇江金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部,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海拔43.7米。原为扬子江中一个岛屿,由于“大江曲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景点甚多,充满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古人赞为“江南名胜之最”。现在是金山和西面的百花洲合并,整个园区面积较大,有大面积的水域,风景迷人,比较著名的景点有:金山寺、古法海洞、白龙洞、天下第一泉、芙蓉楼、御码头等。

金山因有金山寺而名闻遐迩。金山寺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但自唐以来,人们皆称金山寺。清康熙帝曾亲笔题写“江天禅寺”,该寺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

进入山门是天王殿,这是一座单檐歇山的宫殿式建筑,当中供着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两侧是四大天王,亦称四大金刚。天王殿后是重檐歇山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大殿正中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3尊金身佛像。3尊大佛的背面塑有海岛。海岛的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善财童子参拜53位菩萨的塑像。

镇江金山寺

大殿两侧的厢房,是方丈室和接待施主之处。

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阁内保存着7块乾隆御碑,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内有四宝室,陈列着金山的镇山四宝——周鼎、铜鼓、玉带和金山图。

观音阁南与妙高台、楞伽台,北与慈寿塔、法海洞椽接栋连,碧映丹辉。由楞伽台循级北登,可至金山的顶峰留云亭,亭内有康熙帝御笔“江天一览”石碑,故此亭亦称江天一览亭。留云亭西北,有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七峰亭,在此亭之北的金鳌山下有一个古仙人洞,这是道教的遗迹。

由观音阁往北,可登慈寿塔,此塔初建于齐梁,距今已1400余年。金山过去曾有双塔,已废,现存此塔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塔身为木结构,七级,有梯可上下,每层均围以走廊和护栏。

从慈寿塔往北至法海洞,这是金山寺开山祖师裴头陀——法海禅师的苦修之处,洞中供有法海塑像。在法海洞北、玉带桥旁有一白龙洞,根据神话传说,洞中塑有白娘娘和小青的石像。

沿白龙洞向右上行不远至朝阳洞,此洞又名日照岩。洞顶的悬岩上镌有“日照岩”三字。每当日出之际,这一带石壁迎着朝阳金光四射,水天尽赤,蔚为奇观,是金山观日出的最佳去处。岩壁上所刻“朝阳洞”三个大字系明代滕谧所书。

金山寺西500米处有中泠泉,被唐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石栏的南壁上刻着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写的“天下第一泉”五字。

鹤壁金山寺

鹤壁金山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距鹤壁市中心5千米,毗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是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2004年成立金山寺景区管理处,正式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因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创始人墨子在此地居住多年,当地又有人称金山为“墨山”。坐落于此的金山嘉佑禅寺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北宋嘉佑年间,是一座佛教文化浓重的千年古刹。据史书记载,金山寺兴盛时期,高僧云集,僧人数百,庙产千顷,香烟缭绕五百里,寺内至今仍完好保存着被誉为豫北第一的大雄宝殿、独具特色的卧佛殿以及其它建筑群。金山名胜游览区植物繁盛,冬季瑞雪覆盖,怡静宜人,春季万物复苏,绿叶滴翠。金山寺晨钟暮鼓,化人心灵。据专家考证,流传千年的《白蛇传》的传说就诞生于金山,雷峰塔遗址、金山寺、淇河、许家沟村、青岩绝白蛇洞构成了传说所需的相关要素。景区内有三步两眼井亭,两井虽相距咫尺,却一眼苦涩,一眼甘甜。西山观景亭被誉为“鹤壁第一亭”。

金山寺是佛教圣地。寺院东侧,古时曾是道教圣地,群山环抱之中,仍有历代寺庙古遗址。至今,当地人还称道教遗址为“大庙圪道”、“二庙圪道”、“三庙圪道”、“二楼坡”。现在遗址之上,还有龙王庙、玉皇殿。道教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

寺内有幢象征民族团结的丰碑——大元皇庆元年仁宗皇帝命人勒石矗立的蒙汉文同壁圣旨碑。碑文中,直接呼名道姓的皇帝就有5位。据说,真正引发颁诏竖碑的竟是爱好兴兵打仗的元武宗海山皇帝。

有一年,因为拓疆大战,元武宗海山皇帝从千里以外的大都,风风火火赶到黑山。他顾不上喝口水,马不停蹄,人不卸甲,又是听禀报,又是探黑山,又是访百姓,又是查根源。几天下来,人瘦了整整一圈儿,经过反复思量,一条两全其美的对策也想好了。

这时的海山,心情反倒轻松了,心劲儿也就懈怠了,成团成群的瞌睡虫齐向他的大脑袭来。于是,海山皇帝摘盔卸甲,脱衣上床,想美美地睡一个好觉。忽听一声急报:“大汗到!”他来不及起身,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便来至床前。二人怒指他的鼻尖道:“蒙汉合一,大元才能长久,区区一个黑山都难处理,何谈四海统一!”海山皇帝连连称是,惊起拜谢,谁料却是南柯一梦。海山皇帝慌忙起床,却是不能,原来夜来风寒,感冒中风,得了个卸甲风病,半身不遂,动弹不得。

随军御医立马被传来为皇帝医治,由于治疗及时,海山皇帝算是捡回来一条命,要不是治疗及时,他非向老祖宗成吉思汗报到不可。但也没彻底治好,留下个半瘫后遗症。这下倒好,海山皇帝出师未捷身先病,只好颁诏收兵,打道回京。一场神鬼皆惊的拓疆大战,就这样偃旗息鼓,半道夭折了。

眼瞅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海山皇帝急忙把继承人爱育黎拔力八达叫到玉德殿龙床前,交代了后事。高瞻远瞩的海山皇帝对接班人交代说,先帝托梦于我,蒙汉一家,民族应该团结,一致对外!黎民僧侣都是我大元的臣民,兄弟反目,相互残杀,有啥好结果?算了吧,以往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给金山寺等寺院下道圣旨,好好安抚一下,都别再胡闹了!

海山皇帝驾崩后,爱育黎拔力八达登基,遵遗嘱谦称元仁宗,改年号为皇庆。

元仁宗称帝后的头件大事,就是为金山寺颁发特诏。

蒙汉两文同壁圣旨碑就这样矗立在了金山寺。

数百年来,前往金山寺游览观光的历代文人骚客、贤人志士们,每每驻足圣旨碑前,无不为该碑所折射出的民族团结精神而击节称道,感慨不已。

福州金山寺

福州金山寺,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像石印浮于水面,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小巧玲珑,佳景天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主要建筑物有观音阁、大悲楼、金山塔(七级八面之实心石塔,高10.6米)及东、西厢房。塔前有“观音阁”,塔后有“大悲楼”,左右各有一间斗室。左室名“怡怡斋”,明抗倭名将福州人张经,年轻时曾在这里读书。右室名“借借室”,相传明嘉靖年间,爱国学者林龙江在此著书立说。他所用的桌椅器具等物全是向附近村民借来的,所以称为“借借室”。金山寺规模虽小,但胜迹颇多。塔寺四周仍可寻见古时八景:“洪塘古渡”、“石仓秋烟”、“妙高钟声”、“半洲渔火”、“云程石塔”、“巴山风帆”、“环峰夜月”、“旗麓斜阳”。踏踪觅迹,访古探幽,别有情趣。

广东金山寺

在广东汕头南澳岛古城深澳镇金山脚下,有一座与聚福古庵相连平行,坐东南向西北的古刹,叫金山禅寺,俗称“佛仔灯”。它自明以前就创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南澳镇代总兵、福建漳捕人洪斌,在离任临别南澳时,捐园1000多平方米给金山寺作香火之用。原建筑面积数百平方米,分为大雄宝殿、两侧僧舍和后院。

大雄宝殿佛龛内,原供奉众多木雕像,主奉释迦牟尼佛,约高1.2米,两侧各摆10尊0.6米高佛像,其后背上方摆40尊小佛像(各高约0.2米),传说这是“大佛放光生小佛”,十分奇特,是该寺俗称“佛仔灯”之由。殿内还有小铜佛3尊、大钟、木雕十八罗汉像。上述工艺精美的雕像,可惜皆在1960年“破除封建迷信”中荡然无存。“四清”运动中的1964年,僧舍倒塌,大殿残破而被占为酒厂。1985年归还南山寺管理。

2001年11月9日(农历九月廿四),在深澳乡南山寺重建落成暨诸佛菩萨开光庆典同时,金山寺举行重建奠基仪式。已建成了前座约75平方米、后座约1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皆石木结构。

澄迈金山寺

澄迈金山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南56千米处的澄迈县城金江镇城郊金江花园。该寺依山而建,登临可俯视全城。寺庙建筑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回廊曲折,气象万千。

该寺院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949年前夕毁于兵乱,1993年重建。规模宏伟,是海南省目前较大的佛教建筑物。

澄迈金山寺“头枕”地坡山,“脸向”长升莲花池,拾级而上,步步高升。来到寺门,先见“金山寺”门匾,而后是天王殿,最顶乃大雄宝殿如来堂。偌大的寺院,左是铜钟、金兰亭,右是鼓楼、功德坊,满院琉璃绿瓦,四周粉墙漆壁。整座金寺,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南渡江为玉带,南蛇岭作念珠,窥海口迎日出,眺五指山于云间,登临此寺,沃野千里,江岸碧翠,心旷神怡!

金山寺占地36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三级三座三厢式建筑群组合而成。迎面山门一副脍炙人口的楹联:“自在自观观自在,如来如见见如来”;二级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大佛,殿门楹联:“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三级大殿上方悬挂“大雄宝殿”匾额,殿门楹联:“怀万斯寻甘霖沾浴雨,大千世界福地涌祥云”。

如果说,海南金山寺以其风姿奇丽深深吸引着游人,倒不如说,金山寺神形各异之雕像迷魂着醉客。刚入寺门,突见两大门神,怒睁双眼,手执兵器,威立两旁,栩栩如生。拾级而登,来到天王殿,只见大肚弥勒佛哈哈大笑,殿侧六大神将身高过丈,咧嘴的,瞪眼的,举手的,挥臂的,红脸的,黑脸的。顺阶登顶,更是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的如来佛大殿堂了。但见如来佛金身魁梧,金光灿灿,盘腿高坐,微笑慈祥;观其慈态,视其笑靥,令人想到,佛祖又在默默“佛光普照,济救苍生”了。

开江金山寺

开江金山寺位于四川省开江县宝塔坝乡金山山腰,距县城8千米。该寺在当地系最高峰峦,地势高旷,其背面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宝塔坝田畴似海,村落历历。

金山寺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明未毁于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间募资重修。全寺由正殿和藏金楼两部分组成。正殿坐南朝北,藏经楼坐东朝西,相距约百尺。金山寺在历史上是开江之丛林圣地,盛年时,拥有田产33万多平方米,僧众200多人,还办有一所佛门小学,其正副殿及塔林占地远超过达县真佛山,旧时金山寺系佛门净土,乾隆以来香火历盛不衰,每年要举行一次“孟兰盛会”和“腊八戒规”仪式。举行“腊八戒规”仪式时,从冬月初二及腊八,全县16个寺及达县真佛山等寺庙新和尚都要到金山寺摩顶受戒。

1958年,金山寺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保护寺庙,现收入《中国县情大全》、《中国寺庙塔窟·四川卷》等专著。金山寺在“文革”十年浩劫中虽受劫难,但自1992年开江县政府批准恢复开放以来,经过多方面筹资抢救维修,现呈现出勃勃生机,寺庙、佛像维修一新,文物、古树得到保护,园林得到培植,香客、游客络绎不断。

开江金山寺

临川金山寺

位于江西临川境内的金山寺具体创建年代不详,但最迟至唐宋年间即已建寺。北宋名臣王安石为临川乡贤,他曾多次登山拜寺,游览抒怀:“重经高处寺,一与白云亲。树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幽轩含气象,偏雨落风尘。日暮晚归去,徘徊欲作神。”朝代更迭,世事沧桑,金山寺几经兴衰。宋、元两代,数次毁于战乱,明初盛极一时,明末又罹于战火,再度衰败。此后300余年,金山寺凋零冷落,有名无实。1936年,南湘普净和尚云游至此,搭起闻经茅篷传灯阐教,使金山寺重现生机。抗战期间,印空法师始住持山门,次年间始复殿宇,至1947年建成。同时,在乡绅桂汝丹的支持和帮助下,恭迎西康贡噶活佛临寺传法,寺名为“中华贡噶寺”。1949年后,该寺创办中医传习所,培养了一批德技兼备的人才,并有数人参加抗美援朝救护伤员行列。后又创办尼众织布厂,实行生产自养,成为全省典型加以宣传。至“文革”中,该寺再次夷为平地,众多僧侣被迫还俗。

20世纪80年代中期,耄耋之年的印空法师自广州返金山寺住持山门,毅然挑起修复金山宝刹、再振禅风的重任。此举得到当地群众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10余年的艰辛努力,如今,金山寺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1500多米长的盘山公路,汽车盘旋而至,游人拾级而上。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玉佛殿、千佛楼、藏经阁、钟鼓楼、客堂、斋堂、寮房、教学楼、图书馆等十多幢宏大建筑相继竣工,最高达六层。殿宇布局紧凑,错落有致,雄伟巍峨。寺内佛像栩栩如生,不计其数。藏有经书20余万册,其中稀世珍宝《大藏经》二部。进入90年代,寺内已安装了高压电、自来水、程控电话、传真机。配备了成套广播器材、电化教学设备、彩电、录音机、电脑、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一应俱全。1993年佛像开光盛况空前,各地善男信女及港、澳、东南亚华人弟子2万余众慕名蜂拥而至,蔚为壮观,誉为赣东“佛教城”。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3144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