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圣米歇尔大教堂(法国)》资料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1日 阅读:111 评论:0

圣米歇尔大教堂(法国)

本篇简介

一位来自阿弗郎什小镇的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了第一座教堂,奉献给天使米歇尔,使这里成为朝圣中心。

圣米歇尔大教堂位于法国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圣米歇尔山上,是法国著名古迹和基督教圣地。

圣米歇尔大教堂的雕塑

被誉为“西方名胜”的圣米歇尔山坐落在一个小岛上,距海岸2千米。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00米,由耸立的花岗石构成;海拔88米,经常被大片沙岸包围,仅涨潮时才成为岛。1879年人们修建了一条堤坝,车辆从此可以直接通过堤坝上山。

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708年,一位来自阿弗郎什的神父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奉献给天使米歇尔,使这里成为朝圣中心,故称圣米歇尔山。因为教堂高耸于圣米歇尔山顶,不久便被雷电击中,引起大火,而且平均每隔25~30年岛上就会发生大火灾。公元969年在岛顶上建造了本笃会(天主教最早的修士会)隐修院。1204年法兰西将诺曼底吞并后,圣米歇尔山被人纵火焚烧,老修道院被完全烧毁。1211年法国国王菲力浦二世下令修建一个新的教堂,想以此来向大天使米歇尔及被焚毁的修道院赎罪。最终仅耗时17年就完成了这一举世闻名的建筑杰作。

教堂分祭坛、耳堂和大殿3部分。因建在狭窄的山崖上,高低不平的山顶无法提供宽阔平整的地基,人们便沿山坡修筑了几处建筑以使教堂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大教堂呈十字形,而祭台、耳堂和大殿下的墓穴或祈祷间实际上也成了罗马式建筑工艺的杰作。教堂的正面是建有3扇拱门的大门廊,从门前的平台上即可俯瞰大海。教堂集罗马式与哥特式建筑艺术于一身。大殿为典型的罗马风格,其穹隆的开间多达7道,两侧的拱门式长廊之上的楼廊砌有罗马式的拱窗,以保证教堂的通风与采光。与大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哥特式的三层圆形祭坛,祭坛四周的回廊不带祈祷室。这种教堂的建筑风格在诺曼底一带很有代表性,曾经风靡一时。近千年的时间里,教堂经过了多次修缮,最后一次修缮工作是20世纪末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教堂哥特式的尖顶利500千克重的大天使米歇尔手持利剑的镀金雕像,是1987年才添加上的。

就中世纪的水平而言,圣米歇尔山大教堂顶部开间的匀称布局与颇具立体感的垂直分隔、大殿与耳堂之间宽大的连拱,以及楼廊上饰有雕刻物的门窗,都展现着建筑师们独具匠心、巧夺天工的造型艺术水准,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大教堂建成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朝圣者,把对大天使圣米歇尔的崇拜推向了巅峰;圣米歇尔山也更是披上了神奇的面纱,在诺曼底无数教徒的眼中无异于东方的耶路撒冷。

圣米歇尔大教堂

圣米歇尔是圣经里面战斗的圣人,常常作为骑士的精神首领;在1337~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教堂里,依靠围墙和塔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因为每次只要坚守半天,势如奔雷的涨潮就会淹没通往陆地的滩涂,为爱国者们赢来宝贵的半天休息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唯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

战争结束后,圣米歇尔山声名远扬。这时正值难以解释的大规模的儿童朝圣高峰时期。几千名7~15岁的男孩女孩离开家乡和父母亲人前往圣米歇尔山朝圣。上天神秘的呼唤将他们从欧洲各地召集到一起。他们两人一排列成整齐的纵队穿越法国,口中高喊“为了上帝,我们前进,向着圣米歇尔山前进!”孩子们的父母甚至不敢出面干预这势不可挡的朝圣。参加朝圣的许多孩子惨死于途中,有的被冻死,可怜的父母们惊恐万状却不知所措。最终还是宗教当局出面干涉,谴责这场狂热的儿童朝圣。

如今,圣米歇尔山依然傲然独立于海上,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它那充满传奇色彩的孤独的身影凭海临风,远远地俯视着山下的诺曼底。高耸入云的尖顶犹如大天使米歇尔的神指直指苍穹,仿佛时刻在提醒尘世的人们,圣米歇尔精神一如千年前坚不可摧,恒久不朽。远远地看来,教堂和山就这么从海平面拔地而起,海水好像一个画家,在广阔的海基上留下了教堂那美丽宏伟的身姿。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作为文化遗产,197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3139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