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国)》资料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1日 阅读:96 评论:0

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国)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系汉武帝之兄长,蜀汉皇帝刘备之第十三世先祖,为第一代中山国国王,死后葬于今河北满城县陵山上。

1968年8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在河北省满城县完成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及王后窦绾墓的发掘工作。其墓穴开凿于山岩之中,为规模宏大的崖洞墓,墓室宛如一座豪华宫殿。

刘胜墓全长51.7米,窦绾墓全长49.7米。两墓形制和结构相似,均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6部分,整个墓室完全是模拟墓主生前所居宫室。墓内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尤以金缕玉衣、错金博山炉闻名海内外。

刘胜和窦绾均以金缕玉衣作为殓服。刘胜的玉衣由2498片玉片组成,所用金丝约1100克。窦绾的玉衣由2160片玉片组成,所用金丝约700克。两墓共出土文物4200余件,有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漆器、陶器、丝织品和大型真车马、小型偶车马及五铢钱等。其中最为精美的是铜器,如鎏金银镶嵌乳钉纹壶、鎏金银蟠龙纹壶、错金银鸟篆文壶、错金博山炉、鎏金“长信宫”灯、错金嵌绿松石朱雀衔环杯等,均属汉代青铜工艺之精华。在铁器中,有低碳钢、中碳钢、“百炼钢”制品和固体脱碳钢制器。另外还出土了用于针灸的金、银医针和用于计时的铜漏壶等。

由于这两座墓规模巨大,保存完整,年代明确,并首次出土了完整的金缕玉衣,不仅对研究汉代诸侯贵族的丧葬制度有着重要价值,而且为研究汉代的冶炼、铸造、制玉、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山靖王刘靖墓的发现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河北省满城县有一个小村庄,叫做守陵村。这个地名很是让当地人感到奇怪,为什么叫一个这么古怪的地名呢?

村民们曾经推测,可能是因为在村子旁边不远处有一座山,名曰陵山,村子就在山下,和陵山相互守望,因而得名吧?直到有一天,村子里的居民才彻底搞清楚了“守陵村”这三个字的特殊含义——原来,山上有陵墓,所以叫陵山;而山下最早的第一批居民极有可能就是陵墓的守护者,他们在此地世代繁衍,形成了村落,守陵村也就因此得名。

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

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天下午,解放军某部官兵正在陵山上修建一个工程。在距山顶大约30米的地方施工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炸药爆破后,随着雷鸣声,向山下滚落的石头数量很少。此前却不是这样的——每放完一炮后,随着轰鸣声都会从山上滚下很多石头。战士们觉得很奇怪。过了一会儿,等到完全安静下来后,大家决定去查看一番。当一个战士走到安放炸药的地点时,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查看,就觉得脚下的地面突然塌陷,随即掉进了一个漆黑的洞里。

据这名战士后来回忆,山洞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他只能闻到刺鼻、难闻的气味。当其他战士带着照明工具下到洞里中来营救战友时,借着手电的亮光,看到了眼前的情形让大家惊呆的——洞里面不仅堆满了铁器、青铜器、陶器等物品,还放置着凌乱的木材。

古墓!战士们虽然不是考古专家,但是眼前的一墓使他们很快意识到这是一座墓葬。洞穴里发现的东西肯定就是古墓的陪葬品。

清醒过来的战士们开始探查洞穴,发现里面还有空间,陪葬的器物到处都是。他们简单商量了一下,就随手拿走了几件器物,马上向部队首长做了汇报。部队首长接到战士们的报告后,也立刻认为这座墓葬具有考古价值,不敢怠慢,很快就将书面报告以及战士们带回的几件文物转交给了地方有关部门领导。

经过层层汇报和转交,出土的文物最终被送到专家手中进行鉴定。战士们带回的文物经鉴定后确认,除了有几件镏金的器物底座外,还有一件青铜器上面刻有文字,擦洗后,专家解读为“中山内府”几个字。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中山国,一个是大家较为熟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后被赵武灵王所灭;另一个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胜封地中山国;还有一个是指古代的琉球国,琉球国亦称为中山国。

这个刻有“中山内府”字样的器物到底是属于哪个“中山国”呢?墓主人又是谁呢?古墓里还会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吗?

考古专家在战士们的带领下登上了陵山,对墓葬的周围地形进行了实地考察。看到墓葬前面有水,后面有山,背靠陵山主峰,整个陵山在其后面,造型颇像一把太师椅,正是我国古代传统墓葬文化里所谓的“风水宝地”。

进入山洞后,发现在地宫南耳室里面有许多战车、坐车以及动物骨骼的遗迹,经辨认,残余的是马匹的骨骼。虽然历经多年,又在地下不见天日,但是车具和马具依然是金光闪闪。随着调查的深入,在地宫里接着发现了北耳室、大厅、后室、前堂等,并找到大量陪葬的青铜器。专家根据这些文物的特征初步判断,这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墓葬。

经过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后,考古专家马上写出了情况报告,并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很快,一个多学科、多部门组成的工作机构成立了,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负责主持发掘工作。

当时已经75岁高龄的郭沫若得知任命后,十分兴奋,便亲自带队赶赴现场考察,指导发掘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各路考古工作者汇聚一起开始了对地宫的正式发掘工作,并且很快取得了一个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当时,发掘工作进行到地宫后室,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麻烦——他们被两扇紧闭的石门挡住了去路。这两扇石门中间被铁水浇灌,没有任何缝隙。考古工作者在想办法打开石门的同时,内心里都充满了期待。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一般来说,遇到这样封闭较严的障碍,正能说明即将开启的墓室极有可能就是主墓室,在主墓室里往往会蕴藏着惊人的发现。专家们的判断得到了印证。在打开石门进入地宫后室后,在后室右侧一张床上发现了一件“衣服”,“衣服”四周摆满了青铜器和玉器。由于年代久远,“衣服”上面堆满了厚厚的泥污,显得很是破烂不堪。但是,当泥污被擦掉后,这件“衣服”露出的真面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震撼!

这件衣服居然是用玉片做的,以金丝连接。

金缕玉衣!传说中的金缕玉衣终于出现了,第一次完整的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在遥远的西汉时期,王公贵族们十分迷信“玉能寒尸”的说法,希望死后尸体永不腐烂,就命令工匠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规格对玉片进行打磨、钻孔,再以金丝线联结,做成金缕玉衣。认为死后穿上这件特制的衣服,就可以保持尸身不腐;此外,能享受金缕玉衣还是阶层和特权的象征,是汉代丧葬殓服的最高等级。

墓地入口

金缕玉衣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曾有过发现,但都不完整。这次出土的金缕玉衣,是中国第一次成套、完整的发现。后经清点,这件玉衣所用玉片的大小和形状,是特意按照人体结构的不同形状而设计的。中山靖王刘靖也因金缕玉衣而扬名世界。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3127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