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百科

《曾侯乙墓(中国)》资料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1日 阅读:115 评论:0

曾侯乙墓(中国)

曾侯乙为我国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其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宽16.5米,东西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4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5岁的女性。

墓中共出土随葬品15,000多件。其中曾侯乙编钟一套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青铜礼器主要有镬鼎2件、升鼎9件、饲鼎9件、簋8件、簠4件、大尊缶1对、联座壶1对、冰鉴1对、尊盘1套2件及盥缶4件等。其中尊盘系用先进的失蜡法铸造,表现出战国时期青铜冶铸业所达到的高水平。曾侯乙编钟共65枚,其中1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镈。编钟分8组,共分3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65枚编钟的总重量达3,500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19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45枚钟上不仅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刻下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

墓中还出土了编磬、鼓、瑟、笙、排箫等大量乐器,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盖上,绘有包括青龙、白虎、北斗图形及二十八宿名称的天文图像,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墓中还出土金盏、金杯、金带钩及长达48厘米的16节龙凤玉挂饰,是曾侯乙生前奢侈生活的具体写照。许多青铜器上有“曾侯乙乍(作持)”之类铭文,为判定墓主身份提供了证据。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而且品类全,器型大,风格古朴,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

曾侯乙墓的发现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认为是世界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

20世纪80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武汉工学院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等单位上百名科技人员通力协作,采用了激光全息摄影和扫找电镜等现代技术手段,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在2400年前就摸索出了铜、锡、铅3种成分的最佳配方,铸钟以获得优美的音色;掌握了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的严格比例,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设计了“合瓦式”的独特钟形与复杂的钟腔结构,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和优美的旋律。这套编钟全部音域贯穿五个半八度组,高音、低音明显,中间三个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由于有了完备的中间音,所以能在任何一个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2800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国与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摒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的、不能旋宫转调”的说法。

为了使这套中华乐器史上珍贵的国宝发挥更大作用,科技工作者将曾侯乙编钟进行复制。1983年1月6日~9日,中国音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考古学会的学者专家共80多人,在武汉对复制的编钟进行了鉴定。专家通过聆听和比较原件和复制品每个钟的音色、音高,并交替欣赏原件的录音和复制编钟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浏阳河》《圣诞夜》等中外乐曲。他们认为复制品确实达到了原件的音响效果,高音区清脆、明亮、悠扬;低音区浑厚、深沉、气势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数音乐与原件的差异小于正负五音分之内,为一般听众所难辨别。

1978年夏,曾侯乙墓发掘初期,考古人员在墓的中室东北角发现一个盗洞,墓内文物却未被盗走。从盗贼留在洞口的物品分析,盗墓时间约在墓主下葬后300年左右的战国至秦汉这段时间。这一盗洞曾给考古人员带来疑惑,是什么原因使盗墓贼未能得逞?

1978年曾侯乙墓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墓坑必须长期保存。当时在对大型墓坑保护尚无先例的情况下,权宜之计只有回水保护,因我国民间早有“干千年,湿万年”之说。1997年曾侯乙墓墓坑木椁脱水工程课题组在研究墓区水文地质情况时,发现曾侯乙墓墓区岩石和地下1~9米处都含有水。实践表明,这一坑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长期呈酸性,木椁表层的腐蚀程度已相当严重,这一情况引起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1998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对曾侯乙墓墓坑进行原地脱水保护方案。当把墓坑中的水抽尽后,墓坑周围渗进墓坑中的水量每昼夜达两三立方米。

考古人员由此破解了曾侯乙墓屡遭盗掘未遂的千年谜团,那就是曾侯乙下葬以后若干年或更长时间,墓坑中开始积水(不排除当时河床较低,地下水较少),当盗墓贼凿开椁木后发现墓坑积水,不敢冒险下去,这才使墓中文物免遭被盗的厄运。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shibaike/2023013123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